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六章 她将成为改变的最重要一环

作者:君子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屏幕上那行行跳动的数据上。


    苏明月站在演示台前,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触控板,将模型的核心架构一层层展开。


    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却让在场的每一位专业人士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我的模型采用了动态神经网络架构,”她调出一个三维结构图,“每个神经元都具备自主学习和调整权重的功能。”


    随着她的讲解,屏幕上展示出一种前所未见的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元之间不是固定的连接方式,而是会根据输入数据实时调整连接权重和路径。


    赵明远教授猛地摘下眼镜,用力擦了擦镜片又重新戴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内容。


    钱文涛教授则直接站了起来,双手撑在桌面上,眼睛死死盯着屏幕。


    “这...这简直是...”他的声音都有些在发抖,“这是完全颠覆传统的思路了啊!”


    张毅和赵小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撼。


    他们作为沉悦科技的总监,而且也都是AI代码出身,见过很多行业内的顶尖AI模型,但眼前这个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赵小刀甚至不自觉地摸出手机,想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然而,评委席上最震惊的当属陈默。


    他的瞳孔微微放大,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评分表。


    作为从2025年重生回来的公司高层,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模型的价值。


    这踏马分明是2024年才在顶级学术期刊上首次提出概念!


    而现在,2014年的苏明月,竟然仅凭个人研究就独立推导出了类似的架构!


    苏明月继续演示着模型的细节,她的每一个技术选择都让陈默心跳加速。


    那个自适应学习率的算法,明明要到2018年才会被提出;那个优化方式,更是2020年后才逐渐成熟的技术。


    而她,竟然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凭借纯粹的数学直觉和编程天赋,将这些未来科技一一实现。


    这是真的开挂了吧?


    “最后是这个实时重构模块,”苏明月调出一个复杂的流程图,“它可以让模型在运行时根据任务需求自主调整架构深度和宽度。”


    她轻描淡写地解释着,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展示的是多么超前的技术。


    评委席上的两位老教授已经完全坐不住了。


    赵明远不停地摇头感叹:“太大胆了...太大胆了......”


    钱文涛则直接掏出笔记本疯狂记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张毅和赵小刀已经完全忘记了评委的职责,像两个求知若渴的学生一样全神贯注地听着。


    而陈默,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被重塑。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这个时代唯一掌握未来科技的人,但现在,苏明月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天才,在任何时代都能突破认知的边界。


    她的模型不仅完美解决了当前AI技术的所有痛点,更可怕的是,她走的每一条技术路线,都与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惊人地一致。


    当苏明月展示完最后一个技术细节,全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两位老教授甚至不顾形象地站起来鼓掌,脸上的表情既震撼又兴奋。


    “精彩!太精彩了!”


    “天才,这是当之无愧的天才!”


    张毅悄悄凑到陈默耳边:“老板,这个女孩...我们必须招进沉悦!”


    陈默没有回答,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苏明月身上。


    现场的气氛逐渐升温,两位老教授最先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赵明远教授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苏同学,你这个动态神经元架构,是如何解决梯度消失问题的?”


    苏明月微微一笑,拿起电子笔在屏幕上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就像水管网络,传统方法是用固定粗细的管道输送水流,而我的方法是......”


    她画了几个可伸缩的管道:“根据水流大小自动调整管径,这样就不会在远端出现断流。”


    这个比喻让赵明远眼前一亮,连连点头,像个恍然大悟的学生。


    钱文涛教授紧接着追问:“那这个自主调整权重的机制,计算开销不会很大吗?”


    苏明月不慌不忙,调出一组数据:“就像人脑不会同时激活所有神经元一样,我的模型也只会在必要时调整关键路径。”


    她边说边用动画演示,将复杂的算法简化成直观的图形。


    钱文涛看得入神,甚至忘了记笔记,直到演示结束才如梦初醒般鼓掌。


    而轮到张毅提问时,他的问题就更偏向于工程实现:“这么复杂的模型,部署到移动端会不会有困难?”


    苏明月直接调出测试数据:“我在设计时就考虑了这一点,核心模块可以自动压缩,就像...”


    她停顿了一下,看向观众席:“就像把羽绒服抽真空,使用时再展开。”


    这个接地气的比喻让现场响起一片惊呼,张毅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连连点头称赞。


    直播间弹幕却彻底炸了:


    「救命!他们在说什么?」


    「为什么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听不懂?」


    「求陈默小哥哥用人类语言解释一下!」


    「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我连问题都看不懂!」


    然而......当轮到陈默提问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期待着这位年轻的评委,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个惊艳全场的模型。


    陈默没有立即发问,而是先调出了苏明月模型的一个核心模块。


    “这里,”他指着屏幕上的代码,“你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来处理特征提取。”


    他的语气轻松得像在聊家常:“能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案吗?”


    苏明月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知音:“就像拼拼图,”她边说边比划,“传统方法是把每块拼图都强行塞进去,而我是先找到边角,再慢慢填充。”


    她调出一个动态演示,将复杂的数学原理简化成拼图游戏的过程。


    陈默点点头,接着问:“那这个实时重构功能,是怎么想到的?”


    苏明月嘴角微扬:“观察蚂蚁觅食得来的灵感,它们不会走固定的路线,而是会根据环境随时进行调整。”


    她说着调出一段蚂蚁觅食的视频,与模型的重构过程并列展示,相似度惊人。


    两人一问一答,将深奥的技术原理拆解成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评委席上的教授们听得入迷,时而点头时而沉思,完全忘记了评委的身份,更像是一群求知若渴的学生。


    直播间弹幕画风也突然转变:


    「卧槽!突然就听懂了!」


    「蚂蚁觅食那个比喻神了!」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科普啊!」


    「陈默苏明月锁死!这默契绝了!」


    当比赛进行到最后的进程,陈默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那么,苏明月同学,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总结这个模型的核心思想,会是什么?”


    苏明月沉思片刻,微笑着说:“让AI学会像人一样思考,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而是灵活地适应。”


    这个回答,让全场在短暂的沉默后,响起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两位老教授已经完全放下了评委的架子,像个粉丝一样连忙追着问各种细节。


    张毅和赵小刀则一脸崇拜地看着台上,仿佛在仰望两位大神。


    而直播间的观众们,终于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技术对话中,窥见了顶尖AI世界的惊鸿一瞥!


    虽然,苏明月的模型还只是一个雏形,


    但陈默深知,若是有她的加入,沉悦科技,必然能在未来五年的时间内,将她的这一模型架构,发扬光大!


    而她,也会成为陈默改变整个商业圈的,最最重要的一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