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意外的是周教授。
这位曾经对苏明月冷嘲热讽的老学者,此刻正挤在人群最前排,眼镜后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苏同学!”他声音有些发颤,“你这个预判机制的数学证明,能不能写篇论文?我可以帮你推荐到世界顶级学术论文的子刊里!”
全场哗然!
那个以苛刻著称的周教授,居然主动当起论文推荐人?!
苏明月微微一怔,随即礼貌地点头:“谢谢周教授,我会考虑的。”
后台走廊里,陈默看着被众星捧月的苏明月,眼神柔和得不像话。
张毅偷偷瞥了眼老板的表情,突然福至心灵:“陈总,要不要现在就去......”
“不急。”陈默轻笑,“让她先享受这一刻。”
他转身走向休息室,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毕竟,还有决赛要打呢。”
当苏明月终于摆脱人群,疲惫地靠在走廊墙壁上时,手机突然震动。
苏明月拿起手机一看,是一条来自陈默的消息:
「累了?带你去吃晚饭。」
她看着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陈默的消息发出去后,手机屏幕亮起又暗下。
他站在后台的阴影处,看着苏明月低头查看手机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果然,几秒后,回复跳了出来:
「现在不行。」
简单的三个字,冷静而克制。
陈默挑眉,还没来得及打字,又一条消息紧跟着弹出:
「太显眼了,赛后再说。」
他抬头,隔着人群看向苏明月。
她正被几位教授围着讨论技术细节,脸上依旧是那副清冷的表情。
陈默却忽然笑了。
她不是不想去,而是在保护自己的成果,也在保护他的声誉。
毕竟,要是被人看见选手和评委关系亲密的在一起吃饭,万一再有一些“有心人”从中作梗,恐怕到时候他们两个人都会陷入到一场麻烦里。
陈默不得不感慨这女孩确实是越来越聪明了,于是收起手机,微笑着离开。
......
回到交大,陈默刚推开宿舍门,一道黑影忽然一下子扑了上来。
“默哥!救命啊!”
杨锐像只树袋熊一样挂在他身上,眼镜歪到一边,头发乱得像鸡窝,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代码纸。
陈默面无表情地把他从身上撕下来:“有事说事。”
“帮我看看模型吧!”杨锐双手合十,就差跪下了,“苏明月那怪物明天肯定往死里打我啊!”
陈默把背包扔到床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苏明月为了避嫌连消息都不敢多回,这货倒好,恨不得直接把答案抄脸上。
“我是评委。”他指了指自己,“你是选手。”又指了指杨锐。
“懂?”
杨锐一屁股坐到陈默的椅子上开始耍无赖:“就看看缺点!我保证不问具体方案!”
见陈默不为所动,又哀嚎道:“你忍心看我被苏明月按在地上摩擦吗?!”
陈默被吵得头疼,终于抓起杨锐的代码扫了两眼。
“三个问题。”他伸出三根手指,“第一,你的时序处理太粗糙。”
杨锐立刻掏出小本本:“怎么改?”
“2014年ICML看过没?”陈默敲了敲桌子,“去翻一翻,对你这个模型有帮助。”
杨锐笔尖一顿:“这...这不算超纲?”
“去年就有的技术,算什么超纲。”陈默又指向第二处,“第二,你的损失函数——”
“等等!”杨锐突然捂住耳朵,“行了行了,别说了!再说真成作弊了!”
陈默差点忍不住气笑了:“不是你让我看的?”
“我没想到你真能一针见血啊!”杨锐抓狂地揉乱头发,“算了算了,剩下的我自己悟!”
隔壁床的赵铁柱从床上抬头:“你俩搁这儿演谍战片呢?”
杨锐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这是学术贞操的底线!”
陈默淡定地戴上耳机,隔绝其他所有外界的声音。
深夜的寝室里,杨锐咬着笔帽改代码,屏幕蓝光映着他苦大仇深的脸。
陈默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听着身后键盘噼里啪啦的声响,忽然开口:“其实你模型架构不错。”
“啊?”杨锐忍不住一愣。
“用2014年的技术能做成这样......够资格当个亚军了。”
杨锐的感动还没持续三秒,突然反应过来:“等等!为什么默认我是亚军啊?!”
黑暗中,陈默的嘴角微微上扬。
......
五天的跨校对抗赛如白驹过隙。
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选手们的模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化着,每一次调试都让性能曲线向上攀升。
苏明月的模型几乎完成了质的飞跃,从最初惊艳全场的架构,到现在已经实现了近百分之八十的优化目标。
每一天,她的技术方案都带来新的惊喜,仿佛没有上限一般,让围观的教授和技术人员都忍不住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另一边,杨锐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
他的模型在交大队伍中一骑绝尘,完成度极高,甚至在最后一天的测试中,准确率一度逼近苏明月的数据。
虽然仍有些微差距,但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意识到——这场决赛,绝不会是一边倒的碾压。
最终,积分榜尘埃落定。
复旦方的优胜者毫无悬念是苏明月,而交大方则由杨锐摘得桂冠。
两人将在十一天后的1月31日展开最终对决,争夺冠军的宝座。
消息一出,整个AI圈都为之沸腾。
无论是高校论坛、技术社区,还是沉悦科技内部的讨论群,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这场复旦天才和交大天才之间的巅峰之战,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苏明月的超前思维与杨锐的稳健突破,究竟是谁,会更胜一筹?
......
十一天的时光悄然流逝。
苏明月将自己完全封闭在实验室里,连手机都设置了勿扰模式,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她的模型在原有基础上又完成了三次迭代,每次优化都让性能曲线向上跃升一个台阶。
那些复杂的算法在她手中如同积木般被拆解重组,最终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精密结构。
杨锐同样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他的寝室桌上堆满了演算纸和能量饮料罐,电脑屏幕几乎从未熄灭过。
这个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卷毛男生,此刻展现出了不输任何人的专注力。
他的模型虽然创新性稍逊一筹,但在工程实现上却做到了极致稳定,每个模块都经过反复打磨。
陈默偶尔会关注一下两人的进展报告,目光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期待。
这十一天里,他刻意保持着距离,既没有过度联系苏明月,除了日常的交流外也没有再给杨锐任何建议。
因为他比谁都清楚,真正的天才从来不需要施舍般的帮助,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竞技的舞台。
所以他,不会偏袒任何人。
明天,两个同样倔强、同样耀眼的身影,将在万众瞩目下展开最后的对决。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将是一场载入校史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