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李玄面前摆放着桌子,桌子中间挖空放着一口铁锅,铁锅内汤水翻滚着。
这是之前宴席用的桌子,御膳房还有没用完的汤底,李玄好奇就让宴席上制作的御厨弄了一桌出来。
他用筷子夹了块毛肚,放进锅里涮着。
等毛肚涮好之后,他放进蘸料中一滚,这才放进口中美滋滋地咀嚼着。
“陛下,您肠胃还没好,吃这种东西,会不会有些不妥?”
对面,房齐贤看得心惊胆颤。
这李玄也够生猛。
中毒之后还没怎么恢复,他就开始涮火锅。
好在他还是听劝,并没有煮红汤,而是煮的鸳鸯锅。
房齐贤吃红汤,他吃清汤。
“除了这玩意儿,朕吃其他的都没胃口。”李玄将毛肚给咽了下去,哪怕清汤锅底,食材对于食道的刺激依旧很大。
而他的眼神一直看向房齐贤的红汤:“汤底也太香了,等朕恢复定要尝尝。”
“不得不说,苏言这小子弄出来的东西,每一样都新奇无比。”房齐贤笑着点了点头。
“高士林,火锅店今日开业生意如何?”李玄突然对一旁的高士林问道。
“生意非常火爆。”高士林连忙道,“奴婢听说火锅店最贵的套餐卖到将近九百两,而且还都满座,没有位置很多人宁愿等着也要吃火锅。”
“生意这么好?”李玄眉头一挑。
不得不说,他对于苏言赚钱的能力佩服不已。
这小子整出来的商品每一样都很新奇,每一样都能卖爆。
“有句话奴婢不知当讲不当讲……”高士林迟疑道。
“啧,你这家伙怎么也学那些读书人了?”李玄不悦地瞪了他一眼。
高士林连忙拱手:“安平伯的那个店铺,打着千秋宴的招牌,卖得最贵的套餐正是千秋宴的菜式,每桌还有一壶千秋宴上面的葡萄美酒,还有那琉璃杯。”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看向李玄。
千秋宴可是皇家非常重要的盛会,现在淘宝商行打着千秋宴的招牌来做生意。
无疑是对皇家的冒犯。
“这臭小子!”李玄一拍桌子。
高士林吓得直接跪伏在地。
顿了顿他又开口道,“朕还奇怪,他怎么在千秋宴上搞这个火锅,原来是早有预谋!”
“火锅是苏言弄的?”房齐贤却诧异道。
“别给朕装出这副意外的样子。”李玄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朕不相信如此明白的事情,你这老狐狸猜不到。”
这次千秋宴筹备,九皇子李志比太子李承昊更加出色。
李玄还特意给了他嘉奖。
但是只要不傻都能猜到,以李志那小子的能耐,不可能弄出那么多新奇玩意儿。
再加上千秋宴刚结束,淘宝商行火锅店就开出来了。
不难猜出这些都是苏言安排。
“有时候,糊涂一些才活得久。”房齐贤嘿嘿笑道。
李玄闻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他娘的年龄越大,越怕死了是吧?”
“陛下英明。”房齐贤却拱了拱手道。
“少给朕贫嘴,你觉得这次千秋宴朕做错了吗?”李玄深吸口气,这才对房齐贤沉声问道。
“陛下问的是哪件事?”房齐贤愣了愣。
“朕让老九认错,成全太子。”李玄道。
“陛下九五至尊,如何有错,太子乃国之储君,陛下此举是为大乾未来考虑,也是为大乾未来考虑。”房齐贤连忙放下酒杯拱手道。
“那你觉得太子此次是关心则乱,还是有其他心思。”李玄双眼微微眯起,看着房齐贤。
他解毒之后从来都没有提过太子的事情,并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故意为之。
如今只有他与房齐贤在,终于将此事搬到明面上。
“当时陛下中毒晕倒,太子殿下立刻下令捉拿嫌疑人也无可厚非,虽然过程和结果有些出入,可他身为储君能有如此手段,是大乾之福。”房齐贤再次说道。
“啧,你这老家伙能不能说句实话?”李玄皱眉。
房齐贤露出一丝苦笑。
还能让他怎么说?
他再受陛下信任,也不可能在陛下面前编排太子的不是。
这不是他一个大臣应该做的事情。
就算他现在说了一些实话,被陛下给认同了,可是后面若陛下又细品之下,品出他的一些莫须有的东西,最终受罪的还是他。
其实在李玄问出这两个问题,他就知道对方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对方既然没有做出决定,那就说明不能给这件事定性。
那就只能说一些场面话。
李玄当然了解房齐贤,这老家伙比谁都精,他深吸口气,叹息道:“做错了事,终归要付出代价,哪怕他是朕的儿子。”
“雷霆雨露皆为君恩。”房齐贤再次拱手。
李玄也知道,指望不上房齐贤给意见,也没再继续逼问他。
而是转移话题道,“此次苏言为变法开了先河,倒是提前了咱们的计划,接下来兴修水利的事情,也应该提前安排了吧?”
“臣觉得此事依旧有不小的阻力,如今国库空虚,百废待兴,兴修水利会用到很多的徭役,百官定会以此理由推脱。”房齐贤喝了口酒道。
江南每年都水患,江北又干旱,大乾农业方面,一直都有很大的问题。
想要兴农,就必须解决水利方面的事情。
可是兴修水利又要花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国库也无法支撑,所以这件事一直都没办成。
“无论如何,都不能再等了,此次朕鬼门关走一遭,想了很多事情,若凡事都听那群大臣的,朕还如何能完成夙愿?”李玄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然。
他在弥留之际,一直在遗憾自己未能创造一个空前绝后的太平盛世。
这次苏言提议更改法制,让那些固执的官员退了一步,正是他再进一步的好时机。
“陛下所做之事,要动到士族的切身利益,若是强行施为,恐怕会引起士族不满。”房齐贤继续道。
“朕就是顾虑这个。”李玄叹了口气,“这几年扶持寒门一直都没有进展。”
“根本问题还是寒门与平民无法读书。”房齐贤道。
士族之间利益交织,导致他们同气连枝,朝堂上只要有一个决策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就会遭遇群臣反驳。
哪怕李玄坚持,也没有可用之人。
这是他目前最大的困境。
“扶持寒门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秋收之后就是农闲,正是兴修水利的关键时期,明日你就在朝堂提议,咱们先试探一下各方反应。”李玄沉声道。
“臣,遵命!”房齐贤连忙拱手。
既然李玄坚持,他也不可能不配合。
而且这一系列的改革,他们已经筹划很久,利在千秋,如果成功了,李玄必将成为千古一帝。
这不仅是李玄的夙愿,也是他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