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7章 批发商

作者:景斯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会使用武器的人类,对于野兽们来说,那完全就是碾压般的存在,再加上高度发达的大脑,人类毫无疑问的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


    由于人类的干预,海城周边方圆十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再出现过凶猛的野兽,就是狡猾的狼,也很少在这里出现了。


    奴隶们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华部落为这些奴隶和女仆们配对,让他们成为夫妻,繁衍后代。


    女仆们并不愿意成为奴隶的女人,跟了奴隶后,不仅自己没有希望,就连他们繁衍出的后代,也永无出头之日。


    不过,就算她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存有这样的理念,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要嫁给华部落的族人,就算是一个普通的战士或是农夫,他们也非常乐意,这总好过跟一个永无出头之日的奴隶生活一辈子要好的多。


    只不过,现实是很残酷的,因为这些女仆大部分都姿色平庸,甚至还有一些可以用丑陋来形容,这些女人只能认命的跟奴隶结婚,成为奴隶的妻子,并且,她们连选择配偶的权力都没有。


    她们会被强行分配给某个奴隶,无论她们愿不愿意,这种方式对于犬来说是最方便快捷的,所以,他才不管双方到底喜不喜欢这个问题。


    奴隶们当然是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婚配的,无论自己娶到的女人是丑还是漂亮,他们都无所谓,有了一个女人,就等于有了一个家,虽然奴隶们的居住条件非常简陋,他们只能居住在用茅草搭建起来的屋子里,他们不被允许使用瓦房。


    但屋子里有了一个女人,这就好比有个家了,女人可以为他洗衣做饭,还能满足男人的需求,为他生孩子,所以,这项政策对于原本对生活不抱任何希望的奴隶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他们的内心中竟然产生了感激之情,如果华首领在这里,他们应该会跪下来朝他磕几个响头,表示感谢。


    也许这就是人类的可悲之处,在一个压迫的环境中待久了,只要给一点甜头,他们就会将无尽的黑暗抛到脑后,对实施压迫的人千恩万谢。


    不过,一些长相漂亮的女人,还是逃脱了苦海,她们跟了华部落的战士,准确的说,应该是被包养了。


    来到海城的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有家室的,虽然华部落没有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战士们也并不愿意娶这种身份低下的女人,他们只是将这些漂亮的女人当做泄欲对象而已。


    而这些漂亮的女人宁愿被当成玩弄的对象,也不愿意嫁给一个低贱的奴隶。


    只有极少数的女仆成功嫁入了华部落,就像大力娶的那两个小妾一样,彻底摆脱了女仆这个低贱的身份。


    奴隶们只能居住在海城最偏僻的东北角,那里开辟出了一片居住地,供奴隶们搭建草屋居住。


    居住的草屋都需要自己动手建,奴隶们在为华部落劳作的同时,还要将自己的住所搭建好,否则就只能露宿街头,接受风吹日晒。


    华部落的战士则全部居住在集市附近,这里也有一片居住区,全部都是青砖瓦房,修建了纵横交错的夯土路,建有公厕,并且距离集市很近,想要购买商品,也十分的方便。


    奴隶们的身份也很好辨认,所有的奴隶,他们的脸上都被烙印上一个“奴”字,所以,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是奴隶。


    华部落现在一共有一万五千多名奴隶,海城有五千多奴隶,其他三座城各有两到四千名奴隶不等。


    女仆原本也有差不多的数量,除去卖往其他部落的女仆,华部落还剩下万余女仆,其中海城留有五千余女仆。


    供养数量这么庞大的奴隶和女仆需要消耗很多粮食,但奴隶和女仆们干活是没有报酬的,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不至冻饿而死就可以了。


    这也变相的为华部落节约了更多的粮食,而且,苦力活有人干,华部落的族人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种植粮食,或是经营其他经济作物上了。


    相比于农业区,游牧区奴隶们的境况要好上许多,这里的奴隶数量只有千把人,女仆两千余人,游牧区没有矿区,也不需要修路,甚至连伐木都不用,垦荒就更不用了,他们主要的活就是放牧,以及在秋季时,收割牧草,为牲畜们过冬储备饲料。


    女仆们主要就是负责挤奶,因为牲畜数量很多,每天挤奶的任务也很繁重。


    挤的羊奶,马奶或是牛奶装到罐子里,一部分留下来自用,另一部分还要运到华城或谷城去,摆到集市上售卖。


    除此之外,牧城的奴隶和女仆们,平时干的活要轻松很多,不过,虽然活比较轻松,但奴隶们的压力也很大。


    因为在茫茫大草原上放牧,也是有风险存在的,草原上有很多狼,要是放牧时碰见狼群,没有保护好牲畜,导致牲畜出现损失,那奴隶就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甚至会丢掉性命。


    华城,谷城和海城的奴隶,他们的活就要重很多了,光是修路和挖矿这两项活,就属于非常重的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整整两年时间,从华城通往谷城和牧城的两条官道还只修了一半,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全通车。


    这两条官道很宽阔,可以供四辆马车并排行驶,如果修通了,从华城去谷城或是牧城,所耗用的时间会缩短一半。


    华部落在这两年时间里,不断派遣族人前往各个部落,免费教授他们种植农作物的方法,从翻耕农田,到播种育苗,再到收获粮食,每一个步骤,华部落派遣的农业专家们都会毫不保留的倾囊相授。


    这些工作都没有白做,如今,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大陆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部落都开始尝试着种植水稻或是大麦这样的粮食作物,甚至还有一些部落,向华部落借油菜或大豆的种子,开始种植油菜或大豆。


    这片大陆上,已经从以原始狩猎为主要的生产方式,慢慢的向农业社会过渡了。


    这对于华部落来说,自然是非常有利的,因为这些部落所种植出来的粮食,最终大部分都会流入华部落,用来换盐,换铁器,换麻布,甚至是换菜籽油和豆油。


    华部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另一个能从中获取好处的就是树部落。


    这些部落拥有了结余的粮食之后,就要想办法将粮食保存好,陶器无疑是最好的储存容器,有了陶器盛装粮食,就不用怕粮食会被老鼠糟蹋了,而且,放在陶罐里面的粮食,也不容易受潮霉变。


    树冠让他的族人把部落周边的树砍倒了一大片,空出来很大一片空地,用来建土窑,烧制陶器,大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树部落,从树部落进货,然后贩卖给那些已经实现了农业化的部落。


    树部落成了陶器批发商,依靠批发陶器,部落里的粮食根本就吃完,不仅结余了很多粮食,而且树部落的人口也增加了好几倍,突破一百人了。


    树部落不种植粮食,不狩猎,所有的族人都被安排去烧陶器,树部落的空地上,一排排土窑整齐的排列着,粗大的烟囱往外冒着烟火。


    所有的工作,树冠都交给他的族人去做,他现在唯一的工作内容就是在陶器上画logo,熟练之后,一笔就能把那个代表着树部落的简易树杈给画出来。


    喜欢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