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一句尽力就够了?”吴敏浩冷笑。“我的内务部队每天都要处理十几起抢劫配给点的案子!人们为了一块过期的压缩饼干就能打得头破血流!昨天,C区发生了食人事件!你们知道吗?!我们已经退回到石器时代了!秩序!必须维持秩序!我需要授权!授权对任何抢夺物资的行为格杀勿论!”他看向罗威,眼神狂热。
“格杀勿论?”周敏尖叫起来。“那和屠杀有什么区别?杀光了所有人,基地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希望,是办法,不是更多的子弹!”
“希望?周主任,你的希望在哪里?是你笔记本上那些越来越少的数字吗?”吴敏浩反唇相讥。
会议彻底陷入了混乱。
罗威要求优先保障军队,周敏声嘶力竭地要求公平,周亮抱怨技术困境,老陈哭诉无米下锅,吴敏浩主张铁血镇压,周博士沉默不语,赵老依旧闭目仿佛神游天外。
互相指责,推诿,抱怨,绝望的情绪像毒气一样在会议室弥漫。每个人都深知问题的核心。
食物、水、能源,这些生存最基本的需求正在枯竭,但他们谁都拿不出解决方案。会议变成了一个互相宣泄压力、却注定找不到出口的死循环。
这一切会议的扯皮背后,是整个文南基地从巅峰滑向深渊的残酷现实。
“你知道今天领导人对我说什么了吗?”周亮声音低沉,两只眼睛动也不动的盯着前方,眼神里没有焦距。“他说过几天就是他儿子的成人礼了,想让我弄点草莓出来,我说现在的机器供能不足,没办法额外种草莓,他让我把D区的粮食供应停了,种草莓,哈哈哈哈哈,他爹的!这个畜生,哈哈哈哈哈!”
周敏听见弟弟的话,立刻紧张兮兮的前后左右看了看。
“怕什么!那东西我早弄停了。”吴敏浩狠狠地瞪了会议室的上方的监控一眼。
如果不是因为没异能,他怎么可能会被这群没脑子的东西当狗使唤!
一群只长肌肉没有脑子的蠢货哪里会管理基地!
文南基地是有过辉煌期的,那是在末日初年,基地初建,秩序井然,搜刮阳城物资的收获极为丰富,罐头、粮食、药品堆积如山。
配给充足甚至偶尔有盈余,水培农场产出稳定,人们心怀希望,相信团结和技术能战胜末日。
会议室里讨论的不是如何才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而是长期规划、人口政策、对外探索。
即便末日降临的灾难性冲击波尚未完全平息,废墟之上的烟尘仍带着刺鼻的焦糊味,但在一片断壁残垣中,文南基地就像一颗顽强搏动的心脏,迸发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活力与希望。
它并非天生强大,它的欣欣向荣,是建立在无数汗水、勇气甚至鲜血之上的。
最初的文南基地,只是依托旧时代人防工事和加固建筑群的一个脆弱据点,周围游荡着因‘门’出现而变异、狂暴化的怪物是人们噩梦的来源。
清除行动绝非易事,士兵和武装起来的志愿者们,组成战斗小组。
他们利用对城市废墟地形的熟悉,设置陷阱、路障,进行逐楼逐屋的清剿。
火力不足,就用智慧和勇气弥补,用燃烧瓶对付惧怕火焰的‘爬行者’,用高压电网和音爆装置吸引并摧毁成群的小型畸变体。
每一次出击都伴随着风险,伤亡时有发生,但每一次胜利,都意味着基地的呼吸空间扩大了一分。
最艰难的一战是针对盘踞在昔日中心医院主楼里的一只巨大‘融合体’。
它由无数残骸和扭曲生物聚合而成,力量惊人且再生能力极强。
那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两天,士兵们用重火力吸引其注意力,由精英小队携带高爆炸药潜入建筑内部,冒着被无数小型变异体攻击的风险,最终将炸药安置在关键支撑点。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后,巨大的怪物连同那栋象征着痛苦与恐惧的建筑一同化为废墟。
当最后一片核心区域的畸变体被清除,基地外围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缓冲区和瞭望哨塔时,一种巨大的安全感笼罩了所有人。
人们第一次可以相对安心地走在加固过的围墙之内,夜晚不再需要时刻担心凄厉的嚎叫和突然的袭击。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土地的收复,更是信心的重塑,它向所有人证明。人类并非只能苟延残喘,我们能够战斗,能够夺回失去的家园!
华科院的磁场稳定罩,让这份信心更上一层。
随着外部威胁的大幅降低,文南基地内部开始迸发出惊人的生机。这里不再是单纯的避难所,而是一个正在成型的小型社会。
基地的道路虽然仍是水泥地,但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墙壁上甚至出现了孩子们画的彩色涂鸦。扩音器里不仅播放通知,有时还会播放搜索队找到的音乐磁带。食堂里飘出的不再是糊糊的怪味,而是真正食物烹饪的香气。
人们谈论的不再只是生存,还有下周水培生菜能不能收获、能不能找到更多的教科书、东边的瞭望塔是否需要加固……
这是一种粗粝却充满生机的繁荣,它建立在严格的纪律、无私的奉献和清晰的共同目标之上。
所有人都坚信,他们正在亲手搭建诺亚方舟,虽然外界仍是洪水滔天,但在文南基地的围墙之内,人类文明的火种不仅未被吹熄,反而越烧越旺,日子正在一天天变得更好。
那段时光,是末日灰暗背景下一抹无比珍贵、充满力量的金色记忆。
可这好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坏消息,阳城易获取物资耗尽,搜索队伤亡率开始上升。
库存肉眼可见地减少,配给首次削减。
水培系统开始受极端气候影响,产出波动。
电力供应出现紧张,实行分区限电。
民众中开始出现焦虑情绪,小规模违纪现象增多。
会议上开始出现争论,主题转向如何节流、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