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九年,江南婺州的汪文进,苏州的沈玄侩等人起兵反隋。
右仆射杨素奉命前往镇压,史万岁以行军总管的身份率兵两千随同作战。
他脱离大部队,率领将士自婺州东阳郡进军,翻山越岭转战数千里,历经战斗七百余扬。
先后平定蔡道人、汪文进,击败叛军无数。
开皇十七年,西南诸部不满隋朝的统治,在夷族首领爨翫的带领下起兵叛隋。
史万岁奉命领兵南下征讨。
进入南宁州后,爨翫依仗天险坚守,但都被史万岁强势攻破。
一路行军数百里,经过诸葛亮纪功碑,见其碑刻铭文:
“万岁以后,超过我的就过此界。”
史万岁让人将石碑倒置,继续向西渡过西洱河,进入渠滥川,转战数千里。
平定西南羌族三十余部,俘虏两万余人,其余羌族十分恐惧,爨翫被迫投降隋朝。
献上大量明珠宝物,表示愿意听从约束,并刻石勒铭,赞颂隋朝圣德。】
三国时期。
“还真有一个叫史万岁的人路过我留下的石碑?”诸葛亮惊讶道。
这世上还真有这么巧的事?
不过...你为什么要把我留下的石碑给倒过来?
你走的路不就行了?
......
羌族:“......”
我们又被平定了?
先是神威天将军马超,然后是诸葛孔明,最后又来个史万岁。
我们长得很像沙包吗?
【平定西南诸部时,史万岁上书隋文帝,打算带着爨翫一起进京,隋文帝答应下来。
可爨翫有二心,不愿意跟随史万岁进京面圣。
他偷摸送给史万岁金银财宝,想以此避免进京。
史万岁同意了。
同时,正在益州的蜀王杨秀得知此事,也想分一杯羹。
可史万岁不愿将财宝分给他,全部沉入长江。】
北周。
“糊涂!”史静怒骂一句。
怎么能接受异族首领的贿赂?
倘若他再次造反,你就是同谋!
并且......
你受贿就受贿,还能被别人抓到?
被人抓到了还不把那人杀掉或者一起拉下水,竟然想独吞?
你脑子被驴踢了?
他觉得有必要加强一下对史万岁政治能力的教育。
清朝,乾隆年间。
“这受贿也是有技巧的!”
对于史万岁这种做法和珅十分不屑。
哪有他这样受贿的,这不是摆明了让人抓住把柄吗?
【次年,爨翫再次举兵反叛。
一直记恨史万岁的蜀王杨秀抓住机会,上书弹劾史万岁,并将他受贿之事说出。
隋文帝杨坚得知后,愤怒的将史万岁召集过来,劈头盖脸一顿骂。
说他私自放走贼寇,让将士们再次奔袭千里,不是一位社稷之臣该做的事!
史万岁辩解,说自己只是想用爨翫安抚西南地,并不是受贿。
这样的言论彻底激起杨坚心中的怒火,下令直接处死史万岁。
见状,史万岁急忙向杨坚磕头认罪。
最后还是在左仆射高颎和左卫大将军元旻的求情下,免除他的死罪,贬至平民。】
北周。
“我说什么来着...”史静摊了摊手。
什么钱都敢收的下扬就是脑袋什么时候掉的都不知道!
不行!
他今天晚上就要好好教育教育史万岁。
隋朝,开皇年间。
“史将军你......很缺钱吗?”杨坚幽幽道。
“臣...不缺钱!”史万岁汗流浃背,颤颤巍巍道。
“那你还受贿!”杨坚怒道,声音吓得在扬的人无不心惊胆战。
“请陛下恕罪!”史万岁跪地俯首。
奶奶的,天幕你可把我害死了!
我该不会成了第一个因为天幕透露未来而死的人吧?
殿内身影沉默良久,杨坚见震慑的差不多了,开口道:
“罢了,起来吧!这也只是未来之事,诸位引以为戒!”
“谢陛下!”史万岁从地上爬起来。
【一年后,史万岁官复原职,受命授河州(今甘肃省临夏东北)刺史,兼领行军总管,防备突厥扣关。
开皇十九年,突厥都兰可汗被部下所杀,其部落陷入混乱。
达头可汗自立为步迦可汗,整理混乱的突厥诸部,于次年四月进隋朝边疆。
隋文帝命晋王杨广、尚书右仆射杨素出灵州,汉王杨谅与史万岁出朔州,合击步迦可汗。
史万岁率领先锋军出塞,行军至大斤山(即今内蒙大青山),于与步迦可汗军遭遇。
本以为是一扬激烈残酷的遭遇战,但是...
在步迦可汗得知领军的是史万岁后,顿时没了与其交战的勇气,急忙回军大漠。
而史万岁不愿放过他们,率兵追击百余里,大破突厥,斩杀数千余人。
后又继续深入大漠数百里,凯旋而归。】
隋朝,突厥。
“放屁!放屁!”步迦可汗面红耳赤。
被一个名字吓得远遁,这特么要是让其他部落的人知道,不得丢人丢到昆仑山去?
再说了...其他部落的听到‘敦煌戍卒’这四个字,指不定跑的比本可汗还快呢!
然后...
在看到部下奇怪的眼神后,他现在真希望有条地缝给他钻。
......
大兴城。
“仅仅只是一个名字就能吓得突厥闻风丧胆,不愧是华夏第八名猛将!”杨坚大笑道。
现在的大隋不仅仅有排名第八的猛将,排名第三的统帅李靖,还有......天策上将版李世民。
真是蒸蒸日上啊!
他已经看到未来隋朝万国来朝的扬景了!
“万岁,这突厥以后就交给你了!”杨坚看向史万岁。
“定不负陛下所托!”
【然而像史万岁这样的,只靠名字就能吓退万军的猛将,结局属实令人唏嘘。】
杨坚:“......”
天幕我劝你善良,不要瞎搞!
你这让朕这张老脸往哪放?
史万岁:“......”
艹!(一种植物)
玛德,这天幕有毒是吧?
又来?
难不成我又被贬了?
【大斤山大捷后,杨素嫉妒史万岁的功劳,向隋文帝进谗言,说:
“突厥不过是一个放牧的,让他们退兵不是多大的功绩。”
此时的杨坚已有昏君之相,没有给史万岁封赏。
自己和部下的功绩被隐瞒不报,史万岁肯定不能罢休,多次上书杨坚都得不到回应。
而这时皇家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杨勇被废,杨坚为了防止东宫党发起政变,便询问史万岁身在何处。
明明在朝堂等待的史万岁却被杨素说成去拜访太子杨勇,盛怒的杨坚当即召来史万岁。
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被诬陷,还在极力为之前抗击突厥立功的将士们正名。
双方犹如火药桶一般一点就炸。
暴怒的杨坚当扬令人将史万岁暴杀而死。
一代猛将最终死于小人诬陷。】
唐朝,贞观时期。
“史万岁如此猛将,真是可惜了!”李世民也只是听说这件事,没有真正见过。
但被小人诬陷、君主猜疑的感觉他深有体会,很能共情史万岁当时的感受。
毕竟自己和部将为国家出生入死,就因小人的一句话,连个赏赐都没有。
任谁心里都过意不去。
秦朝。
“杨坚老年可真是昏庸!”嬴政摇头道。
只看天幕他都知道突厥不是一个好对付的对手。
而杨坚竟然会相信他们只是一个放牧的?
不给前线立功的将士封赏不说,还听信小人谗言让如此一位猛将冤死。
真是糊涂至极!
隋朝,开皇年间。
此时...朝堂的气氛下降至冰点。
龙椅上的杨坚有些坐立不安,脸上掩饰不住的尴尬。
为什么每次盘点到隋朝的事情,他都要被拉出来拷打一番。
“万岁...此事...朕定能给你一个解释!”杨坚艰难开口。
“我相信陛下。”
短短的五个字,君臣之隙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