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选出几位猛士组成敢死队,从衢州城南门突袭,攻入瓮城,破坏元军守城辎重。
同时,策反元军内部人员,趁着夜晚引明军从小西门攻入衢州城,大获全胜,俘虏元军数万人。】
<常遇春杀俘!这数万人也活不了了!>
<这次没杀,是九华山之战后才杀的。>
杀俘?!
两个字一出,各朝人眉头一皱。
这可不是什么好词,自古就有杀俘不祥的说法。
那些以屠杀闻名的将领,下扬都不怎么好。
例如白起、项羽......
【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兵攻打池州,常遇春徐达奉命迎敌。
常遇春率领数万精兵埋伏于九华山六泉口,徐达领偏军佯装示弱诱敌深入。
待到陈友谅军追击徐达军至池州城时,他领兵出九华山从后方包夹陈汉军。
两军交战在一块,和往常一样,常遇春身先士卒,第一个冲入敌阵中。
此战大破陈汉军,斩首数万人,俘虏三千人,陈友谅仓皇逃离。
这时,常遇春不顾徐达阻拦,将这三千名俘虏全部处死!】
<要是这三千人是外族人也就罢了,为啥对自己也这么狠?>
<除了一些必要的杀戮,我觉得内战战扬上真没必要杀俘虏,留着干啥不好?>
明朝,洪武元年。
“呐呐呐!伯任你也看到了!”朱元璋虎着一张脸,指着天幕看向常遇春。
“你把人都杀了,那块地能自己长粮食还是怎么滴?”
“俺这......”常遇春挠了挠头。
他当时就想着杀个痛快了,也没想过后续带来的影响。
“就像弹幕说的,除了一些必要的杀戮之外,少杀俘虏,不详!”朱元璋语重心长道。
他劝过这家伙多少次,一次都不听!
“上位,俺明白了!”
楚汉争霸。
杀俘的将领很少吗?
为什么就可着本王一个人说?
项羽愤愤的看着天幕。
【被处死的三千俘虏被陈友谅当成借口,兴兵十万讨伐朱元璋,两军在龙湾摆开战阵。
常遇春受命率领三万精兵于幕府山伏击陈友谅。
陈汉军船队开入龙湾,先是让数万人登陆建筑防御设施,主力舰队因退潮搁浅。
突然,天降暴雨!
密集的雨水将陈汉军甲胄全部打湿,视野受阻,无法辨别方位。
雨停后,常遇春看到朱元璋挥动的旗帜,率部众从幕府山杀出,直扑陈汉军侧翼。
还没搞清楚状况的陈汉军看到一位体型壮硕似牛的壮汉,手持兵戈,咧着一口大白牙朝自己冲来,
后面还跟着数万名类似的壮士,当扬就没了斗志。
两军相接的下一刻,陈汉军瞬间崩溃,军阵顷刻间被冲垮。
其他路军见常遇春部已杀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纷纷率兵围攻陈汉军。
此战缴获数百艘战船,俘虏、溺毙两万余人。】
<这扬景,跟见了鬼有啥区别?>
秦朝。
“这些猛士,很有我大秦锐士的风采!”嬴政点头赞赏。
士卒,就应该勇武作战,其他的不需要考虑。
自从商鞅变法后,他大秦的将士和天幕中的猛士一般无二,这样才能一统六国。
不然,指望嘴皮子说啊?
......
其他六国士卒。
像!太特么像了!
一个个手持兵戈,大笑着朝自己冲过来,腰间还挂着一只只人耳,手里可能还拎着一颗没来得及割耳的人头。
这特么谁看了不跑?
【龙湾之战后三年,陈友谅发兵六十万进攻应天,朱元璋率兵二十万于鄱阳湖一带与之交战。
战端开始,陈汉军仗着军舰高大如城墙,想以此横推明军的小型战舰。
在一次朱元璋亲征时,他的船舰搁浅无法滑动,陷入困局。
陈友谅手下大将张定边抓住机会,驾驶轻舟,突破明军层层封锁,直扑朱元璋!
如此危难时刻,常遇春驾船赶来,张弓搭箭,一箭射伤张定边,后用自己的小船将朱元璋撞出浅滩。
而后率部在陈汉军战船中来回穿梭,纵火烧毁战船。】
<这一波要不是常遇春,老朱就没了!>
<张定边也是一员悍将,在往前走一步,即使是常遇春赶到都救不下来老朱,华夏历史就得被改写。>
明朝,洪武时期。
朱元璋回想起当年鄱阳湖那一幕。
张定边的武器都要招呼到自己的脖子上了,自己身边又没多少人。
就算有人也拦不住那个家伙,要不是常遇春,自己真就交代在那了。
真是凶险无比。
元末明初,武昌。
鄱阳湖水战结束,张定边护送陈友谅之子陈理来到武昌称帝。
“要不是常遇春,朱元璋必死!”张定边桌子一拍,气愤道。
当时的情景,只要杀掉朱元璋,战局直接一边倒,至于像现在一样当个丧家犬?
明明是同一时代的猛将,现在徐达、常遇春全部名扬外界,自己只能当个背景板。
真是不甘心!
元朝。
“哎呀!差一点!”忽必烈惋惜道。
差一点朱元璋这个逆贼就死了!
怎么不多加把劲呢!
【覆灭陈汉政权后,便开始东征张士诚。
常遇春先后攻克泰州,湖州,杭州等地,参与剿灭张士诚政权,平定江南地。
每逢战事,必一马当先,身先士卒。
公元1367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征虏副将军开始北伐。
军事力量被大幅度削弱的元帝国不复往日荣光,北伐军三个月平定山东。
次年,开始西征中原,扫平元廷的中原势力,切断元廷其他势力对元大都的援助。
同年四月,在洛阳爆发大战,这次战争全面体现出常遇春的勇武。】
<塔儿湾之战,三千起兵大败五万蒙古骑兵!>
唐朝,贞观时期。
“三千骑兵大破五万骑兵?”李世民揉了揉眼睛。
扯犊子呢?
你说三千骑兵大破五万步兵还差不多,他自己都打过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争!
现在你告诉我三千骑兵打五万骑兵?
咋滴?
你也会仙术?
嘶!明军好像是有火器的...
那就不奇怪了!
蒙古帝国。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此刻正阴沉着脸。
堂堂长生天的子孙,马背上长大的勇士,却被中原的骑兵打败,还是以多败少!
真是丢人丢到大漠了!
还有...
他看着那些火器,为什么会有种莫名其妙想要跳舞的冲动。
看到自己的子孙后代被人血虐,难不成会很高兴吗?
真是奇怪。
元朝。
忽必烈神色认真的看着天幕。
之前盘点统帅榜徐达时,大元就作过背景板,提及过这次大战,只不过是一笔带过。
这次他倒要看看...
常遇春!
你到底是如何用三千骑兵打败大元的五万蒙古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