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章 龙城飞将——卫青(二)

作者:月妻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仅仅只是斩首七百余人,毛毛雨一般的战绩,怎么能称上大胜?”】


    <这是一种代表!>


    <在一支军队屡战屡败时,一次胜利带来的士气是不可想象的!>


    【在卫青之前,汉朝对匈奴是完完全全的弱势。


    面对匈奴的袭扰,汉朝将领所能做的就是防守。


    如果主动进攻讨伐匈奴,运气好的在大漠中迷路,无功而返;运气不好的,全军覆没!


    长久以来,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认为匈奴是不可战胜的。


    而龙城大捷,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证明汉军是具备深入匈奴腹地作战的能力!】


    <只要有能胜利的希望,我们就可以一直打下去!>


    <追评:没错!怕的就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南宋。


    “金人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


    赵构忧虑的看着天幕,又看了一眼北方。


    如果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或许他能名留千古。


    可,金人实在是太恐怖了!


    他不禁想到自己在金军大营内看到的扬景。


    对金人的恐惧感从骨子里油然而生。


    特殊时期。


    几个灰头土脸的人围坐在一起看着天幕。


    他们刚才吃了扬大败仗。


    华北丢了。


    自抗倭战争打响,倭寇像逛大街一样扫平大半个华夏。


    但他们的眼中却充满希望。


    在看到天幕中的人说的是汉语的那一刻。


    他们就知道,未来是华夏赢了!


    他们只需要一直坚持下去,哪怕打到只剩一个人,也总会有赢的那一天!


    【此战卫青被封关内侯,证明了自己不是只有走后门的本事。】


    <此刻应该有李广...>


    <我真的是绷不住了,你们放过那个一辈子没封侯的老将军吧!>


    <追评:你也没放过他!>


    李广:......


    那个为我求情的后世人。


    本将军谢谢你啊!


    【元朔元年,匈奴右贤王联合河套白羊王、楼烦王等部,集结八万余骑西征乌孙。


    途中遭遇罕见的沙尘暴,兵力折损过半,仅余三万余人且滞留西域未归。


    河套地区的匈奴守军更仅剩万余骑兵,并且还是分散驻防,防御能力薄弱。


    元朔二年,刘彻抓住这个机会,果断出击,准备一举收回河套平原。】


    <黄河百害,唯富河套!>


    <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中原王朝的必争之地!>


    <中原王朝有了河套平原就有大片的养马扬,就不怕没有马可以用了!>


    【卫青率领四万大军自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突袭匈奴。


    但因连年征战的缘故,汉朝战马短缺,四万大军步骑各半。】


    <这一战要是能拿下河套平原还好,要是拿不下...>


    唐朝,贞观时期。


    “要是拿不下,又得缓几年才能发动对匈奴作战。”李世民沉声道。


    河套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必须从游牧部落手里抢过来的东西。


    不然太过于被动。


    驻扎在河套的游牧骑兵,几天时间就能兵临关中。


    对王朝首都的危害性太大!


    并且水草丰饶的河套不仅能养马,还可以养牛羊。


    牛的作用就不用多说。


    农耕的必需品,而农业又是国本!


    【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率骑兵先锋穿越乌拉山与黄河间的狭长通道(今内蒙古巴彦淖尔段)。


    遭遇白羊部两千骑兵的伏击,汉军以强弩压制,全歼敌军,打开西进通道。


    此战后,卫青没有直接进攻河套平原,反而沿着阴山南麓急行军,直扑狼山要隘高阙塞(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


    命人在此修复高阙塞,并在狼山西南麓沙漠边缘(今磴口县)修筑鸡鹿塞。


    卡住乌兰布和沙漠东入口,迫使匈奴绕行沙漠地区,扼住匈奴南下的咽喉要道。


    双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向北抵御匈奴右贤王回援,向南堵死白羊、楼烦等残部的退路。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抵达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圈。


    兵分五路扫荡包围圈内的匈奴,完全不给匈奴突围的机会。


    数日内斩俘匈奴两千三百余人,缴获牛羊百万、战马数千,白羊、楼烦部彻底溃散。】


    <中原王朝一旦有了战马,那么游牧民族最后的优势就没了!>


    <追评:汉人+马>游牧+马!>


    三国。


    “呵!游牧部落的战斗力什么时候强过中原的精兵强将?”张辽不屑一句。


    他又不是没有到草原上转悠过。


    那里的人一个个的面如菜色,哪里像传言一样个个高大威猛?


    就那样的人还能强过中原吃喝不断供养出来的精锐兵马?


    这简直是阎王爷甩面——鬼扯!


    元末明初。


    “徐达的身后有高大的城池和源源不断的粮草,而本王的身后却什么都没了!”


    王保保感叹一句。


    他不是在和徐达一个人打,而是在和整个明朝的国力打。


    宛若螳臂挡车一般!


    即使徐达输了,还能退回城内休养,他打输了,就只能撒丫子跑。


    一切又得重头开始。


    【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后,刘彻将原先秦朝设置的九原郡拆分。


    在后套平原设朔方郡,前套平原设五原郡,西套平原划归北地郡,并新置安定郡。


    迁徙十万民众至河套屯田戍边,修复原秦将蒙恬在此建筑的长城,沿河修建烽燧、粮仓。


    解除长安直面的匈奴的威胁,并以此为后续讨伐匈奴的跳板。


    河套至此成为汉朝‘前线’的粮食、牧草基地,支撑起后续北伐。】


    <政哥统一六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抢夺河套。>


    <北击匈奴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大将军!>


    <蒙恬将军的儿子是不是叫蒙犽啊?>


    <追评:游戏打多了?>


    秦朝。


    “中华第一勇士!蒙恬你可以啊!”嬴政看向蒙恬夸赞道。


    “后世人太过夸奖了,恬没能击溃匈奴,担当不起!”


    一旁的浓眉大眼的蒙恬谦逊道。


    “哈哈哈!击溃匈奴有的是时间!这个称号,你迟早能担当的起!”嬴政大笑两声。


    只要再给自己一点时间,将秦帝国的弊端全部改掉。


    届时扶苏接手的必是一个强盛的大秦。


    而蒙家则是扶苏的左膀右臂!


    但......蒙恬这有一个叫蒙犽的儿子吗?


    【占领河套平原后,汉朝发育了一段时间,战马的数量显著提升。


    这让汉朝骑兵大大增加,面对匈奴时不再因为战马短缺而处于有心无力的局面。


    但匈奴也不愿意放弃这片优渥的土地。


    期间,屡次侵扰朔方郡,企图夺回丢失的河套平原。


    元朔五年,匈奴右贤王集结各个部众十余万兵马,南下攻汉。


    刘彻得知情报,命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出高阙。


    李息、张次公等将领从右北平出兵牵制左贤王为卫青创造时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