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疑惑的看着飘过去的极其醒目的弹幕。
<天可汗!天可汗!>
<太原公子,揭裘而来!>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弹幕一个接着一个,看着人眼花缭乱。
这让天幕下唐代之前的众人更想知道这位唐太宗李世民是谁?又有何功绩?
随着一阵女声,天幕上出现一位身着明黄色龙袍,眼睛绽放着金色雷电的威武男人。
【接下来向大家走来的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的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亚洲牧,东半球话事人,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足足吟唱了三十多秒,二凤排面!>
<够了!我屋里站不下这么多人!(滑稽)>
<追评:其实这是一个人!(狗头)>
唐朝之前的古人。
这么多的官职全在一个人身上?
并且根据弹幕的发言,这些官职全是实打实的?
开什么玩笑?!
唐朝。
李世民的嘴角已经快要压不住了。
不过...
天可汗这三个字他大约能理解,只不这过亚洲是哪个州?东半球是啥?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又是啥意思?
【对于李世民的一生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爽!
就让小张简单回顾一下二凤的一生吧!
李世民公元599年出生于武功别馆,是为唐国公李渊的第二子。
一位云游道士路过唐国公府时说他‘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假以时日定能济世安民’,于是李渊取之世,民二字。
少年时跟随他的父亲李渊迁居太原,自小习文学武,善于骑射。
十六岁随军至雁门关,献疑兵之计解救隋炀帝,初次展露头角!
十七岁时于太原万军中单骑救父李渊,平定魏刀儿叛乱,展现其军事才能。
十八岁时,天下群雄并起,他劝谏李渊造反,随后晋阳起兵。受任右领军大将军,首战攻克西河郡。
同年,霍邑之战斩隋将宋老生,奠定西进关中之基础。于同年十一月攻占长安,受封秦国公。
公元618年,十九岁的李世民与浅水原灭薛仁杲,歼灭西秦政权,平定陇西。
二十一岁,履冰渡黄河击败宋金刚,与柏壁击败刘武周,收复太原。
二十二岁,虎牢关围困王世充,以三千五百玄甲军大破窦建德王世充十万大军,一战擒双王,定鼎天下。
二十三岁,击败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平定河北叛乱,完成北方统一。
武德九年六月,发动玄武门之变,击杀隐太子李建成,同年八月于太极殿登基称帝,改元贞观。
此时的李世民才二十七岁,也是他传奇一生的开始。】
天幕激昂的声音伴随着闪过的画面不禁让李世民回想起那段戎马征战的岁月。
但在看到玄武门之变一箭射杀了李建成,心中浮现几分悔恨,转眼又看到李元吉也死了,心里好受一点。
秦朝。
“真是一位少年英雄啊!”
看到天幕中李世民意气风发的模样,嬴政感叹道,同样也有些羡慕李渊这个人,有如此优秀的儿子。
自己怎么没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呢?
他看了看扶苏几人,叹了口气,转头拿起鞭子抽了一顿赵高。
给旁边的李斯看的眼皮子直跳,其实他也想抽赵高来的。
扶苏、将闾等:???
父皇那眼神什么意思?有种被冒犯的感觉。
西汉初期。
“这才是传奇人生的开始?和乃公开玩笑呢?”
刘邦一口酒喷出来,要是别人和他这种话,他高低觉得那人在胡说八道。
自己二十多岁在干嘛?刘邦沉思片刻。
奥~遛狗呢!
此时还是淮阴侯的韩信目光灼灼的看着天幕中的李世民。
像!跟他太像!
这般年轻就有如此恐怖的军事能力。
就是打仗的时候太喜欢冒险了。
隋朝,大业年间。
“啊!!!反了!反了!”
身着龙袍的杨广将桌上的物品来了个一键清理。
旁边一身红衣的萧皇后被暴怒的杨广吓了一跳,连连后退。
“这个李渊!反贼!朕对他一家那么好!父皇母后更是把他当亲儿子待!结果呢!他反了!”
杨广在殿内来回踱步,歇斯底里的样子甚是骇人。
“来人!把李渊一家都给朕抓过来,快!”
还在太原任职的李渊吓得三魂丢了七魄。
本来吃瓜吃的津津有味,结果吃到自己头上了!
“天幕害我啊!”
急忙吩咐下人收拾细软,准备连夜跑路。
开皇年间。
李渊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杨坚和独孤伽罗面前,面色苍白,哆哆嗦嗦道。
“姨夫!姨母!这绝对是同名!绝对不可能是我啊!我怎么可能造您的反啊!”
“是不可能造朕的反。”
看着匍匐在地抖如筛糠的大外甥,杨坚幽幽道。
“但是造太子的反就不一定了!况且,大隋还有第二个唐国公吗?”
此话一出,李渊心如死灰,跪在地上连辩解都不辩解了。
“等太子和晋王过来后,朕再处置你,朕的好外甥!”
独孤伽罗看着跪地的李渊,暗暗摇头。
造反,是死罪!
现在没有处死李渊,还是看在他父母的面子上。
【登基后,李世民迎来了他皇帝生涯的第一个考验。
武德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趁唐朝权力更迭,内部动荡之际,联合突利可汗率兵十万分三路直逼长安。
颉利率主力部队抵达渭水便桥北岸,距长安仅40里地,而此时长安城可战之兵只有两万,在这种危急关头,李世民做出出乎常人的部署。
他扣留突厥使者执失思力,亲率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六人至渭水南岸,隔岸怒斥颉利不守信用,并再次设疑兵吓得颉利不敢轻举妄动。
颉利能够统一东突厥,肯定不是一个傻子,但他们毕竟是在大唐境内,一但让李世民调动其他地区的府兵勤王,自己不就成瓮中之鳖?
随后便是李世民引以为耻的‘渭水之盟’,与颉利斩白马盟誓,重新制定盟约,几乎掏空了府库才得以让颉利退兵。】
贞观元年。
刚退兵的颉利可汗看到天幕所言。
“李世民那老小子竟然唬我?”
这让颉利愤怒至极,但又无可奈何,他已经退出大唐境内,再和李世民交锋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况且自己被疑兵吓退之事必然会影响他在部落中的威名,他需要早些回去做准备。
<难绷!有人以渭水之盟为耻,有人以澶渊之盟为荣!>
<追评:赵恒:你再骂?>
<澶渊之盟真的逆天,第一次见打赢了还送钱,不愧是大送!>
天幕下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