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7章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作者:小树小树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姑娘,我们家实在是没有大洋了,用这个老物件顶账行吗?”


    老大娘颤颤巍巍拿出一个小鼻烟壶,脸上满是愧疚,生怕顺娣回绝:“这真是老物件,少说在我家传了三代以上……”


    听到这话,顺娣本能想拒绝。


    这兵荒马乱的,除了真金白银,什么老物件都不值钱,随便扔俩烧饼都能跟地主家闺女做一夜露水夫妻。


    但陈宇见了却是不在意,点点头:“行了大娘,这东西我挺喜欢,就折算100斤白面!”


    顺娣一听这话心里忍不住叹息,不过早已经习惯陈宇当散财童子,这时也只能亲自给大娘装了100斤白面。


    拿到白面,大娘激动落泪,当场给陈宇跪下:“先生真是大善人啊,我给你磕头了!”


    大娘顿时跪倒在地,“咚咚咚”磕了几个头,陈宇跟顺娣扶都来不及。


    这下周围难民一看,立马围拢了过来,纷纷从包袱里拿出老物件。


    “先生,你看看我家里这个老物件,起码传了五代,打从乾隆爷下江南起就留在我祖宗家里!”


    “先生,我祖上是北平八大胡同里的,这老物件可是当年咸丰爷出宫遗留的,上面还沾着龙气!”


    “这是老佛爷当年西狩时留在我家的裹脚布,上面还有味儿呢,先生不信你闻闻!”


    可算是捅了马蜂窝,逃难民众把自家老物件全给找了出来,都要换白面。


    这下连余则成都感觉有些过分,像鼻烟壶、瓷瓶这类老物件也就算了,臭老太太裹脚布拿出来算怎么回事!


    陈宇听完满脑门黑线,自己确实愿意救济群众,但也不想当傻子!


    一眼望过去,全是各种各样老物件,不知道有几件真的,八成从北平琉璃厂进货的。


    正当陈宇犯愁呢,忽然一个中年人戴着顶皮帽子,穿着绒马甲,脚步虚浮,颤颤巍巍走了进来:


    “先生,能不能给碗粥喝,我会看古董!”


    陈宇看了对方一眼,只觉得帽子下一张脸有些眼熟,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是谁:“顺娣,给他弄碗稀粥!”


    顺娣很快从后面端来一大碗稀粥,那人接过后也顾不得烫,对着嘴巴“咕咚咕咚”就灌了下去,脸色这下好看了许多。


    “先生,我叫佟奉全,逃难至此,谢谢先生救了一命!”


    喝了一大碗稀粥,佟奉全终于有力气鞠躬作揖,对着陈宇大加感谢。


    “佟奉全?”一听这名字,陈宇顿时就想起来了。


    佟奉全早年在格古斋学徒,练就了出色鉴别古玩能力,出师后精明干练,业务能力强,对古玩有着敏锐洞察力,更重要是重情重义,有自己原则和底线。


    “听你口音,应该是平津一带的人?”余则成在旁问了一句。


    佟奉全点点头:“没错,我在北平琉璃厂开铺子,可自打小鬼子进了北平,巧取豪夺,打家劫舍,生意全完了,不得已逃难至此,感谢先生救命之恩!”


    陈宇早就想找个懂古玩的人才,佟奉全来得正好:“佟奉全,你懂古玩是吧?看看这里面有多少老物件!”


    说话时,陈宇特意加重了“老物件”三个字,佟奉全多么聪明,立马懂了。


    在一堆乱七八糟东西里面扫了一眼,从一个老大爷手中接过一个鼻烟壶,转头低声道:


    “先生,这是道光年鼻烟壶,有价值!”


    陈宇二话没说,立马让顺娣给老大爷装了100斤白面。


    老大爷抱着白面千恩万谢,若不是余则成拦着,又要跪地磕头了。


    眼下什么年景?


    小鬼子烧杀抢掠,整个华北都兵荒马乱,什么老物件都不如粮食,一个小小鼻烟壶能换100斤白面,其他地方想都不敢想!


    看到陈宇如此干脆,佟奉全也有些惊诧:“先生,你就这么信我?”


    “用人不疑,老佟,我相信你眼力,这里东西全都看一遍,你说哪些合适就留着,华宇超市粮食你可以调动!”陈宇大方道。


    佟奉全心里顿时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感谢先生信任!”


    这年头粮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而佟奉全一句话就能调用华宇超市粮食,陈宇这算是信任满满了!


    佟奉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辜负先生信任,又从一个油头粉面年轻人手里接过一对彩绘瓷瓶:


    “先生,这是清三代的,老物件!”


    陈宇让顺娣装100斤白面,但那个油头粉面年轻人立马说道:“我要罐头,罐头行吗?”


    顺娣转身就去拿了10个午餐肉罐头,年轻人抱着罐头就消失了。


    “先生,这又是一件鼻烟壶,做工精巧,有点价值!”


    “这是琉璃厂的大路货,数量不少吧?但没价值!”


    “这也是一张假画,还不如我手工好呢,换一顿棒子面都困难!”


    一会功夫,佟奉全就将所有老物件给分类好了。


    顺娣拿出了几个箩筐,不同价值老物件分类归纳。


    陈宇发现真正有价值老物件还挺少,基本都是琉璃厂大路货,要么就是一些作假东西。


    “先生,常言道,物以稀为贵!”


    佟奉全缓缓说道:“哪怕是一个汉代普通陶碗,也就值两顿棒子面,因为量大,普通人家都有!”


    “可如果是带款清三代瓷碗,价值连城也有可能,毕竟带款就算官窑了,御用的玩意!”


    陈宇闻言后装模作样看了看一只细口瓷瓶,很遗憾,实在没看出啥门道,不过胎底刻印了“大清乾隆年制”几个字。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老物件不能吃、不能喝,在眼下可不管什么用,但在后世这样一只瓷瓶可就是无价之宝!


    陈宇虽没啥专业鉴宝知识,但常年观看范海洋老师节目,对瓷器有初步认知,这种带款儿格外难得。


    “把这些东西全部收进我办公室!”陈宇对着顺娣说了一句。


    顺娣有些担忧:“先生,兵荒马乱,这些东西可不值钱,如果以后全都用老物件来顶账,咱们超市进货本钱呢?”


    很多难民都用用老物件顶账,杂七杂八东西也收了不少,都装在大筐里。


    陈宇好心收了一大筐老物件,有人说是大善人,也有人说是地主家傻儿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