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章 六岁统帅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快,赵匡胤便强忍着腚上的疼痛,一瘸一拐地回到了议事大厅的营帐前。


    见赵匡义的身影早就消失了,于是没好气地暗啐了一口:


    臭小子,果然是个白眼狼!


    让你代替我领军棍,你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进入议事大厅,赵匡胤发现厅内多了几个人,正是三位宰相!


    “没事吧?”郭荣第一时间关切道。


    郭宗训也连忙跑过来搀扶。


    赵匡胤当即咬了咬牙,靠着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腚上的剧痛,谢绝了郭宗训的搀扶,跪倒在地,恭敬地说道:


    “多谢陛下关心,多谢殿下关心,区区二十军棍而已,末将无碍!”


    郭宗训满脸“敬佩”地说道:“不愧是我大周第一猛将!”


    “受了二十军棍竟然面不改色,佩服、佩服!”


    “以赵指挥使的勇武,只怕一百军棍都不在话下……”


    赵匡胤嘴角抽了抽:


    我真是谢谢你了,太子爷!


    于是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谬赞,末将只是皮糙肉厚了些,怎配称大周第一猛将,张点检、李指挥使、韩副指挥使个个都比末将勇武……”


    这情商,当真杠杠的!


    一瞬间郭宗训竟有些恍惚:


    唉,赵匡胤啊赵匡胤,你若是能安安心心当个大将军多好……


    啊呸!


    他要是能安安心心当个大将军,母猪都会上树!


    ……


    众人落座。


    郭荣当即让众人开始讨论赵匡胤提出的后续两个进攻幽州的方案。


    郭荣从来都不是一个因为失败而轻易放弃的人。


    而历史上的他本就是五代时期集战略、指挥、改革于一身的全能军事统帅。


    不能说他在所有方面完胜赵匡胤,但在统摄全局层面确确实实优于赵匡胤。


    他的勇、严、谋风格,不仅塑造了后周的军事强盛,更深刻影响了北宋的军事体系与统一进程。


    更是以临阵决断、扭转危局著称!


    所以,赵匡胤这次“调虎离山”计策的失败,当然丝毫不会影响郭荣继续攻打幽州的决心。


    郭宗训也正是清楚地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敢让韩通提前攻下涿州,才敢私下推进他的计划!


    因为如果郭荣是个脆弱的、禁不起打击的皇帝,那此次计策失败后,他说不定就直接放弃继续北伐了。


    那郭宗训后续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了……


    前半段郭宗训一言不发,只是安静地听着。


    在众人各自发表完看法后,老爹郭荣当机立断,拒绝采用赵匡胤的那两条计策。


    虽然所有人都认为赵匡胤提出的那第二条计策是目前最合适的计策。


    但郭荣还是拒绝了,并下定决心要分兵阻断大辽援军,做好打持久攻城战的准备。


    老爹的理由很充分:


    既然辽国援军肯定是会来的,而赵匡胤突袭的计策已经失败了,幽州守军也摆明了是要不管不顾、死守幽州。


    且幽州城坚、粮草充足,守军也都是辽国精锐。


    在没有充足的攻城准备下,贸然采取赵匡胤的第二条计策,风险只会更大。


    万一伤亡过大,辽国援军又及时赶来的话,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


    所以还不如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好打持久攻城战的准备。


    当然,即便是这样,几乎所有人也都觉得,除了突袭,其他任何办法想在辽国援军赶到的情况下攻下幽州,都无异于白日做梦!


    但老爹可是五代第一明主,更是被称为五代第一雄主!


    既然决定了,又有谁能改变他的决定呢?


    于是,在他天子之威的主导下,众人又开始仔细研究起了辽国援军的支援路线,以及阻击方案……


    很好!


    这正是郭宗训想要的!


    他之所以之前并没有竭尽全力反对赵匡胤的计策,就是为了让老爹尝到突袭失败的滋味,进而不得不做好长久鏖战的准备。


    只要有了这个心理准备,那自己当初那个被所有人认定为“异想天开”的计策,就能再次亮出来了!


    于是他找准时机站了出来:


    “父皇,孩儿想请教一个问题!”


    众人的目光瞬间都被郭宗训吸引了!


    正所谓小娃静悄悄,必定在作妖!


    再加上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接触,谁都知道,六岁的太子爷郭宗训安静了那么长时间,此时站出来,绝不只是为了请教一个问题。


    于是都无比好奇地看着那父子二人的对话。


    只见郭荣微笑着问道:“说吧,你要问什么问题?”


    郭宗训一副真心请教的模样:“父皇,孩儿想问在攻城战中,一般是进攻那一方伤亡大还是防守的那一方伤亡大?”


    郭荣皱了皱眉:不是,你这臭小子不是神童吗?


    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


    于是耐心解释道:“这个要看具体情况,比如攻城器械是否绝对领先,比如守军是否会出城作战,再比如守军是否短缺粮草等等,但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进攻方的伤亡远远大于防守方!”


    郭宗训点点头:“孩儿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选择伤亡更小的一方呢?”


    郭荣皱了皱眉:“此话何意?”


    郭宗训正色道:“爹爹,您应该知道孩儿为何会让韩通提前攻下涿州吧?”


    郭荣思忖了片刻,狐疑地看向好大儿:“你该不会还想说你之前提出的那个固守涿州,围困幽州,静待幽州有变的计策吧?”


    闻言,其余人也都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轻声议论了起来:


    “不是,太子怎么就如此执着啊?”


    “这计策不摆明是瞎胡闹吗?”


    ……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韩通,因为此时的他正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所有人。


    那眼神似乎在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太子之谋,岂是尔等庸才能领会的!


    嗯,也只有本大将军能领会……


    郭宗训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赵匡胤,这才对老爹郭荣说道:


    “父皇,您或许还觉得孩儿是在异想天开,但实不相瞒,孩儿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了,您没发现孩儿的皇子行营少了一些人吗?”


    郭荣愣了愣,其余人也都愣了愣:


    是啊!


    王著呢?


    降将姚内斌呢?


    还有那杨徽之呢……


    郭荣皱了皱眉:“你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郭宗训信誓旦旦道:“父皇,孩儿干了些什么暂时不能告诉您,事关重大,一旦泄露,孩儿的计划必定会失败!”


    “不过孩儿可以向您保证,只要您相信孩儿这一次,孩儿定当竭尽全力助您拿下幽州!”


    “而且还是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幽州!”


    郭荣沉声道:“你什么都不说清楚,教朕如何相信你?”


    郭宗训皱了皱眉,再次回头扫视了一眼众人,特别是赵匡胤:


    不好意思了,我破坏了你的计划,也不得不防一手你……


    于是对郭荣说道:“爹爹,孩儿请求单独禀报!”


    郭荣愣了愣,见好大儿神情如此坚定,于是看向众人:“你们且都出去吧,等朕叫你们再进来……”


    话音未落,韩通第一个站了起来,恭敬地行完礼后,便满脸得意地走了出去。


    其余人也随即都走了出去。


    待众人都离去,郭荣这才迫不及待地问道:“训儿,你到底要干什么?”


    郭宗训勾了勾胖乎乎的小手指,故作神秘道:“爹爹,低点,孩儿够不着……”


    郭荣无奈,只能躬下身!


    “其实……”


    就在郭宗训在郭荣耳边窃窃私语时。


    营帐外,韩通悄悄来到赵匡胤身后,朝着赵匡胤的腚猛地一拍:


    “怎么样,老赵,屁股还疼不?”


    赵匡胤瞬间疼得龇牙咧嘴,但仍旧强忍着,保持着该有的客气与尊重:


    “无、无碍,多、多谢韩将军关切……”


    韩通一把揽住赵匡胤的肩膀,笑道:“不好意思啊,老赵,真的是太子让我提前攻打涿州的,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些话也都是真的!”


    “唉,咱都是臣子,你应该懂的,我也是没办法不是……”


    赵匡胤客气地推开韩通,道:“韩将军言重了,抱歉,下官肚子有些不适,先行告辞……”


    说罢,也不等韩通回应,便恭敬行了一礼,而后一瘸一拐地走远。


    看着赵匡胤离去的背影,韩通的嘴角都咧到了耳根了:


    真他娘的爽!


    以前哪能看到大红人赵匡胤如此屡屡吃瘪啊!


    嗯,跟着太子爷果然是妙极、妙极啊……


    正想着,背后突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韩将军,你是不是已经知道太子殿下的计划了?”


    “能否告知一二?”


    韩通回过头,果然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于是连忙恭敬了五分,但也只是五分!


    “点检大人,没有殿下允许,下官不便多说,还请点检大人体谅!”


    张永德皱了皱眉,自从上次纳降一事后,他就真正亲身体会到了那位太子爷的厉害。


    而这次,太子爷那么信誓旦旦,韩通离开营帐时又是那么得意。


    这让他认定,太子一定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我明白了,告辞!”


    见张永德如此说,韩通挠了挠头:“这就明白了?”


    “我什么都没说呢……”


    不多时,又有一道熟悉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韩将军……”


    韩通再次回头,竟然是李重进。


    这位爷可不只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更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于是更恭敬了,当然,也只有六分而已!


    比起陛下或者太子,对他们恭敬个五六分已经够了。


    ……


    与此同时。


    营帐内,郭荣凝眉思忖了良久,终于开口道:


    “你的这些部署的确很妙,但你说的幽州之变又是什么呢?”


    郭宗训皱了皱眉,突然跪倒在地,正色道:“不瞒爹爹,这个孩儿还不能确定,只能说尽力而为!”


    “但请爹爹信孩儿这一回,而且爹爹应该能看出来,孩儿的这个办法,绝对比集中全力进攻幽州更好,伤亡也会更小!”


    “就算失败,我们也不至于陷入危险的地步……”


    “如果爹爹不信,孩儿愿立军令状……”


    很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