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7章 立军令状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郭宗训扫视了一眼众人,随即提高音量,解释道:


    “突袭幽州的风险,方才李指挥使、张点检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幽州城坚,我方又是孤军深入,一旦无法快速攻下幽州,必然会陷入苦战,于我方不利!”


    “而就算以极大的代价拿下幽州,若辽国援军赶来,谁敢保证我们一定守得住幽州?”


    顿了顿,郭宗训再次扫视了一眼众人: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奇袭,绝不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奇袭幽州城!”


    “而是要奇袭敌人的粮草,奇袭敌人的军心……”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太明白郭宗训的意思。


    赵匡也不由得勾了勾嘴角:越说越玄乎,你就编吧,看你怎么圆……


    郭荣皱了皱眉,似乎有些不耐烦了,沉声问道:“训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郭宗训挑了挑眉:大声道:“我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在战略上奇袭敌人,在战术上以战养战!”


    说到此,不待众人开口,他便直接走到郭荣身边,伸出手。


    郭荣愣了愣,下意识地将手中的抚尘交给郭宗训。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直接走到竖起的巨大地图前,踮着脚,抻着腰,用抚尘指着地图:


    “各位请看!”


    “固安必须要拿下,但拿下固安后,我们不能立刻攻打幽州,只需做出一副决战幽州的样子出来,然后……”


    说到此,他手中抚尘挪动,不偏不倚指向地图上的“涿”字:


    “然后我们必须突袭涿州!”


    突袭涿州?


    众人都不由地愣了愣,没人注意到赵匡胤的嘴角已然微微抽动!


    只因在他的设想中,拿下固安县城后,第一个目标同样是涿州!


    不由地,他神情复杂地看向郭宗训:


    不会吧,难道太子的想法和我一样?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次真岂不又被太子抢了先……


    郭宗训当然没有注意赵匡胤的反应,而是直勾勾地看向老爹郭荣,继续道:


    “父皇,涿州作为幽州的门户,又是重要的粮道枢纽。”


    “只要能在拿下固安后,立刻攻下涿州,这样我们也可以涿州之粮,养我们攻打幽州之战……”


    听到这里,赵匡胤几乎快要克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想站出来说几句。


    因为他几乎可以完全肯定,太子的计策和他苦思冥想的计策一模一样!


    这小家伙实在太可怕了!


    自己这几天一直在想攻打幽州的办法,好不容易昨晚宴席上受到了太子那句“以战养战”的启发,昨夜又整整想了一宿,才想到了这么好的办法。


    可不曾想,竟还是被太子抢了先!


    果然!


    只要有太子在,无论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总会被太子压一头。


    亏自己刚开始还觉得太子这次会玩丢了!


    唉,自己终究是大意了!


    一念至此,他心中的懊悔愈发强烈,恨不得当场就给自己几个嘴巴子……


    不料,就在他要站出来抢过话头,抢回一点点属于自己的功劳时,大周皇帝郭荣却开口了:


    “攻打涿州?”


    “这倒是可以,毕竟我军粮草有限,只要我们拿下固安,敌军肯定会以为我要继续进攻幽州,涿州的防守力度本就不算强,若能出其不意攻打涿州,抢来军粮,也不错……”


    “不过这样会不会耽搁我们攻打幽州时机?”


    “毕竟辽国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话音未落,赵匡胤似乎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连忙开口道:“陛下,臣愿意领军奇袭涿州,臣有信心在不影响主力大军攻打幽州的情况下,打下涿州,抢来军粮!”


    郭宗训扭头看去,挑了挑眉:


    这家伙急了?


    有意思,都这么迫不及待地站出来抢功……


    等等!


    郭荣突然皱了皱眉,深深看了眼赵匡胤:我知道了,原来你的计策是这样啊……


    正想着,郭荣点点头,饶有兴致地说道:“怎么,看来赵指挥使也支持太子的这个办法?”


    见郭宗训没有再抢着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自己,赵匡胤当即说道:


    “不瞒陛下,这些时日末将一直在想攻打幽州的办法,还是昨夜受到太子殿下的那句‘以战养战’的启发,才想到了这个办法。”


    “不曾想,太子殿下的办法竟然与末将如出一辙,太子不愧神童也,末将苦思冥想多日才想到这个办法,可太子却片刻间就想出来了……”


    谁告诉你本太子是片刻间想出来的?


    本太子可是早就反反复复构思了无数遍!


    你这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郭宗训睁着两只大眼睛,颇有些“惊讶”地故意开口打断道:“哦?”


    “赵指挥使的办法和本宫的如出一辙?”


    “说来听听……”


    郭宗训当然是明知故问!


    但既然赵匡胤都已经这么水灵灵地站出来表现,站出来抢功了,自己怎能不成全他?


    不过该说不说,他刚刚的这段话的确很有水平,既赞美了领导的儿子,又表现了他自己。


    简直堪称模板……


    赵匡胤愣了愣,他似乎有点意外郭宗训并没有阻挠他,反而还主动让出献策之功的机会。


    之前因为犹豫被太子抢了先,现在太子既然主动让出来了,自己当然不能再浪费这次机会。


    于是当仁不让地说道:


    “回陛下,太子,末将以为,正如太子殿下所说,涿州乃幽州门户,又是重要的粮道枢纽,我们若奇袭涿州,幽州守将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若我们能造好势,再故意卖个破绽,说不定幽州守将很有可能会在援军赶来前就主动出击,阻止我们攻打涿州。”


    “而只要他出击,那我们攻打幽州的机会就来了……”


    正说着,郭荣眉头一挑,兴奋道:“你的意思是调虎离山,然后趁机拿下幽州?”


    赵匡胤点点头:“正是如此!”


    闻言,其他诸将也都似乎受到了启发,纷纷附和道:“不错,调虎离山,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


    郭宗训却暗自发笑:


    好一个调虎离山!


    该说不说,赵匡胤的确是个人才,他提出的这个调虎离山也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


    若是放在别的时候,说不定能有奇效,


    只可惜幽州的守将是萧思温!


    历史资料已经证明了,这萧思温就是个军事废物,只要遇到战争,他就必定会退缩防守、等待援军……


    正想着,郭荣又道:“嗯,这看上去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


    说到此,他又看向好大儿郭宗训:“训儿,你也是这么想的?”


    郭宗训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赵匡胤,随即对老爹郭荣说道:


    “爹爹,孩儿不是这么想的!”


    闻言,所有人脸上都不禁再次浮现出震惊的神色,瞪大了眼睛看向郭宗训:


    不是这么想的?


    可你刚刚不是亲口说要攻打涿州吗?


    而且这调虎离山看起来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啊……


    赵匡胤皱了皱眉:难道太子还有更好的办法?


    郭荣也不由地皱了皱眉,疑惑道:“哦?”


    “那你的办法是什么?”


    郭宗训不紧不慢道:


    “回父皇,孩儿并不赞成赵指挥使的调虎离山之计!”


    “依孩儿所见,应当占据涿州,围困幽州,让幽州变成孤城!”


    “而后静待幽州之变,到时再决战幽州……”


    闻言,在场所有人都不由地愣了一下,随即便响起了嘈杂的议论声:


    “占据涿州?”


    “围困幽州?”


    “还要静待幽州之变?”


    “这不是开玩笑吗?”


    “怎么可能……”


    就连腰胆韩瞪眼,此刻都瞪大了眼睛,满脸不解。


    与其他人的反应不同,赵匡胤先是愣了愣,随即竟忍不住微微勾了勾嘴角,眼底闪过一抹得意;


    太子啊太子,原以为你的办法和我的一样,没想到你竟然想出了个这么愚蠢的办法!


    看来自己之前终究是高看你了!


    到底只是个稚子,就算是神童,也不可能样样精通。


    很好,这样的话,今日献策之功,便非我莫属了……


    郭荣皱了皱眉,似乎是有些失望:


    “训儿,你这就有些异想天开了!”


    “奇袭涿州,抢粮草或者调虎离山都可以,但占据涿州,围困幽州,这无异于自寻死路!”


    “你之前也说了,我们是孤军深入,昨夜宴席上诸位也讨论过了敌我优势,想要拿下幽州,就只能靠奇袭!”


    “若真如你说占据涿州,等辽国大军到了,我们还怎么拿下幽州?”


    “就算能拿下,也必定伤亡惨重,搞不好还会满盘皆输!”


    “而且,你还说什么静待幽州之变,再决战幽州,这怎么可能?”


    “大敌当前,幽州内部怎可能有变?”


    郭宗训张了张嘴,本想直接详细说明,但正好瞥见赵匡胤那略带得意的眼神。


    于是直接改口,笃定地说道:“父皇,孩儿没有异想天开!”


    “孩儿私下可以慢慢向父皇说明,但调虎离山一定起不到作用!”


    “如果父皇不信,孩儿敢立军令状……”


    立军令状?


    大厅内瞬间一片哗然。


    太子这是疯了吗?


    提出这么异想天开的建议也就算了,竟然还敢立军令状?


    他哪来的信心啊?


    幽州决战的局势明眼人都知道,想要拿下幽州就只能突袭,绝不能拖!


    否则别说辽国援军了,自己后方的粮草都有可能出问题……


    就连韩通此刻也认为他的小明公有些发挥失常了,一个劲儿朝着郭宗训挤眉弄眼,希望郭宗训能保持理智。


    但还是与其他人的反应不同,赵匡胤听到这句话并没有太过震惊,也并没有太兴奋。


    按理说听到郭宗训敢为这个不靠谱的建议立军令状,他应该高兴才是。


    因为只要郭宗训立了军令状,日后失败了,他太子的地位定然会受到影响。


    可现在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幽州决战!


    如果战斗失败了,就算太子地位受到受到影响又能怎样呢?


    太子毕竟是陛下的亲儿子,难不成还指望陛下废了太子甚至杀了他?


    做梦!


    而且,幽州决战若是失败了,自己也捞不到任何功劳。


    自己现在最想要的不是削弱太子的地位,而是继续立功,更进一步,凭借功劳坐上殿前都点检的位置!


    殊不知,拿下幽州、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他的追求,虽然这个追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往后放一放……


    想到此,他皱了皱眉,深深看了眼郭宗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