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 论功行赏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偌大的宴席大厅内。


    此次北伐随军的所有文臣武将全都早早落位。


    殿前都点检张永德、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侍卫马步军指挥使李重进、新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三大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等等,全都肃然坐立。


    可这明明是场盛大的宴席,案上摆着丰盛的好酒好菜,所有人的神情却都有些复杂,甚至除了韩通,其余人脸上都看不出一点期待。


    随着内班太监的一声通传。


    一身金黄龙袍的郭荣以器宇轩昂、睥睨天下的姿态,大步走了进来。


    而郭宗训却也神情严肃地紧紧跟在他身后。


    这场宴席,似乎除了大周皇帝郭荣,其余绝大多数人都各有心思。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等拜见梁王,梁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离座下跪行礼。


    人群后方,降将姚内斌忍不住悄悄抬眼看向郭荣身边的那些六岁孩童:


    这、这就是能未卜先知、神机妙算的神童梁王?


    大大的眼睛,圆圆的甚是漂亮的小脸,瘦小的身躯……


    怎么看都只是个稚嫩孩童啊!


    我以后真的要效忠这样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娃……


    在他的前方不远,有个人同样正悄悄抬眼看向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娃娃。


    “等着吧,臭小子,让你针对我兄长!”


    “乃公倒要看看,失去陛下庇佑,你还拿什么针对我兄长……”


    “众爱卿请起!”


    郭荣落座,扫视了一眼众人,抬手虚扶。


    那张英气逼人的脸上,充满了兴奋。


    待众人落座,他才又扭头看了眼乖乖坐在自己身边的郭宗训。


    而后再次看向众人,大声道:


    “自朕亲率大军离京,至今不过四十余天耳!


    “然我大周兵锋所至,无往不利!”


    “时至今日,凡得州三、县十七、户一万八千三百六十。”


    “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


    顿了顿,他再次扫视了一眼众人,嘴角勾了勾:


    “各位爱卿,朕想问问尔等!”


    “我大周此次北伐,缘何能有如此战绩?”


    闻言,就像是事先排练过一般,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大声说道:


    “皆因陛下圣明……”


    声音整齐划一,一字不差!


    郭荣仰天大笑两声,道:“非朕之功,实乃诸位爱卿之功也!”


    “诸位爱卿辛苦了……”


    话音未落,所有人都再次整齐划一地大声说道:


    “陛下辛苦了……”


    见状,郭宗训不由地挑了挑眉:


    果然都是训练有素啊!


    这默契,简直了……


    不由得,他脑海里竟浮现出一段画面: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首长更辛苦!”


    “同志们晒黑了!”


    “首长更黑……”


    郭荣再次大笑两声,随即正色道:


    “不论是朕的功劳也好,还是你们的功劳也罢!”


    “朕稍后自会论功行赏!”


    “可今夜朕想说的却并不是谁的功劳大!”


    随着郭荣的话音落下,大厅瞬间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劈啪炸响!


    郭荣端起酒杯站了起来,目光再次扫过众人:


    “来!”


    “今夜这第一杯酒,与朕同敬三州归汉!”


    众人连忙起身端酒。


    郭荣将酒一饮而尽,遂将酒樽顿在案上,用衣袖胡乱擦了一把嘴角,仰头大笑:


    “论功?”


    “此刻功名利禄皆是虚物!”


    “二十三年了!”


    “自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至今整整二十三年了!”


    “燕云百姓裹胡服、忍胡语,夜里摸着故土砖缝哭,盼的不是谁封官加爵,是咱们把契丹人赶出去,把‘汉家地’三个字,重新刻回每一座城墙上!”


    “我郭荣带你们北上,不是为挣军功,是为让稚子再识汉家字,让老叟再祭汉家坟,让燕云十六州,再归中原版图!”


    “今夜酒过三巡,明日便踏向幽州,纵是刀山在前,只要能还故土于汉家,我与诸位,死亦无憾!”


    气势如虹、声如洪钟!


    郭荣的这段话,如响雷般直击每个人的心头,让所有人都愣在原地,竟都忘了开口说话。


    就连郭宗训此刻都有些发呆,怔怔的看向老爹郭荣。


    他看得到,老爹郭荣的眸子里正在燃烧着一团火,于是,这团火,竟也烧进了他的眼中……


    殊不知,郭宗训虽然很担心老爹生病,甚至很想让老爹放弃北伐,先回京都,等除掉最大的威胁赵匡胤后,再图北伐。


    可此时,他突然觉得自己理解了老爹郭荣!


    理解了为何历史上,郭荣即便在生病后,还是要坚持北伐,直到他的身子实在扛不住了,这才不得不放弃!


    这是一种感觉,不是所有人都能懂的感觉……


    可大厅内,却再次陷入了一片寂静。


    郭宗训皱了皱眉,突然起身,大喊道:“收复故土、还我河山……”


    见状,韩通、曹彬等人连忙大喊“收复故土、还我河山……”


    其余人这才像是被从思绪中拉了出来,齐声喊道:“收复故土、还我河山……”


    郭荣皱了皱眉,郭宗训也皱了皱眉!


    父子眼中都不由地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


    人群中,赵匡义却不由地暗自冷笑:


    果然!


    赵普果然没料错,这些人应该都不想继续北伐!


    如此说来,这步棋虽然冒险,但终究是走对了……


    片刻后,郭荣像是没看到众人反应一般,再次落座,沉吟了片刻,又大笑道:


    “各位,朕今夜设此宴,除了向各位表明朕的决心,自然还是要论功行赏的!”


    “此次三州收复,朕以为,首功当是韩通韩将军!”


    “若不是他兵不血刃,连克益津关、瓦桥关,也不会这么顺利地让瀛州、莫州开城投降!”


    “韩通何在?”


    “末将在!”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韩通昂首挺胸,大步而出,双手竟像是故意炫耀一般,扶在自己的腰带上!


    等等!


    那腰带……


    见到这一幕,郭宗训的脸上逐渐浮现出微笑:


    韩通啊韩通,不愧是本王的腰胆!


    他知道,韩通故意在这种场合亮出腰带,这就是在向自己明志……


    对韩通的封赏,其实两天前就拟旨了,但今日乃正式封赏!


    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见到这一幕,人群后方的赵匡义气得手抖开始都抖起来了!


    这些功劳,本该是我家兄长的!


    他极力压制着内心的不甘与愤怒,兀自喝了一口酒:


    这什么酒?


    如此酸,是人喝的吗?


    接下来,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郭荣封赏的第二个人,竟然会是殿前都点检张永德!


    在郭荣的说明下,众人这才得知,张永德竟然在纳降瀛、莫两州时,做了那么多事:


    查抄契丹人,张贴官府文书宣布由朝廷出资兴修水利、巩固城防……


    最妙的是在两州城门处立‘复土碑’,碑上写‘儿皇帝石敬瑭割地之耻,大周显德皇帝故土复之’!


    这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众人看向张永德的目光,竟与以前都有些不一样了:


    我等怎不知张点检竟然还有此等智谋?


    而张永德也很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点变化!


    在领完封赏后,他深深看了一眼郭宗训,眸子里满是感激……


    可没人注意到,人群中的赵匡义只觉得酒水更酸了!


    他咬牙切齿地偷偷瞥了眼郭宗训,又不甘地看向他那个始终面无表情的兄长赵匡胤。


    脑海中再次浮现出当日郭宗训与他兄长抢纳降一事的画面……


    若不是郭宗训,这些功劳原本全都是兄长的!


    全都是!


    可更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


    在封赏完所有武将文臣,包括曹彬与三位宰相后,郭荣突然大声道:


    “郭宗训何在!”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看向郭荣身旁的梁王郭宗训!


    只见郭宗训先是愣了几秒,随后离开郭荣身边,来到他面前跪下。


    “孩儿在!”


    说实在的,他也有点懵!


    老爹明明都知道自己是故意想扶持韩通、曹彬等心腹,封赏完他们就行了呗!


    怎么还有自己的事?


    殊不知,除了极少的一部分人外,在场的绝大多数人此刻都有些不解:


    什么情况?


    难道还要封赏梁王?


    这梁王虽然是神童,但此次北伐他又未曾立功,顶多就是当初他把曹彬的建议告诉了陛下。


    这种论功行赏的场合,陛下不至于如此徇私吧?


    韩通、曹彬还有三位宰相虽然都知道梁王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功劳有多大,但他们都想不通,郭宗训这都已经是梁王了,陛下还要如何封赏?


    就连赵匡胤也皱了皱眉,眼里闪过一丝不解。


    赵匡义就更别提了,眼里没有不解,只有不甘、不忿、不爽……


    此时,只见郭荣扫视了一眼众人,随即大声说道:


    “朕提兵北上,三州复归,今宴庆功,更有国本大事告诸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