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章 三管齐下

作者:没心态的大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再说一遍?”


    “真的是大周皇帝郭荣亲自在城外叫门?”


    王洪面色铁青,甚至都无力生气了。


    可越是如此,手下人越是惊恐:“回、回大人,真、真的是大周皇帝郭荣……”


    不待其说完,王洪竟直接向外冲去……


    大周军队快到乾宁军了,他才收到消息。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周这次北伐定然是早有准备。


    以宁州城现在的兵力,想抵抗周军简直做梦,除非能尽快让南京留守萧思温派来援兵。


    可问题是,大周皇帝郭荣竟然会突然出现在宁州城外!


    这又说明什么?


    一国之君亲叩城门,若不是有万全准备,若不是有必胜的决心,他怎么可能亲上战场?


    可问题是,大周皇帝怎么会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宁州城外呢?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很快,在一众手下的跟随下,他来到了城门上:果然,乌泱泱的大军正蓄势待发。


    而当他定睛看去,目光很快便锁在为首的那名骑着高头大马,身披赭黄战袍,一身明光铠甲的中年男子身上。


    且不说他身边立有大周郭字军旗,就是那睥睨天下的气势,不是大周皇帝郭荣,又能是谁?


    此刻,他的心彻底死了!


    “刺史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要去请援军吗?”


    手下人紧张地问道。


    王洪回头扫视了一眼众人,他知道,这些人已然都被吓破了胆。


    “还请得到援军吗?”


    “各处城门肯定已经都被包围,出去一个死一个,怎么请援军?”


    王洪的声音冰冷到了极点。


    此刻,他脑海中突然浮现了一个想法:


    不如弃暗投明……


    虽然忠臣不事二主,可想我王洪本就是汉人,迫于契丹淫威才不得不任宁州刺史。


    且宁州子民本就是汉人,常年遭受契丹人的压迫、早已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而且如今的那位辽国皇帝又是个实实在在的昏君!


    不仅生性暴虐,滥刑滥杀,甚至仅凭女巫肖古的建议,就以人胆入药,为此杀掉了无数童男子。


    而且他还经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长时期不理朝政,甚至民间都称他为“睡王”。


    此人还酷爱打猎,为了打猎甚至数月不视朝政!


    这样的一个昏君,凭什么让我给他卖命?


    再看看人家大周皇帝郭荣!


    对外南征北战,对内积极改革,短短几年,就能将大周的国力提升到这个地步,如今甚至敢率军北伐!


    什么是昏君,什么是明君,简直一目了然……


    入你娘的“忠臣不事二主”!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乃公降便降了!


    “开城投降吧……”


    王洪终于开口了。


    “什么?刺史大人,您、您……”手下们惊得目瞪口呆。


    王洪终于克制不住内心的情绪,暴喝道:


    “没听清楚吗?”


    “乃让你们开城投降?”


    “怎么,身为汉人,你们都想为契丹人赴死吗……”


    不久后。


    城门大开,宁州刺史王洪竟率领宁州一众文武官员皆免冠去袍,手捧各种名册,亲自在城门口迎接郭荣入城!


    这一幕让大周所有的将士都惊喜不已!


    不用流血,不用死人,就这么轻轻松松跑过来,就赢了!


    他们又怎能不惊喜?


    入城的路上。


    郭荣的心情好到了极点!


    北伐首战便能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宁州,怎能不高兴?


    但没人知道,更让他高兴的是:这一切竟然真的被好大儿料中了!


    奇袭之下,宁州刺史王洪竟真的主动投降!


    训儿啊训儿,你当真妖孽耳!


    不仅精通政务,甚至连军事方面也如此有才华!


    此战,梁王当为首功……


    而与此同时,韩通此刻也振奋不已:


    万万没想到,宁州竟然真的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


    想想之前在沧州军议时,梁王说出那句“只要大军能奇袭至宁州城下,王洪定然会惧我大周之威,甚至有可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让其开城投降!”


    当时全场轰然,没有一个人相信宁州会那么轻松地拿下,甚至连他当时也觉得不可能!


    可现在,这一切竟然都实现了!


    现在看来,军议时的那些建议、那番言论,绝不是曹彬说的,一定就是梁王自己说的。


    如此说来,梁王真乃神童也……


    一念至此,他又突然想到了郭宗训单独约见他时说的那些话:


    互为腰胆?


    难道梁王说的都是真的……


    大军入城,自然又是一番忙碌,收编纳降对于于常年征战的郭荣等人来说自然是轻车熟路。


    下午时,赵匡胤总算是忙得差不多了,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地方。


    而赵普与赵匡义二人早已等候在此,只是二人神色都有些沮丧。


    赵匡义毕竟年轻,忍不住叹息道:“首战宁州意义重大,只可惜兄长根本没有立功的机会……”


    “唉,不曾想真让那曹彬说中了……”


    正说着,赵大突然打断道:“非曹彬所言,实乃梁王借曹彬之名献策!”


    赵匡义猛地一怔,瞬间瞪大了眼睛:“梁王?”


    “这、这怎么可能?”


    “就算他是神童,可他从未上过战场,怎可能对军事也……”


    赵大再次打断道:“的确是他所为,陛下说漏嘴了!”


    赵匡义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此时,赵普捋了捋胡须,道:“如果真是如此,梁王肯定是在扶植曹彬,而陛下也乐见其成!”


    “此非好事啊……”


    赵匡义思索了片刻,气愤道:“还指望兄长能在首战中再立功劳,日后也好更进一步,可恶,竟然被梁王抢了功劳,甚至还安在那曹彬的头上……”


    此时赵普突然说道:“明公,看来我们还是得小心梁王!”


    赵大皱了皱眉,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赵匡义也愣了愣:“这是为何?”


    “兄长之前不是说梁王对他态度有所改变吗?”


    “甚至还说要拜他为师……”


    赵大那张国字脸上依旧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是眉头微微皱了皱。


    赵普叹息道:“怕就怕梁王并非是真的对明公转变态度了!”


    “否则他大可以直接和陛下提建议,根本没必要刻意扶植曹彬!”


    “而且别忘了,虽然梁王对明公的态度有所改变,可曹彬却仍旧对明公避而远之。”


    “这才是关键!”


    闻言,赵匡义气的大骂了起来:“可恶,庶子安敢戏弄我兄长?”


    “还、还从兄长那骗走了拳谱!”


    “简直可恶至极……”


    正说着,赵匡胤突然大喝道:“闭嘴!”


    “你是忘了为兄说过的话吗?”


    “竟还敢对梁王不敬!”


    “自领家法!”


    赵匡义闻言,委屈地说道:“我只是替兄长不甘啊,此次攻打宁州,兄长本可以再建功劳,可现在摆明了首功会是那曹彬的……”


    赵大又一次喝断道:“掌嘴!”


    啪啪啪……


    在赵大如虎般凌厉目光的注视下,赵匡义一巴掌一巴掌地扇着自己的脸。


    赵普见状,连忙打圆场:“明公不必如此动怒,衙内也是替明公担忧。”


    说到此,赵普叹了口气,神色愈发凝重:


    “明公,我们日后只怕要更加小心了……”


    闻言,赵大于赵匡义同时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此话怎讲?”


    赵匡义问道,巴掌声也停了下来。


    按家法,长兄为父,赵大不说停,他是不能停的,脸扇肿了都不能停!


    但此时,赵大也并没有心思管他。


    赵普缓缓道:“如果我的分析没错的话,你们有没有想过,梁王为何会表现出对明公的态度转变?”


    赵匡义道:“他肯定是装的!”


    赵普点点头:“没错,就是装的!”


    “可他为什么要装呢?”


    张匡义张了张嘴,算了,我想不出来,还是赵书记分析吧!


    赵普幽幽道:“他之所以装,肯定是受到了什么阻力,不然完全可以继续明着针对明公!”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梁王或许已经和陛下私下说过什么了!”


    闻言,赵匡义神情瞬间凝重了起来,连一向面无表情的赵大,此刻都脸上都有些阴沉了。


    赵普继续说道:“但就像我们之前分析的,梁王可能拿不出实际证据,所以并没有影响陛下对明公的信任,而且此时又是北伐的关键时期……”


    “所以,梁王很有可能是被陛下训斥了一顿,故而不得不暂时改变态度,特别是在陛下面前。”


    赵匡义疑惑道:“这说明陛下仍旧很信任兄长,好事啊!”


    赵普摇了摇头:“但也说明梁王还是会继续针对明公!”


    “别忘了,梁王已经开始扶持曹彬了!”


    “若日后他的心腹逐渐成长起来,而梁王依旧对明公充满敌意,那谁敢保证陛下还会像现在这般对明公如此信任?”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牢固的信任,总会被有心之人找到缝隙……”


    此时,赵大终于开口道:“依书记所言,我们该怎么办?”


    赵普思忖良久,这才说道:“三管齐下!”


    “首先继续严防死守,明公结义一事,决不能让人发现!”


    “其次,再立功劳,巩固陛下对明公的信任!”


    “最后,还得知己知彼,想办法随时了解梁王的一举一动!”


    说到此,赵普又顿了顿,深深看了眼赵大,继续道:


    “我知道明公不愿做这样的事,但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


    “梁王确乃神童也,也正因如此,我们也很难确定之前的分析是不是正确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