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成为大唐太子!

作者:妖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兴庆殿。


    富丽堂皇依旧是这里的代名词,不过失去权力加持的殿宇稍显冷清。


    李凡一走入便能闻到刺鼻的药材味。


    “殿下,丰王到了。”高力士轻声提醒。


    “拜见陛下。”李凡简单行了一礼,场面还是要做的。


    只见龙榻上的李隆基在搀扶下缓缓起身,其满头白发,更加衰老,身上早已经没有帝王的压迫感,有的只是垂暮之年的萧瑟。


    他已经七十多岁了,这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算是高龄,特别是古代,这寿命堪称离谱。


    “二十九郎来了。”


    “进来吧,咳咳咳!”


    “是。”李凡对他谈不上憎恨,也谈不上尊敬,穿过帘子,来到寝宫深处。


    高力士搬来一张椅子让他坐下。


    “咳咳咳……”李隆基一直在咳嗽,身体就像是风前烛,雨下灯一般。


    他看向年轻英武的李凡,仿佛看见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一般,心中不免落寞,懊悔。


    “二十九郎,你恨朕曾逼你么?”


    李凡愣了一下,怎么突然说这个?而后他摇头,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豁达,毕竟李隆基已经被架空:“已经过去了。”


    李隆基闻言点点头,突然紧紧看来。


    “朕问你,如果你当了皇帝,你会善待你的兄弟吗?”


    此话一出,寝宫只剩滴水声。


    李凡诧异,对皇位痴迷的李隆基居然主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而且看一旁高力士和陈玄礼的反应,似乎二人并不惊讶。


    “陛下,难不成想为李亨求情?”


    李隆基摇头:“外面的事朕都听说了,就算你不说,朕也会废了他。”


    李凡点点头:“若不违国法,臣会善待皇室宗亲。”


    李隆基得到承诺,再次点头。


    而后招了招手,只见高力士迅速拿出一份提前写好的圣旨。


    “你文韬武略,救国有功,替朕保下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保住了大唐最后的一丝体面,今天朕便正式册封你为大唐的太子吧。”


    “希望你能让大唐重新回到那个盛世!”李凡诧异。


    “陛下,为何突然这么做?”


    李隆基缓缓起身,佝偻着背,望着宫殿顶部的光线。


    自嘲般道:“朕老了,这眼睛是越来越看不清了,许多事也是忘了再想起,想起又忘了。”


    “朕怕忽然那一天大限来临,大唐无主,陷入纷争与内乱之中。”


    “所以提前拟好诏书,封你为太子。”


    “你是有能力的,就当……”


    他停顿了一下,背影无限萧瑟:“就当是朕为大唐赎罪吧。”


    李凡沉默,感觉到了他的悔恨,以及潜藏的那一丝不甘。


    他不由暗自感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超神开局,超鬼落幕,史书是骂定了。


    高力士见他不说话,走出道:“殿下,陛下隆恩与信任,还请殿下接受吧。”


    “只有这样,您才能更快的平复叛乱,重振大唐。”


    “对,册立正统,也好断了灵武那帮人的念想,请殿下为大唐子民,考虑,入主东宫。”陈玄礼也走出,此刻眼神带着恳求。


    这并非是传位,只是封了太子,倒还用不着“三辞三让”。


    李凡没有拒绝,整理蟒袍,双手接过。


    “儿臣丰王李凡,多谢圣人隆恩!”


    随着他这一声回应落下,交替出时代更迭的回响,李凡在这一刻正式成为大唐的正统太子!


    历史的走向已经完全改变,但历史又总是惊人的相似,想当年的太宗也是如此被封的。


    随后,编钟敲响,大量太监端着提前准备好的服饰,步入寝宫。


    高力士为李凡加上衮冕,上衣为黑,五章图案,下裳为红,刺绣四种纹,腰间束大带,脚踩赤鸟靴。


    当换上太子礼服之时,李凡整个人的气场更加强大,仿佛就是一尊君临天下的年轻帝王一般!


    高力士,陈玄礼皆是看呆,这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苍老的李隆基看着李凡,浑浊的眸子不由失神,复杂,甚至是羡慕。


    他这么做是对于李凡的妥协,亦是良心发现后的,最后能做的一点事。


    大唐破碎到如今,他有心无力,根本改变不了,只能寄希望于李凡。“……”


    当册封太子的消息传出,瞬间震惊整个长安,以飓风般的速度蔓延,到处都在奔走相告,敲锣打鼓。


    “丰王殿下被册立为太子了!”


    “丰王殿下是太子了!”


    无论朝野,皆是欢呼鼓舞!


    太子虽然不是皇帝,但这代表着继承的合法性,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其包含的意义巨大,李凡堪称是众望所归,没有人会不服。


    虽然大唐已经破碎,内忧外患,重重交织,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一般,但李凡被册立为太子,还是犹如一道曙光,给予了他们无限的希望!


    神武府震动,文武百官皆来道贺。


    但李凡婉拒了任何大操大办,一是出发中渭桥在即,二是多事之秋,他也无意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太子不太子的,他并不在意,只是这确实对国家有利,可以让李亨很难受。


    随着太子之位的确立,李凡也下旨,封萧丽质为太子妃,其余夫人皆一视同仁,封为“良娣”。


    大臣们也是受到加官进爵,绢布钱器的封赏。


    “太好了,太好了!”


    “太子之位确定,国家可稳,神武府可稳啊!”刘央面红耳赤,胡须乱颤,激动至极,自古从龙之功最大啊!


    安思顺,韦见素等并不算最开始追随李凡的大臣,也是感到高兴,这才是大唐的未来,他们的未来!


    只要不自己找死,就算没有参与宣武门,也能有一席之地。


    薛飞,常远,柴阳等参与过宣武门的人,自然不用说,他们比其他大臣还要激进。


    “怎么是太子,还不如直接禅让呢。”


    “就是,咱们殿下也不需要兴庆殿来封啊。”


    “我看殿下还不如封陛下一个太上皇。”几人嘟囔。


    “嘘!”


    “你们懂什么!必须要陛下封,否则史官会写篡位,天下士庶也不会服,藩镇节度使也将有话可说,这会直接影响到殿下以后的执政生涯!”


    “这么严重?”


    “当然,有过之而不及!”


    “而且不要乱说,殿下今后迟早是要承继大统的,不能留人口舌,此刻称帝,后患无穷,亦非最佳时机!”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