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徐青规划着自己的“后院改造工程”时,食堂的大妈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开饭咯——!小徐老板,过来吃饭!”
大妈个个都嗓门洪亮,穿透力极强。
然而,没有一个钓鱼佬挪动屁股。
他们的眼睛,要么牢牢地盯着自己的鱼漂,要么就跟长在了入口处那块巨大的电子排行榜上一样。
“操!又他妈掉了一名!刚才还是三百八十斤排第五,现在直接第六了!”
“榜一那个510斤的怪物就不说了,他妈的,现在连前十都得四百斤起步了?这还让人怎么玩!”
“别吵吵!老子的竿子有动静了!”
被那块不断跳动的数字刺激得肾上腺素飙升的钓鱼佬们,此刻哪里还有心思吃饭?
饭碗哪有鱼竿香!
然而,钓鱼佬不吃,不代表别人不饿。
那些纯粹被热搜和“巨物巡游车队”吸引来看热闹的游客,一听到“开饭”两个字,眼睛瞬间就亮了。
“走走走,吃饭去!看了一下午钓鱼,肚子都看饿了!”
“听说这儿的农家菜是一绝,尤其是那个铁锅炖大鱼,闻着味儿就受不了!”
“快点快点,去晚了怕是连位置都没有了!”
人群“呼啦”一下,从水库边涌向后院的临时大排档。
即便徐青早有预料,又临时高薪请了好几个镇上的厨师和帮工,那几十张桌子前还是瞬间排起了长龙,场面比任何一家网红餐厅都要火爆,水泄不通。
“乖乖,这哪是水库啊,这他妈是印钞机吧!”
一个排队的游客踮着脚,看着远处水面上星星点点的浮漂和时不时爆发出的惊呼,满脸感慨。
“以前谁跟我说花钱看别人钓鱼,我肯定骂他神经病。现在?现在我觉得就算要花钱卖门票,这钱也花得太值了!比看电影刺激多了!”
“可不是嘛!就刚才那个无人机吊大鱼,比好莱坞大片都震撼!我发朋友圈,点赞都爆了!”
另一边,始作俑者林周,此刻正一脸虔诚地操控着他的“鹰眼”无人机,悬停在水面上空。
自从亲手将那条510斤的巨青从水中“拽”出来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征服感和成就感彻底将他淹没。
他突然有点理解他那个沉迷钓鱼无法自拔的舅舅了。
原来,将一个潜藏在未知深渊中的巨物,凭自己的手段拉出水面,这种感觉,比在生意场上签下几千万的合同还要上头!
什么市中心大平层?
那只是颜思瑜刺激他的手段。
现在,他是真的爱上了这项运动!
“再来!”林周低吼一声,再次操控无人机,将挂满钩子的钢丝沉入水中。
然而,这一次,好运没有再眷顾他。
他尝试了几次,要么是巨物咬钩的瞬间力道太大,无人机差点失控;要么就是在拉升的过程中,锋利的鱼钩直接撕裂了鱼嘴,导致脱钩。水面上空留下几道血丝,巨物却早已没了踪影。
“妈的!”林周烦躁地骂了一句,但很快又冷静下来。
他意识到,即便是用这种近乎作弊的方式,钓鱼,依旧需要耐心和技巧。
林周开始放慢节奏,不再急于求成。
整个下午,云兰水库电子排行榜上的名字和数字的刷新,都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卧槽!四百二十斤!第九名!”
“肖大师又发力了!一条三百九十八斤的草鱼,挤进前十!”
“快看!排行榜变了!第一名还是林周,但第二三四名没了!”
与此同时,钓鱼佬的圈子里,也悄然出现了泾渭分明的两个派系。
“哼,用无人机算什么本事?不过是仗着有几个臭钱罢了!丢我们钓鱼人的脸!”
一个手持长竿的老钓手,看着林周的方向,满脸不屑。
“就是!真正的钓鱼,是人与鱼的斗智斗勇,是手感,是技术!科技与狠活,滚出钓鱼圈!”
这群“传统手竿派”的钓鱼佬,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联盟,他们将这次钓鱼看作是一场尊严之战,誓要用最纯粹的方式,将林周那个“科技流”的代表拉下神坛。
于是,从下午开始,这里不再仅仅是巨物榜的争夺,更演变成了传统与科技、技术与财力两个派系的试炼场。
徐青对这些纷争毫不在意。
他扒拉完两大碗饭,抹了抹嘴,又回到了后院。
“哗啦啦——”
山泉水终于灌满了那个巨大的观赏鱼缸。
徐青满意地点点头,转身开始了他的“拉鱼”大业。
他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穿着考究、气质不凡的青年,带着几个手下,一直在岸边游走。
他们不像是在钓鱼,也不像是在看热闹。
只要哪个钓位传出“上鱼了”的惊呼,青年就会立刻带人凑过去,低声攀谈几句。
很快,一笔交易就达成了。
钓到鱼的钓友喜滋滋地收下一沓现金,而那条刚出水还在活蹦乱跳的巨物,则被青年的手下小心翼翼地抬走。
两个小时后,徐青的观赏鱼缸前,已经围满了人。
“我的天……这……这都是活的?”
“快看那条大草鱼,鳞片都跟碗口一样大!这得有三百斤吧?”
“还有那条青鱼!太霸气了!养在这么大的缸里,简直就是水下君王!”
十几条体型超过两百斤的巨物,在巨大的玻璃缸里缓缓游弋,那种视觉冲击力,比躺在地上称重时更加震撼。
这里瞬间成了水库的第二打卡点。
傍晚,夕阳将金色的余晖洒满水面。
林周那边终于再次传来成功的欢呼,一条三百多斤的巨物被他用无人机拖上了岸。
然而,当他兴冲冲地看向排行榜时,却傻眼了。
他这条鱼,甚至没能挤进前十。
原本被他霸占的第二、三、四名,早已被新的名字和数字所取代。
他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第一、第五和第七名。
榜单上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夜幕降临,到了水库规定的离场时间。
停车场上,一幕奇景再次上演。
几乎每辆准备离开的私家车顶上,都用结实的绳索捆着一条令人心惊胆战的巨物。
一支由七八辆豪车组成的“巨物巡游车队”尤为显眼,为首的,正是那个在岸边四处收鱼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