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84:天下之路,皆在脚下

作者:南朝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前途,就是摆在人面前的路。


    或康庄大道、或羊肠小径、而或亡命不归路……


    好走的,难走的,甚至无路可走。


    自从学剑练气之后,陈晋脾性一扫原先的沉郁迂腐,而变得决然起来。


    对他来说,没有路走,那就杀出一条血路。


    刚考完乡试,踏出考场,他已然考虑后面的路该怎么走了,主要两个方向,分为中举和落榜两种情形。


    若能考中,前面的路无疑要顺畅得多;


    但也要想到最坏的打算。


    归根到底,自己本身的实力方为根本。


    只要实力足够,天下之路,皆在脚下。


    故而吃过晚饭,陈晋很快就拿出了重剑,在庭院练剑。


    石奇峰看到,佩服不已。


    作为一路来的见证人,其最有发言权:最开始时,重剑刚出炉,陈晋拿在手里,显得颇为笨拙,挥舞不了几下;


    渐渐地就能上手了,挥洒自如;


    再到如今的举重若轻,剑光挥斥,剑锋逼人。


    如此剑法境界,放到江湖上,已经称得上一流高手。


    转念一想,公子乃是修仙的,神通手段变化莫测,根本不能用江湖武夫的标准来衡量。


    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自己可没资格来进行点评。


    第二天,陈晋去拜访陈寿年。


    对于他的到来,陈寿年很是高兴,立刻吩咐管家设宴,又让陈和生,郭瑷来作陪。


    宴席过后,说道:“陈晋,你陪我到祖地走走。”


    “好。”


    陈晋自不会推却,他早有游览祖地的想法,正好趁此机会。


    此番出行,不坐轿子,不坐马车,而是骑马。


    陈寿年等人马术精湛,不在话下;而陈晋在前往州城的路上,也曾骑过几回,不算生手。


    郭瑷特地换上一身男装,腰间佩剑,颇有几分英姿飒爽。


    陈和生则借机肚子疼,自顾跑掉了。他虽然年纪老大不小,而且早已成家立室,但对于父亲依然十分敬畏,在陈寿年面前抬不起头,何必找不自在?


    反正心里也明白,今天没自己的事。


    此行还有数名随从护卫之类,从家门出发,沿着青玉湖岸堤而行。


    岸边垂柳依依,湖面波纹荡漾,有人正泛舟其上;眺望过去,湖中还有数个小岛,风景甚美。


    真是个好地方。


    陈寿年骑在马上,手执马鞭,不停地给陈晋介绍各处景致,仿佛一个导游。


    由此至终,绝口不问陈晋考得如何,以及未来作何打算。


    看起来,就是一次闲游散心。


    陈晋认真倾听,神态沉静。


    游过青玉湖,转向浮云山,纷纷下马,把马匹安置在山麓下,由护院随从看守,陈寿年则带着陈晋和郭瑷两人拾阶而上,开始登山。


    陈寿年老当益壮,健步如飞;郭瑷亦非弱女子,两条大长腿迈开来,有一种如履平地的感觉。


    相比之下,陈晋一步一个台阶,倒是落在了后面。


    郭瑷见状,心思玲珑,下意识放慢脚步,与他并肩而行。


    这一幕落入陈寿年眼里,顿感老怀甚慰,微笑起来。


    浮云山乃名胜之地,但山峰并不算高,山顶上开辟出来,建起亭台楼阁,开起了茶馆酒肆,以供游人歇息和饮食。


    放眼观望,甚至能见到有道观,以及寺庙的存在,而且香火颇为旺盛的样子。


    对此陈寿年有些不满地道:“连山上都弄成了街市,如今世道,想要找个清静的地方,真是越来越难。哎,做来做去,最后都做成了生意。但讽刺的是,咱们今天上山来,想要喝一杯茶水,真得要靠他们这些生意才行。”


    说到这,自嘲一笑:“果然是人老了,满腹牢骚,越来越讨人嫌。”


    郭瑷脆生生地说道:“我可不嫌外公。”


    三人找个风景宜人的亭驿坐下,然后要了茶水点心,一边品茶,一边闲聊。


    陈寿年问:“陈晋,你觉得祖地如何?”


    陈晋回答:“山清水秀,灵气养人。”


    “那你是否愿意迁徙回来?”


    “求之不得。”


    陈晋没有半点矫情:“不过此事我说了不算,得看放榜结果如何。”


    陈寿年看着他:“你应该知道,认祖归宗不止科举功名一条路,武道和修法亦可。当然,相比之下,自是科举功名最有希望实现,也是最好走的。”


    不管是练武,还是修行,都十分讲究根骨资质,而且对于资源的需求极大,还得有机缘际遇加持,才有可能小有成就。


    陈寿年接着道:“陈氏六房嫡系,房中子弟各有发展,有读书的,有练武的,有修行的,而天资卓越者,文武双全。唯独我这一房,子孙不争气,文不成武不就,青黄不接。所以我选中了你。”


    陈晋拱手道:“多谢六大爷垂青。”


    陈寿年笑了笑:“我知道你练过武,也会练气,并无意刺探你的秘密。就是想说,万一考试不成,还有其他的法子,不用一棵树上吊死。”


    乡试考完,再无意头上的忌讳,可以敞开来说。


    倒不是不相信陈晋能考上,而是乡试录取的难度摆在这,上万考子,最后中举者就那么一两百人,堪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谁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别人挤掉下桥去?


    因此要提前做好两手准备。


    关键的是,在陈晋身上,陈寿年已然倾注了莫大心血,绝不愿意看到他有甚闪失。


    万一真没考上,便可能在遭受重大的挫折打击之下,会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地离开祖地,离开州城,返回茂县。


    到了那时,凶吉难料。


    陈晋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六大爷,其实我只是会点剑法,对于武道,对于修行,俱是自己摸索,恐怕都没有入门呢。”


    陈寿年忍不住问:“那你师父呢?是哪一家那一派的?”


    陈晋沉吟道:“我没有师父。”


    总不能说魁星神君是自己师父,而且此事乃是他最大的秘密,绝不想暴露出来。


    陈寿年一怔:“没有师父?”


    陈晋点点头:“我是在因缘巧合之下,获得一本剑谱法门,然后就练了起来。”


    陈寿年面露古怪之色:“别跟我说你是掉下山崖,在某处山洞遇到的奇遇。”


    陈晋呵呵一笑:“那倒没有,而是在一处荒山野庙之中偶得。”


    对于这个说法,陈寿年倒是有些相信了,机缘际遇,确实存在,就看个人缘法,千奇百怪,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


    但如此一来,后面的事情可就不好包装安排了。


    谨以此标题献给自己,以及感到迷茫的人!


    


    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