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市场调研

作者:似雪忆流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决定用征地补偿开一家公司。”


    顾野的脸上一瞬间闪过疑惑的神情,但很快就被他所掩盖。


    他站在那里,高大的身影在小小的房间里投下一片阴影。


    “你自己的公司?”


    林婉清皱眉:“顾野,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你可以离开了”


    顾野想了想走到林奇身边,摸了摸他的头。


    “爸爸先走了,你要听妈妈的话。”


    说完,他便转身,头也不回地朝门口走去。


    背影在狭窄的楼道里,显得有些落寞。


    门被轻轻带上,发出“咔哒”一声。


    那声音仿佛一个开关。


    孙明明所有的伪装瞬间消失,她冲着林婉清就嚷了起来。


    “林婉清!你这是什么态度!”


    她的声音尖锐,带着指责。


    “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们,你这是干什么?把人往外赶?”


    “他毕竟是小奇的爸爸,你把关系弄这么僵,万一他以后不给抚养费了怎么办?”


    林婉清冷静地看着情绪激动的母亲。


    “妈,抚养费是他的法定义务,和他来不来看我们没有关系。”


    “而且,我不需要他的‘好意’。”


    她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跟他的事情已经结束了,我要开始我自己的新生活。”


    “我不希望他的出现,打乱我的计划和节奏。”


    孙明明被女儿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


    最后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自己生着闷气。


    “啥也不懂,你要找下家,也得先吊着这个,哪有那边八字没一撇,这边断干净的?”


    林婉清知道孙明明的秉性,没有和她争辩。


    夜深了。


    林婉清坐在床边,看着窗外远处零星的灯火。


    城市的夜,安静又深邃。


    她知道顾野的来意,他或许是出于关心,或许是想用他的方式来挽回些什么。


    但她心里清楚,他们之间早已隔着前世的鸿沟。


    顾野离开后,房间里那股紧绷的气氛并没有立刻消散。


    孙明明坐在小板凳上,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林婉清没有理会。


    她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也没有精力再去纠缠于过去。


    辞职后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清闲。


    除了每天雷打不动地骑着摩托车,去中关村的新房监工,


    她把所有剩余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即将开启的新事业里。


    她的挎包里,多了崭新的硬皮笔记本,还有一支笔帽有些发白的英雄牌钢笔。


    林婉清开始了她一个人的市场调研。


    她的第一站,是王府井。


    八十年代的王府井百货大楼,是首都的门面,也是无数人心中的购物圣地。


    林婉清推着摩托车停在远处,锁好,才随着人流走了进去。


    人们的脚步声、交谈声都被天花板吸收,嗡嗡作响。


    林婉清径直走上二楼的日化用品区。


    这里的柜台擦得锃亮,一排排玻璃货柜在灯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


    穿着蓝色制服、梳着利落短发的女售货员,


    脸上带着国营商店的矜持与骄傲,她们的手腕上大多戴着一块上海牌手表。


    林婉清没有立刻上前。


    她只是作为普通的顾客,站在不远处,安静地观察着。


    柜台里摆放的化妆品品牌并不多。


    最显眼的位置,是“友谊”和“百雀羚”的铁盒雪花膏,


    经典的黄蓝配色,是这个时代女性梳妆台上的常客。


    旁边是“雅霜”,白色的瓷瓶,透着一股老上海的精致。


    再往里,就是一些地方品牌,比如天津的“宫灯”杏仁蜜,上海的“美人”牌珍珠霜。


    它们的价格大多在几毛钱到两三块钱之间,是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消费得起的极限。


    林婉清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最里面的独立小柜台上。


    那里用一块红色的绒布垫着,摆着几个包装明显更精美的瓶瓶罐罐。


    那是来自日本的“资生堂”。


    简单的白色瓶身,配上黑色的字体,设计上透着极简的现代感。


    烫着卷发的时髦女性正站在柜台前,


    售货员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小小的试用装瓶盖,让她闻了闻。


    “这个是刚到的润肤露,吸收特别快,一点都不油。”


    售货员的声音里带着优越感。


    “多少钱?”


    “二十八块。”


    那个时髦女性的眉毛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从钱包里数出了两张大团结和一些零钱。


    林婉清的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数字。


    二十八块。


    对于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块的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是天价。


    但,依然有人买。


    这说明,高端市场的需求已经存在,只是被压抑着。


    她走到另一个柜台前,这里主打的是叫“露美”的国产品牌。


    包装试图模仿国外的风格,但塑料瓶身的质感和略显粗糙的印刷,还是暴露了它的本质。


    “同志,这个面霜怎么样?”


    林婉清指着一瓶标价四块五的“露美”人参霜,轻声问道。


    售货员抬了抬眼皮,打量了她一下。


    林婉清今天穿得简单干净,米色的外套,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看起来不像是有钱人,但气质干净温和。


    “国货精品,含人参精华,滋养皮肤。”


    售货员的介绍像是在背书,没什么感情。


    林婉清拿过来看了看,瓶身上没有详细的成分表,只有“人参提取液”几个大字。


    她拧开盖子闻了闻,一股浓郁的人参香精味道冲进鼻腔。


    她又留意到,柜台前停留的顾客,大多是中年女性,她们在选购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


    “这个能去皱纹吗?”


    “我皮肤干,用哪个好?”


    “有没有能让皮肤白一点的?”


    她们的需求已经开始细化,不再满足于一瓶雪花膏解决所有问题。


    她们渴望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林婉清拿出她的小本子,在角落里,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速记符号,飞快地记录着。


    产品:百雀羚、雅霜、露美、资生堂。


    价格区间:0.5元 - 28元。


    主流需求:滋润、防干裂。


    潜在需求:抗皱、美白、祛斑。


    市场空白:功能性护肤品,天然成分概念。


    她一整个下午,就这样流连在王府井和西单的各大百货商店。


    她甚至还去了友谊商店,那里需要外汇券,


    她没有,但她可以站在门口,观察那些走出来的、手里提着进口货的女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