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 再次召开了科级会议

作者:似雪忆流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场交接,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


    当最后一本档案被装入印着“中国工商银行”字样的崭新文件箱时,已经是六月初夏。


    北京的天,彻底热了起来。


    知了在窗外的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阳光明晃晃的,有些刺眼。


    林奇的小学入学通知书,就在这样的午后,由邮递员送到了林婉清手里。


    薄薄的一张纸,上面用宋体字印着“中关村第一小学”。


    林婉清拿着那张纸,指尖都有些微微颤抖。


    她给林奇买了崭新的军绿色帆布书包,上面用红线绣着一颗闪闪的五角星。


    她还买了新的文具盒,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削好的中华牌铅笔,还有一块带着香味的橡皮。


    所有的课本,她都用牛皮纸仔仔细细地包上了书皮,在右下角用漂亮的楷书写上“林奇”的名字。


    开学那天,天刚蒙蒙亮。


    林婉清骑着摩托车,先去接了张丽。


    张丽听到楼下熟悉的摩托车鸣笛声,几乎是立刻就从楼上跑了下来。


    她看起来清瘦了一些,但眼神却比之前亮堂了许多,像是拨开了云雾。


    林婉清没有多问,只是冲她笑了笑。


    三人一起,将林奇送到了学校门口。


    中关村第一小学的门口,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家长们的脸上写满了期盼,孩子们则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即将生活六年的地方。


    林婉清牵着林奇,在拥挤的人群里找到了缴费处。


    她交了学费与杂费,领到了林奇的班级分配单。


    一年级二班。


    班主任是一位姓王的老师,叫王强。


    他是一位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教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温和,笑起来眼角有细细的纹路。


    “你就是林奇同学吧?”


    王强老师蹲下身,视线与林奇平齐。


    “欢迎你来到一年级二班。”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让人感到很安心。


    安顿好林奇,林婉清才和张丽一起离开。


    摩托车穿行在八十年代的北京街头。


    张丽坐在后座,轻轻开口。


    “这个小学,应该很不好进吧?”


    林婉清目视前方,声音平静。


    “林奇爸爸找了关系。”


    张丽沉默了片刻。


    她已经知道了林婉清离婚的事。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人,一个人在北京带着孩子,


    其中的艰辛,她无法完全体会,却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重量。


    她只是伸出手,在林婉清的背上,轻轻拍了一下。


    将张丽送到财政部门口,林婉清调转车头,赶往银行。


    下午,刘佳慧再次召开了科级会议。


    这一次,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不同了。


    送走了商业银行的职能,也送走了一部分同事,办公室显得空旷了不少。


    留下来的,都是老人。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


    刘佳慧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从现在开始,我们人民银行,就是真正的国家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我们的工作重心,将发生根本性的转移。”


    “市场监管、货币发行、宏观政策制定。这些,才是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试图驱散众人心中的迷茫。


    “具体到我们计划统计科,以后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市场金融秩序的监管。”


    “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我们自己摸索。”


    “根据行里的安排,科里将成立几个监管小组,两人一组,负责对口区域的金融巡查。”


    会议的最后,刘佳慧宣布了分组名单。


    林婉清的名字,和成振华分在了一起。


    她的新任务,是配合成组长,进行市场监管。


    这意味着,她的工作将不再局限于办公室里那一堆堆的报表与数据。


    她需要走出去,去接触这个时代最真实、最鲜活的经济脉动。


    为了方便工作,行里特地给他们这些监管小组,都配了车。


    一辆崭新的上海牌小轿车。


    第二天一早,林婉清就在银行大院里,看到了那辆黑色的轿车。


    车身擦得锃亮,在晨光下反射着柔和的光。


    成振华已经等在了车旁。


    他今天没有穿那身洗得发白的干部服,而是换上了一套笔挺的深灰色西装,头发也梳理得一丝不苟。


    他拉开车门,对林婉清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林婉清同志,以后我们就是搭档了。”


    林婉清坐进车里,闻到了一股新车特有的皮革气味。


    轿车平稳地驶出银行大院,汇入车流。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去位于京郊的一家区属集体企业——红星五金厂,进行财务状况的突击检查。


    这家厂子,最近向银行申请了一笔数额不小的技术改造贷款。


    成振华一边开车,一边介绍着情况。


    “这家红星五金厂,前身是个手工作坊,这几年发展很快,效益不错。”


    “但是,他们的财务制度一直不太规范,账目有些乱。”


    “我们这次去,就是要摸清楚他们的家底,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资格申请这笔贷款。”


    车子颠簸了近一个小时,才在挂着“红星五金厂”牌子的大铁门前停下。


    厂长是个四十多岁的胖子,姓王,笑起来一脸和气。


    他热情地将两人迎进办公室,又是倒水,又是递烟。


    “哎呀,欢迎中央来的领导莅临指导工作!”


    王厂长搓着手,态度十分谦卑。


    成振华摆了摆手,开门见山。


    “王厂长,客套话就不说了。”


    “我们想看看你们厂最近半年的财务账本,还有仓库的盘点记录。”


    王厂长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自然。


    “没问题,没问题。”


    “我这就让会计把东西拿过来。”


    很快,几本厚厚的账本,还有一叠库存盘点表,被送到了桌上。


    成振华戴上老花镜,开始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


    林婉清则拿起了那叠库存盘点表。


    她看得很快,手指在纸上迅速地划过。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王厂长坐在一旁,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半个小时后,成振华放下了账本,眉头微微皱起。


    从账面上看,问题不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