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后土的声音却突然响起。
“不知后后土道友,还有何事?”元始下意识的开口。
后土眉头微皱,直接看着陆珺:“六太子,这是你提出的担心是么?”
陆珺点头:“确实是我提出的。”
后土陷入了沉思。
她深知陆珺的特殊,他绝不会无的放矢。
他既然郑重提出此虑,那背后定然有更深层的原因。
或许是他那窥探时间线的能力看到了什么不好的未来。
他们祖巫,说不定真的有可能和三清发生大战。
现在看起来他们不是很在意不周山,但未来呢?
说不定未来就会发生什么事情,让他们巫族不得不去争一争这个祖地。
而且,祖巫们的性格她是一一清二楚。
搞不好看到三清开天有成后,会后悔现在的选择。
甚至,说不定未来地道与天道之争,都有可能涉及到不周山。
越想,可能性就越多。
她目光再次投向陆珺:“六太子,既然是你提出,还随你师尊师伯前来,恐怕不仅仅是担心误会吧?”
“你是否看到了什么,但说无妨,与我等,无需隐瞒。”
陆珺心中暗赞后土心思敏锐。
跟三清有些话不好说,但跟后土则能透露个底。
因为他知道三清的性格,特别是元始,实在是比老顽固还顽固。
按他的想法,元始才该是一副顽固的老头形象。
他略作思索,决定换一个更能引起所有人重视的说法。
“后土娘娘明鉴,担忧误会只是其一。我更深层的忧虑,其实在于不周山本身。”
共工闻言,大手一挥,自信道:“不周山?六太子多虑了!”
“不周山乃父神脊梁所化,顶天立地,坚固无比!”
“莫说在他们三十三重天上再开一层天,就是再开十层八层,也定然承受得住!”
陆珺意味深长地看了共工一眼:能承受?
真能承受,未来还能被你一头给撞断了?
那个时候,你还是准圣呢。
如今你都是圣人了,真要动手还有好的?
他面上不动声色:“共工祖巫所言,从山体本身而言,或许不假。”
“正常来说,不周山的确足以支撑。”
“但一旦师伯与师尊成功开辟新天,届时必然会有三教弟子大量入驻新天地,建立道场,传播道统。”
“届时,压在不周山之上的,就不仅仅是一方新天的重量,更有蓬勃发展的三教气运!”
“再加上如今的妖族天庭气运,以及可能被吸引而去的洪荒万族气运……”
“诸多庞大气运汇聚叠加,皆凌驾于不周山之上。”
陆珺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圣人:“不周山再强,亦有其极限。”
“它承天载地已无尽岁月,若气运过度汇聚,远超其承载之极,恐独木难支。”
“一旦不周山有失,天柱倾折,则苍穹倾覆,天河倒灌,大地崩裂,其后果,诸位可想而知。”
无需陆珺再多描述,在场所有的圣人脑海中都瞬间浮现出那末日般的景象。
天塌地陷,洪荒破碎,亿万生灵涂炭。
甚至可能引动无量量劫,导致整个世界重归混沌!
这一刻,十二祖巫脸上的轻松和疑惑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凝重和骇然!
就连三清,也是脸色剧变,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原本只以为陆珺担心的是巫族的态度引发的圣战。
却万万没想到,他真正忧虑的,竟是如此可怕的、关乎整个洪荒存亡的惊天大劫!
原来,他担忧的不仅仅是一场可能的争斗,更是一场可能毁灭世界的灾难!
他们推演天机,探查因果,越是深思,便越是发现陆珺所言,绝非危言耸听。
那可怕的可能性竟然真实存在!
物质上的重压,不周山或可承受。
但冥冥中汇聚而来的庞杂气运、开天产生的无上因果、以及新天地衍化带来的法则扰动……
这些无形无质却又真实不虚的力量层层叠加。
压向作为洪荒天柱与核心枢纽的不周山,其后果,确实难以预料!
天柱并非坚不可摧!
就如须弥山,也能被罗睺引爆!
老子率先长叹一声,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与一丝惊叹。
“原来如此,这才是陆珺师侄真正担心之事么?”
“你所思所虑,竟已深远至此等地步。”
“关乎的已非一教一派之得失,而是整个洪荒天地的存续安危。”
他发现自己竟完全忽略了这最关键的一点。
考虑了三清与巫族盘古正宗之争,却忘了盘古脊柱本身的承受力。
他们一旦开天,就已经不仅仅是一层天那么简单了。
还有圣人气运!
甚至,这本身就会真的演变成为一场圣人之争。
圣人端坐高天,本就横压了诸天。
不周山,终究是要承载圣人之“重”。
通天教主更是用力一拍陆珺的肩膀,脸上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好徒儿!为师还是小瞧了你啊!”
“能于涅槃劫火中重生,能截取那一线磅礴生机者,其眼界与格局,果然非凡俗所能度量!”
他心中庆幸无比,若非收了此徒,他们险些酿成大祸。
元始天尊面色变幻,最终化为一声复杂的叹息。
他看向陆珺的目光彻底改变了,那最后一丝因对方出身而存的芥蒂也烟消云散。
“唉,此前吾虽觉你所言有理,但内心亦觉或许有小题大做之嫌。”
“如今看来,是吾狭隘短视了,不周山再强,亦有其极限。”
“我三清此番开辟之新天,其规模、其蕴含之道则,几乎可称‘无限’。”
“届时,新天与洪荒的气运因果交织压坠,不周山恐怕真的难以承受。”
“此等关乎洪荒根基之大事,吾竟未曾推演洞察,实乃失策。”
后土娘娘双眸之中轮回之意流转。
她可是比三清想的更多,比三清更为相信陆珺!
陆珺既然说不周山可能倒,那就定然是真的倒过。
并且必然与三清开天之举,有着直接的关联。
那么,又该如何阻止?
阻止三清开天么?
不可。
开天辟地,乃行父神未竟之事,是扩张洪荒,印证大道的壮举,于天地有功。
那么,问题的关键便不在于‘是否开天’,而在于‘如何确保开天之后,不周山无恙’。
她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性格最为急躁暴烈的祝融,此刻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忍不住直接看向陆珺。
“六太子!既然是你看出了这泼天的祸事,那你定然有应对之法吧?”
“快说说,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父神的脊梁塌了吧!”
其余祖巫,连同三清的目光,瞬间再次齐刷刷地聚焦在陆珺身上。
无形中,他已成为了解决这个惊天难题的核心。
陆珺心中苦笑:我能有什么万全之法?
前世不周山就是倒了,最后是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斩玄龟四足撑天,才勉强挽回。
但天地也因此元气大伤,再也不复洪荒早期的壮阔。
难道现在说要提前去找那只玄龟?
就算是找玄龟撑天也没用呀。
玄龟四肢,哪能与不周山相比?
他略定心神,迎着所有圣人的目光:“应对之法,陆珺愚见,或可从两方面着手。”
“哦?两方面么?”后土心中一松。
果然,六太子已经看到了解决的办法。
陆珺继续开口:“第一,自是设法加固不周山本身。”
祝融立刻接话:“加固?怎么加固?是寻什么天材地宝熔炼进去吗?”
他想到的是物理上的强化。
陆珺道:“祝融祖巫所说,是其一。”
“不周山乃盘古脊梁,寻常宝物岂能加固其万一。”
“此事需从长计议,细细寻觅机缘。”
“但更重要的是,如今不周山上有人族生存、繁衍、开垦。”
“长此以往,生灵活动本身,其实也是对山体的一种细微损耗。”
“故而,在物质层面,首要之举是订立规矩,约束行为。”
“尽可能维持不周山原生之态,减少无谓的损毁。”
祝融皱眉:“那把人族迁走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