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打不死我就会使我更强

作者:台阁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袁绍继续说道:“臣,奏请羊衜担任青州牧。”


    羊衜出身于泰山羊氏,青州的顶级士族。


    原来的青州牧是大儿子袁谭,现在把青州牧的官职让给羊衜。


    显然是青州的利益,青州士族自己掌管。


    刘协打量了几眼羊衜,最让他在意的是羊衜儿子。


    三国后期的顶级名将羊祜。


    先是王凌,连带着带来王凌的弟弟王昶(g),两人一个是顶尖帅才,一个顶级政治家。


    又有羊衜的儿子羊祜。


    袁绍势力迎来史诗级加强。


    刘协点头道:“准奏,册封羊衜为青州牧。”


    羊衜的年纪比较大,仪态好了很多,跪在地面谢恩:“臣,叩谢陛下,定当万死报效陛下的天恩。”


    不过,群臣从羊衜的话里,听出来极度激动的心情。


    袁绍心情也很好,彻底捆绑了青州士族:


    “臣,奏请册封阳球为幽州牧。”


    阳球出身于渔阳羊氏,与范阳卢氏等族都是幽州顶级士族。


    幽州牧是掌管一州的实权官职,落在幽州士族阳球身上,没有册封给公孙瓒。


    刘协估计袁绍是担心公孙瓒尾大不掉,找来幽州士族压制他。


    阳球和黄琬一样,都是上一代的顶级政治家,又有整个幽州士族的支持。


    压制公孙瓒不是什么难事。


    刘协好奇的是,公孙瓒肯定能看出袁绍的意图,怎么会眼睁睁看着袁绍制约他。


    “准奏。”


    刘协还是一句同意:“册封阳球为幽州牧。”


    “陛下,天恩呐。”


    阳球的年纪最大,却是反应最激烈的一个人,老眼含泪:“老臣,誓死效忠陛下,早晚要杀了曹贼,祭奠大汉历代先帝。”


    刘协对于阳球的情绪激动,没有感到意外。


    阳球曾经试图刺杀十常侍之一的曹节,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室忠臣。


    并州、青州、幽州等三州的州牧册封完了。


    剩下最后一个冀州,也是袁绍的大本营。


    袁绍说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臣,奏请册封高柔为冀州牧。”


    最后的冀州大本营,袁绍决定还是自己掌管。


    不过,人选却出乎了刘协的预料。


    高平陵之变最大的功臣高柔!


    刘协深深的看了一眼还不出名的高柔,依旧同意:


    “准奏,册封高柔为冀州牧。”


    一个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年轻人高柔,走出来谢恩道:“微臣,叩谢陛下。”


    群臣瞧见高柔年轻,没有丝毫异议。


    谁都知道,真正控制冀州的人是高柔的舅舅袁绍。


    四大州牧的文官册封完了。


    接下来是武官的册封。


    就像文官直接给州牧一样,武官也不再抠搜了。


    袁绍直接提议册封五位都督。


    “陛下。”


    袁绍郑重的说道:“臣,提议册封公孙瓒为大都督,掌管三十万幽州突骑。”


    三十万幽州突骑!


    刘协错愕了,袁绍从哪冒出来这么多的精锐骑兵。


    还是天下三大精锐骑兵之一的幽州突骑。


    足足三十万!


    太吓人了。


    难怪,公孙瓒同意阳球担任幽州牧,原来他是掌管三十万幽州突骑的大都督。


    又是一场利益的交换。


    袁绍为了稳住假天子的心,也为了炫耀他还是天下第一诸侯,送过去一封最新的军事奏报。


    “准奏。”


    刘协接过来军事奏报,随口说道:“大将军把册封的名单送上来,朕一一加盖玉玺。”


    传国玉玺被袁谭带走了。


    愤怒的袁绍只能找人重新雕刻了一个假玉玺,暂时交给刘协使用。


    五位大都督除了公孙瓒,其他人暂时都不在邺城,都在各州整顿军务。


    不用一个个奏请了。


    袁绍大封士族的目的已经达到,回去和群臣商量整合各州实力,准备进攻曹操的事了。


    “原来是士族发力了。”


    刘协看着军事奏报,恍然了:“难怪,袁绍短短两个月凑齐了三十万幽州突骑。”


    “幽州的门阀士族愿意拿出来各自的私兵,凑足三十万骑兵不是难事。”


    三十万幽州突骑是公孙瓒原来的十五万骑兵。


    幽州士族的十万骑兵。


    五万凉州铁骑。


    合计三十万幽州突骑。


    另外,陆逊担任冀州都督,颜良担任青州都督,文丑担任并州都督,高干担任幽州都督。


    四大州都督各自掌管三十万精锐,合计一百二十万大军。


    “这......”


    刘协震惊道:“再加上大都督公孙瓒的三十万骑兵。”


    “袁绍经过邺城大乱,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实现了实力暴涨。”


    “袁军暴涨到一百五十万!”


    贾诩、司马懿出现在东堂里。


    早就得知袁绍现在军事实力的两人,知道的时间不短,再次听到,还是感慨连连。


    “让利士族啊。”


    贾诩感慨道:“袁绍算是破罐子破摔,把袁家的利益全部分了出去。”


    “过去,袁绍的三个儿子和外甥,担任各州州牧,现在全部交给各州本地士族。”


    “虽然让袁绍的实力大涨,却相当于饮鸩止渴,不利于长期利益。”


    等到今天大封群臣的消息传出去。


    曹操、孙策等诸侯肯定气得破口大骂。


    骂袁绍是鼠目寸光的短视,只顾眼前的实力增长,放弃了长期的发展。


    “袁绍,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


    司马懿都心动了,何况是其他士族:“袁绍都快灭亡了,还在乎什么长期发展。”


    “先把实力推上去,保住现在的四州土地,再说其他的事。”


    “如果不把利益让给各州的本地士族,等到曹操消化完司州、徐州,就是袁绍的死期。”


    刘协深知袁绍阴差阳错踩上了风口。


    不管了。


    反正袁绍的势力稳定了。


    刘协的小命也保住了。


    就像司马懿说的一样,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先保证自己能活下来。


    刘协突然笑了:“不知道曹操得知了今天的大封群臣,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袁贼!奸贼!逆贼!恶贼!”


    袁绍大封群臣的消息,很快传到各个诸侯的耳朵里,曹操的反应最激烈,当众破口大骂:


    “你个见小利而忘义的蠢货,知不知道你的袁氏和士族共治天下,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曹操现在的火气很大,看了一眼周围的群臣,火气更大了。


    群臣看向曹操的目光很眼热,显然是也想与曹氏共治天下。


    曹操是一代枭雄,有远大志向,绝不会同意共治天下,阴沉着脸说道:


    “文若,司州、徐州的地盘已经消化了七七八八。”


    “是时候开启验证天子真假的计划了。”


    “我要让袁绍名声扫地!攻入邺城,一统中原!”


    计划保守的非常严密,就连郭嘉都不知道。


    郭嘉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心里痒死了,忍不住问到:“主公,验证真假天子的计划,到底是什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