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姜窈的“复工”计划,正式启动。
陆津州言出必行,早上八点半,就开着吉普车,准时等在了楼下。
秦岚和刘芬虽然同意了,但还是一百个不放心,两个人跟在后面,千叮咛万嘱咐。
“窈窈,记住啊,在店里不准站太久!”
“水杯带了吗?渴了就要喝水,别憋着!”
“中午十一点半,津州就去接你,不准加班啊!”
姜窈哭笑不得地一一应下,感觉自己不是去上班,而是第一天上幼儿园的小朋友。
终于,她坐上了车。
陆津州一边发动车子,一边从副驾驶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递给她。
“这是什么?”
“妈她们给你准备的工作餐。”陆津州忍着笑说。
姜窈打开一看,里面有苹果、核桃、红枣、还有一个保温杯,装满了热牛奶。
她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却暖洋洋的。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路上。
姜窈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那颗沉寂已久的心,又开始重新剧烈地跳动起来。
她要回到属于她的战场了。
车子在“窈窕制衣”的店门口停下。
下车前,陆津州还是不放心地拉住她。
“记住我说的,不准提重物,不准站太久,累了就去里屋休息。有任何不舒服,立刻给我打电话。”
“知道了,陆管家。”姜窈笑着打趣他。
陆津州不放心地看着她,直到亲眼看到她走进店里,才开车离开。
姜窈推开店门,一阵熟悉的布料和熨斗蒸汽的味道,扑面而来。
店里,唐绘心正埋头在工作台前,专注地踩着缝纫机。
听到动静,她抬起头,看到是姜窈,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老板!你……你怎么来了!”
她连忙站起来,快步迎了上来,目光落在姜窈那已经非常明显的肚子上,又惊又喜。
“哎哟,你这……都这么大了!”
“是啊,快六个月了。”姜窈笑着,环顾了一下店里。
小小的店铺,被唐绘心打理得井井有条。
货架上,挂着几件她之前设计的改良旗袍和风衣。
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件都做工精良,熨烫得平平整整。
地上打扫得一尘不染,连布料的碎屑都看不到。
“绘心,辛苦你了。”姜窈由衷地说。
“不辛苦,不辛苦。”唐绘心摆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我这人,只知道埋头做衣服,不大会招呼客人。前段时间,你留下的那批货都卖完了,好多人来问新款,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说着,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账本,递给姜窈。
“老板,这是最近的账目,你看看。”
姜窈接过账本,翻了翻。
上面的账目,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一目了然。
这几个月,店里的流水,居然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绘心,你做得很好。”姜窈合上账本,看着唐绘心,认真地说,“不过,你一个人,实在是太辛苦了。而且,店里也需要推出新款了。”
她顿了顿,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所以,我今天来,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招聘。”
“招聘?”唐绘心愣了一下。
“对。”姜窈点了点头,“我已经让津州联系了街道办,今天上午,就会有人过来面试。”
果然,她话音刚落没多久,店门口就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前来应聘的女人。
一共五个人,都是街道办推荐来的,有缝纫基础的待业女工。
姜窈让她们在店里坐下,然后,开始了她的女王面试。
她挺着个大肚子,坐在椅子上,气场却一点不弱。
她没有问那些虚头巴脑的问题,而是直接拿出现成的衣服,进行现场考核。
她指着一个看起来最老实本分,年纪约莫三十出头的女人。
“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张兰。”女人有些紧张地回答。
“好,张兰。”姜窈拿起一件做工复杂的旗袍,“给你十分钟,说说这件衣服,用了几种针法,难点在哪里,如果你来做,工时大概需要多久。”
张兰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会是这样的问题。
她接过衣服,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仔细地从领口摸到下摆,又翻过来看里面的锁边和滚边。
她的眼神,从紧张,慢慢变得专注。
十分钟后,她抬起头,条理清晰地回答了姜窈所有的问题,甚至还指出了一个连姜窈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可以改进的细节。
姜窈的眼里,闪过一丝赞许。
接着,她又看向一个最年轻,看起来也最机灵的女孩。
“你叫什么?”
“老板好,我叫李秀!”女孩的声音清脆响亮。
“李秀,”姜窈指了指货架上那件价格最贵的风衣,“现在,我是个很挑剔的客人,你把它卖给我。”
李秀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她立刻进入角色,热情又不谄媚地迎了上来。
“这位大姐,您眼光可真好!这件风衣可是我们店里的镇店之宝,是留洋回来的设计师亲手设计的,整个京市就这一件!”
她没有一上来就夸衣服料子多好,做工多细,而是先给衣服,也给客人,戴上了一顶“独一无二”的高帽子。
“您瞧瞧这版型,最适合您这种有文化、有气质的干部夫人穿!往身上一披,那叫一个洋气!”
一番话说下来,滴水不漏,让人听着心里舒坦。
半个小时后,面试结束。
姜窈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张兰,李秀,你们俩,被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