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2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作者:清风若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年初一,回姜家老家的日子。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被窝里的暖意正浓,姜窈就被身边的人给弄醒了。


    她迷迷糊糊地哼唧着,往热源处钻了钻:“再睡会儿……”


    “乖,火车是早上的,再不起就赶不上了。”陆津州的声音带着清晨特有的低沉,还带着笑意。


    他已经穿戴整齐,一身笔挺的军装常服,肩是肩,腰是腰,衬得旁边赖床的姜窈像个没骨头的小猫。


    他俯下身,温热的指腹捏了捏她柔软的脸颊,耐心地哄着。


    姜窈不情不愿地睁开一条缝,看着他近在咫尺的俊脸,嘟囔道:“资本家都没你这么剥削人的。”


    陆津州挑了挑眉,也不跟她争辩,直接弯腰,手臂穿过她的膝弯和后背,连人带被子一起抱了起来。


    “你干嘛!”姜窈瞬间清醒,手脚并用地挣扎。


    “帮你起床。”陆津州抱着她走到衣柜前,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陈述一项作战计划。


    两人磨磨蹭蹭地收拾妥当,提着大包小包的年礼下楼时,客厅里早已经忙碌起来。


    秦岚正叉着腰,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指挥着陆振国把一袋袋的东西往门口搬。那些礼品堆得像座小山,从吃的到用的,一应俱全。


    “妈,您怎么不多睡会儿?”姜窈看着这阵仗,有些不好意思。


    “睡什么睡!我大孙子还没抱上呢,哪睡得着!”秦岚随口一句,随即拉过姜窈,开始了今年探亲必备的出征前总动员,“小窈啊,快过来让妈看看。”


    她把姜窈拉到灯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又伸手摸了摸她的大衣料子,点点头:“嗯,穿得够厚实。”


    接着,她指着门口那堆东西,开始了她的长篇大论。


    “这个红色的羊绒围巾,是你妈的。你跟她说,是妈亲手挑的,花色显年轻,让她冬天戴着暖和。”


    “还有这个,”她拍了拍一个木箱子,“是你爸托人弄来的好烟好酒,给你爸带过去,男人嘛,就爱这点东西。”


    “这个……这个是给你们家亲戚小孩的糖果点心,泸市那边最新出的,咱们大院都少见,都分好了,你别弄混了。”


    她像个生怕孩子出远门会饿着的母亲,一件一件地交代着,唯恐有一点疏漏。


    姜窈听着,心里像被温水泡着,暖洋洋的,连连点头:“妈,您放心,我都记下了。”


    秦岚这才满意,又转向陆津州,脸上的慈爱瞬间切换成了严肃的表情:“陆津州,我可告诉你!”


    陆津州下意识地站直了身体。


    “到了你岳父岳母家,要勤快点!眼明手快,多干活,少说话!不许摆你那个团长的臭架子,听见没有?”


    “听见了。”陆津州回答得铿锵有力。


    “还有,”秦岚凑近一步,压低了声音,“对你媳妇儿好点,别一天到晚绷着个脸,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陆家亏待她了!该笑就笑,听见没有?”


    “……听见了。”


    “最重要的一点,”秦岚清了清嗓子,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了出来,“代我向你岳父岳母问好,就说……就说等开春天气暖和了,我跟你们爸,请他们来京市玩,住家里!让他们也看看,我们家没亏待他们闺女。”


    这番话,让姜窈的眼圈猛地一热。


    她知道,这位曾经尖酸刻薄的婆婆,是真的从心底里接纳了她,把她和她的家人,都当成了自家人来疼爱。


    一旁的陆振国始终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最后两个最沉的箱子搬到门外,回来时,对陆津州沉声道:“照顾好你媳妇儿。”


    火车站里人潮涌动,广播里播放着车次信息,空气中混杂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和各种食物的味道。


    火车即将开动,秦岚还扒着车窗,依依不舍地对姜窈念叨:“小窈啊,在那边别待太久,早点回来啊!妈在家给你做好吃的!”


    “知道了,妈!”姜窈笑着朝她挥手。


    火车缓缓启动,秦岚和陆振国的身影在窗外越来越小,但她还在不停地挥着手,直到变成一个小点。


    姜窈靠在陆津州肩上,轻声说:“我妈以前总跟我说,婆婆就是婆婆,永远变不成妈。现在看来,她好像说错了。”


    陆津州握住她的手,放在唇边亲了一下,那双总是清冷的瑞凤眼里,此刻盛满了温柔:“我妈以前也总说,天底下的女人都一样麻烦。现在看来,她也说错了。”


    姜窈被他逗笑,轻轻捶了他一下。


    火车在铁轨上“哐当哐当”地行驶着,窗外的景物飞速倒退。京市的繁华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北方冬日里萧瑟而辽阔的田野。


    姜窈的老家,在一个名叫“青石镇”的小县城。那里没有京市的气派堂皇,却有着原主记忆里最熟悉的,安宁的味道。


    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火车终于在第二天清晨,缓缓驶入了青石镇的火车站。


    站台很小,也很破旧,地上的水泥都裂开了缝。凛冽的寒风卷起地上的雪沫子,刮在人脸上像刀子一样疼。


    姜窈刚一下车,目光就在出站口稀疏的人群里,一眼锁定了那个熟悉又单薄的身影。


    她的父亲,姜建国。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大衣,袖口都磨出了毛边,头上戴着一顶老旧的棉帽子,脸被冻得通红,鼻尖更是红得厉害。


    他就那么直直地站在寒风里,不停地朝着车厢门口张望着,脚边还放着两个用旧棉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暖水袋。


    看到姜窈和陆津州的身影,他那双一直焦急张望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像是被点燃的灯。


    “窈窈!”他大喊一声,顾不上脚边的东西,快步迎了上来。


    “爸!”姜窈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一把抱住了自己的父亲。


    姜建国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他一辈子都没跟儿女这么亲近过,但还是用那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大手,笨拙地拍了拍女儿的背。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他的声音哽咽,眼眶也湿了。


    他松开女儿,连忙转身去拿那两个暖水袋,一边解着棉被一边说:“快,快把这个捂上,看你手凉的。”


    他把一个滚烫的暖水袋塞到姜窈怀里,又拿起另一个,有些局促地递给陆津州。面对这个高大挺拔、气宇轩昂的女婿,他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津州啊,我们这儿冷,你……你也捂捂。”


    “谢谢爸。”陆津州很自然地接了过来,没有半分疏离,语气里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这一声“爸”,叫得姜建国心里猛地一热,所有的紧张和局促都烟消云散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婿,还是跟以前一样精神、挺拔。


    他安安静静地站在女儿身边,高大的身躯自然而然地为她挡住了一半的寒风,那眼神,沉稳又可靠。


    姜建国心里那块最重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的女儿,没有嫁错人。


    陆津州没让岳父再动手,主动拎起了地上几个最重的行李箱和网兜,另一只手还稳稳地牵着姜窈。


    姜建国看着他轻松拎起自己都觉得吃力的箱子,嘴上没说,心里却更是满意。他赶紧拿起剩下的几个小包,走在前面带路。


    “走,回家!你妈……你妈从昨天就开始念叨,炖了你最爱喝的鸡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