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9章 当上了副队长!

作者:云桥波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过多久,赵水生收到了通知,来到了大队。


    杨书记等几个人都在。


    “水生啊,咱们这边经过研究,觉得你这段时间对村子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


    “粮食的事情,多亏了你才能够平稳落地。”


    “还有,上山打猎也全靠了你才能让大家吃上肉。”


    “这次经过计算,这一年你为咱们村里带来了非常多的额外收入,村民们都看在眼里!”


    杨书记认真看着赵水生,正经的说:“所以,经过研究,现在上头批准,让你成为咱们生产队的副队长!”


    “大家鼓励一下!”


    大队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众人纷纷鼓起掌来,笑着恭喜赵水生。


    “水生,恭喜恭喜!”


    “这是好事啊!以后村里全靠你了!”


    “这个荣誉,实至名归啊!”


    赵水生闻言都傻了,这一年他虽然很积极,但一直都没想着担任村里的职务。


    毕竟,没职务的时候,管自己一家子过好就行了。


    当了副队长,以后肩膀上的担子可就重了!


    此时大队突然宣布,也让他有一些猝不及防。


    而且看赵大山和会计等人毫无意外的表现,明显早就知道这件事了,只是大家都瞒着,现在才告诉他!


    等众人安静下来,赵水生这才说:“杨书记,你们瞒得我好苦啊。”


    杨书记笑道:“这不是给你个惊喜吗?”


    “水生,这次你可不能推辞了!这是村里所有人对你的肯定。”


    赵水生点了点头:“既然都已经决定了,我还能说啥?肯定是为大伙做贡献。”


    “这就对了!”


    杨书记笑呵呵的说:“既然你当上了副队长,现在也就是咱们村里的三把手了。”


    第一把手,那肯定是杨书记本人,他是上头委派下来的书记,同时也兼任大队长的职责。


    第二个就是赵水生的老舅爷赵大山,也就是生产队长。


    赵大山年纪已经很大了,今年赵水生崛起之后,他很明显放松了许多,将队里的很多事情都交了出去,明显有一些隐退的意思,只不过现在时机还不算成熟。


    第三号人物,那就是生产队副队长赵水生。


    原本村里的领导层并不算多,而且是大队长钟伟国只手遮天,很多位置都是他的亲戚担任。


    自从他下台之后,那些亲戚们也是树倒猢狲散。


    生产队里面终于能够正式委派人员,换上了新的副队长,也就是赵水生。


    “好了,今天晚上庆祝我们副队长上任,队里要开宴席!”


    杨书记笑道:“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


    “那就是咱们村干部的会议!”


    赵水生之前几乎都没参加过这种会议,此时听了也十分新鲜。


    杨书记拿出一张表格来:“今年的粮食任务超额完成,每家的收入都比去年多了一块钱以上。”


    “加上知青赵大勇当时赔付的三十元钱,村民们可比原来富裕太多了。”


    “村里可以趁机搞些集体计划,开发一些原来没有的生产项目,增加日后的收入!大家有什么意见?”


    几人都表示同意。


    这些钱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再生产,肯定能让整个村子以后都变得更加富裕。


    如果只是坐吃山空的话,那也就是今年会比较好,以后还会恢复原来的状况。


    杨书记说:“我的想法是,要不要开垦一片荒地?以后多种些粮食之类的。”


    村子附近还有不少地也是荒的,没能算作粮田。


    如果要开垦的话,那么就要选出一片区域垦荒,还要上报给乡里面,让上头过来调查记录,日后要计算在集体的田地里面。


    赵大山立刻说:“我感觉,有点困难!”


    杨书记好奇看着他:“怎么说?”


    赵大山磕了磕烟袋:“现在有的田地,就够咱们村里人种的了,今年要不是水生调来了一台拖拉机和脱粒机,肯定完不成任务!”


    “本来的田地够用了,再多的话,没好处!”


    其实,赵大山有句话没有直说。


    开垦荒地,种更多的粮食看似是好事。


    其实,对村民们而言,不仅增加了很多负担,而且收获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因为公粮是根据田地面积交的,每年到秋收的时候都会有专人来检查,并且划定区域将粮食收割过去。


    也就是说,田地越多干的越多,收获反而没多少!


    这种事倍功半的事情,赵大山感觉是越少越好。


    村民们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杨书记也当过村民,自然懂得这些事情,想了想之后就明白了,点了点头。


    “我懂你的意思,那就换点方法吧。”


    “总之咱们村子里想出新办法来创收。”


    “水生,你怎么看?”


    赵水生想了想:“不如养点牲口好了。”


    “养猪养羊,我觉得都可以,村里地方也够大!”


    “最重要的是养牲口和交公粮没关系,能帮咱们村里提升不少收入。”


    现在村里是有养猪的,也养了一些其他的牲口。


    不过每家每户的规模都不大。


    主要还是因为比较穷,很多时候都不够自己家吃的。


    况且,上头还有派购的任务,比如一户会有一头猪。


    到时候,要售卖一定量的生猪。


    当然,因为乡下的情况比较混乱,而且这些牲口也很容易因为得了病而死亡,所以说这种事并不强制,而是鼓励性质的。


    羊就更宽松了,他们这片区域不属于产羊毛区,所以对于养羊没有强制性要求,村里要是养了羊,基本可以自由处理。


    这对村民们的生活,绝对有很大的改善。


    另外,这几年困难时期,上头很明确的发了一个批文,鼓励农民发展副业,不仅如此,养猪积肥都能够折算成工分。


    相比于种地,肯定是养牲口更加划算。


    听了赵水生的说法,赵大山顿时点头:“水生说的办法行!这个好!”


    杨书记也点了点头:“还是年轻人脑子活跃。”


    “只不过,买羊羔和买猪崽子,这有点麻烦,咱们要去附近的农场买一些,其他地方恐怕买不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