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奇的心里很无奈,他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他感觉自己的表现还不错呀,他自己也一直在努力表现,无论是工作方面,还是和领导同事的相处,他都尽力的去做好。
可到了马上要转正的时候,居然出了这种事情,关键是他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真是愁死个人了。
就在这时,挺着大肚子的刘海中回来了。
屋外面,二大妈拦住了刘海中说道:
“当家的,我看到光齐的状态不对,心情也不是很好,我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他也不说,要不你去问问看?”
刘海中一听,立马就着急起来了,问道:“这什么个情况呀这是?”
二大妈气的一跺脚说道:“我就是因为不知道才让你去问问看呢,我问他也不说呀,把我也着急的很呀。”
“哦,好好好,那我去问问看吧。”说完就朝着屋里走了进去。
不得不说,这夫妻俩真是一家子,老大有事情了那叫一个着急,老二老三就是出气筒。
现在虽然打的少了,可骂是一点都没少,反而越来越多,二大妈还时不时的帮忙一起骂。
总不能骂孩子你也管吧,人家天天骂,你还能天天管,打孩子家暴可以吓唬他们一下,这可就真没办法了。
刘海中进了家门后,立马换了一副嘴脸,那叫一个和蔼可亲,那叫一个和颜悦色,真他妈是亲爸亲儿子呀。
“光齐,回来了。”
刘光奇强撑着给了刘海中一个难看的笑容说道:“爸,你也回来了。”
“儿子,你这是怎么了?看着有些不高兴,有什么事情跟爸说说看,看爸能不能给你想想办法。”
刘海中这副关心的样子,可把屋里的刘光福和刘光天恶心坏了,同样都是一个爸,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老大就是亲儿子,说话这么关心,这么和颜悦色的,他们就是野种,不是挨打就是挨骂,他们心里真的没办法平衡呀。
这个家对于刘光奇来说,或许是一个温馨的家,有关心他的父母,可对于他们兄弟来说,这就是地狱。
以前不是打就是骂,现在则是天天骂,父母一个好脸色都没有不说,还吃不饱,他们真的很想逃离这个家。
可离开了这个家,他们兄弟又能去哪里呢,天下之大,无处可去呀。
刘光天是1943年的出生,刘光福是1945年出生,他俩今年一个16岁,一个14岁,年纪也不小了,到了懂事的时候。
可越懂事,就越心里不是滋味,他们对这个家彻底的绝望了。
另一边,刘光奇在刘海中父爱把关怀下,缓缓说出了今天发生的事情。
刘海中脸上的表情从关怀变成了凝重,最后更是变成了深深的担忧。
要知道这个大儿子可是他们夫妻最寄予厚望的儿子,他们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自然希望刘光奇能有一个好的前程。
可谁知道却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刘海中深吸了一口气后问道:
“光齐,你仔细想想,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做好,或者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呀?”
刘光奇摇了摇头说道:“我回来的路上也仔细想了想,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我也没得罪什么人呀。”
“那你们其他的同事,或者同学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刘海中又问道。
“哎,没有的,只有我临时接到了领导的通知,其他的人都没有。
和我一起分到我们单位的还有三个人,他们已经确定下个月就转正了……”
听到刘光奇的话后,刘海中沉默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另一个房间里,刘光天和刘光福听到他们的谈话后,脸上都露出来一抹笑意,他们恨不得刘光奇被开除了才好。
只是他们也猜测到了后面的事情,今天恐怕少不了一顿臭骂了。
刘光奇的事情就是成铁柱干的,他把刘海中在院里的所做所为,和他们家庭的情况写的非常详细。
还有刘光奇的事情也写了很多材料,直接一封举报信送到了他的单位去,希望单位能好好考察刘光奇品行后再酌情处理。
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当然了,不只是刘光奇,还有闫埠贵,陈平安也整理了一沓厚厚的材料。
把闫埠贵如何在院里仗着三大爷的身份堵着邻居薅羊毛,又如何被街道办处罚,还有他迟到早退,如何问孩子家长要东西等等。
反正材料写的是非常详细,非常多,但这些情况都是基于实情所写。
周日,陈平安也悄悄出去了,一封举报信送到了学校去。
至于效果怎么样,只能等等看了。
三月二十五日,星期三,农历二月十七号。
刘光奇下班回家了,只是这次他满心都是愤怒、不甘和懊恼。
因为他终于知道自己转正延迟的原因了。
今天,他终于从他领导的嘴里得知了真正的原因,因为他被举报了,准确的说是他的家庭情况被举报了。
这时候单位用人也是有多方面考虑的,尤其是人品方面,可刘海中家里的情况肯定会影响刘光奇,至于影响有多深,那就不好说了。
等刘海中回来后,刘家的冲突终于爆发了。
当刘海中从愤怒的儿子口中得知,因为自己家庭的原因,导致影响了儿子的前途,他也懵逼了。
随后他怒火冲天,抽出七匹狼,对着刘光天和刘光福就是一阵武力输出。
既然经常打孩子是家庭暴力,那我偶尔打一次不算什么吧?
算起来已经好久没打这两个畜生了,今天好好的给老大出口气。
而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立刻开始惨叫连连,被刘海中打的死去活来,刘海中本就是含怒出手,根本一点情都没有留。
而旁边的刘光奇看到这一幕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的心彻底死了。
只是从今晚上开始,刘光奇因为被举报的事情在四合院里彻底传开了。
全院的人都在说着他们家的热闹,没用两天的时间,就从院里传到了南锣鼓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