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刚结束,技术支援中心的走廊已经炸了锅。
赵志远一把推开技术支援中心的门,手里捏着刚打印出来的流程单。
“孙琳,这新规矩是你拟的?”他把那份流程单拍在办公桌上。
“领支校准笔要两人签字?调试设备得全程双岗陪同?我们是搞科研还是幼儿园春游?”
我合上保密手册,“流程是保卫处和集团审计组联合制定的,赵工。双人核查为了杜绝单人操作失误。”
“失误?”他冷笑一声,“我干了快二十年研发,没听说过多签个名就能防住间谍!”
“这是拖慢进度!你知道现在项目卡在哪儿吗?就卡在这些没完没了的条条框框上!"
隔壁工位的小郑探头插话:“可是赵工,上次三号机组数据异常就是因为......”
“那是偶然事件!”赵工猛地转身,“你们支援中心动不动就加流程,我们一线天天替你们填表格!”
“孙琳你说实话,是不是上回审计组夸你们两句,就非得折腾点新政绩?”
走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设备组的老周慢悠悠踱进来,手里转着超声波检测仪。
“要我说啊,新规挺好。上个月德方工程师来修设备,非要单独操作,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
“你咯噔什么?”赵工火气更盛,“人家是原厂工程师!”
“原厂咋了?”老周把检测仪往桌上一搁。
“去年那家瑞士供应商咋出事的?不就是被境外控股了?要按新规,当时就得查它三层股权结构!”
人群里响起零星附和。财务处的小赵挤进来:“我们才头疼呢!现在付个款要双岗核验供应商资质。”
“昨天差点拒了合作十年的老伙伴,就因为注册地有个英文单词!"
“那词是‘维京群岛’。”我调出数据库界面,“这家公司三年前股权变更,实际控制人注册在那里。”
“根据新规,高风险供应商必须月度复审。”
屏幕上的股权结构图像蛛网般展开,人群突然静了下来。
赵工盯着其中一条虚线:“这......这是关联到美国那家军工基金?”
“所以双签字的不是纸,是责任。”我把流程单推回去,“你签的不是名,是安全阀。”
他沉默片刻,突然抓起笔:“行!我就看看这阀能拧多紧。现在要领支校准笔,谁跟我双签?”
小郑立刻举手:“我陪您去!”
两人一前一后出门时,赵工忽然回头嘟囔:“那要是俩人同时被策反呢?是不是还得配第三个盯梢的?”
走廊爆发出哄笑。老周拍大腿喊:“那得让食堂阿姨当监工!你们谁叛变都逃不过她打饭的手!”
笑声未落,张薇的身影出现在走廊尽头。
人群瞬间噤声,她却只是举起一份文件:“刚截获的钓鱼邮件,伪装成赵工项目组的会议纪要。”
赵工抓过来扫了两眼,脸色渐渐发青:“这排版格式......确实像我们组的模板。”
“漏洞出在单人接收外协文件。”张薇指尖点中邮件末尾,“对方利用了跨部门流转时的审核真空。”
赵工盯着那条双签条款看了十秒,最终掏手机拨号:“老王?你那边进度先停停。对,就现在。过来陪我签个字,领个校准笔。”
电话那头传来模糊的咆哮声,赵工把手机拿远些:“嚷嚷啥?安全阀拧紧一分,试飞风险就降一分。”
这时采购部的小钱气喘吁吁跑进来:“出事了!刚发现博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是个空壳公司,层层追溯到最后是境外军工集团!”
“幸好新规要求双人复核,不然这批精密零件今天就发货了!”
赵工举着手机愣在原地。老周猛地站起来:“博远?不是给咱们供应惯导元件的吗?”
“正是!”小钱把平板电脑转向大家,“他们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但实际办公地址根本不存在。”
“要不是今天实行双岗制,我们分别从不同渠道核查,根本发现不了这个漏洞!”
张薇快步走到显示屏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有经手过博远业务的人员马上到会议室集合,技术支援中心负责追溯最近三个月的往来文件。”
走廊里顿时忙乱起来。赵工默默拨号,"老李,带你的人马上到三号仓库。”
“所有博远供应的零件全部封存待检,需要双人签字确认封存状态。对,就按新规执行!“
我看着赵工匆匆离去的背影,转头对张薇说:“建议立即启动供应链全面排查。”
“按照新规,所有二级以上供应商都需要重新进行资质认证。”
张薇点头:“已经部署了。集团正在核查最近三个月所有外协文件的接收记录,发现三起类似博远这样的案例。”
小郑突然惊呼:“我想起来了!上周博远的人非要请我吃饭,说感谢我们长期合作。”
“当时觉得是正常往来,现在想想确实可疑......”
“以后所有供应商接待必须双人参加。”我立即补充道,“这也是新规的要求。”
老周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这么说来,新规确实有必要。不过执行起来还是太麻烦,能不能简化些流程?”
张薇严肃地摇头:“安全没有捷径。敌人总是在找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把每个漏洞都堵死。”
这时赵工带着设备组的人回来了,手里拿着封存清单。
“三号仓库全部核查完毕,共封存博远零件132件。所有封存过程都有双人签字确认。”
他走到我面前,突然露出苦笑:“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你说安全阀要拧紧。”
“刚才封存时发现有个零件编号对不上,要不是双人复核,差点就漏过去了。”
张薇立即追问:“编号异常?立即彻查这个零件的来源和流向!”
当夕阳透过走廊窗户时,初步排查报告终于出来了。张薇召集所有人到会议室。
“今天共发现四处安全漏洞,全部得益于新规的实施。特别是双人复核机制,成功阻止了可能发生的重大泄密事件。”
赵工第一个站起来:“我提议扩大双岗制适用范围。不仅是文件传输和设备操作,连外协单位的现场访问也应该实行全程双人陪同。”
这个提议立即获得通过。看着曾经最反对新规的赵工如今成为最坚定的支持者,我忽然觉得这一天所有的争执都值得。
散会后赵工特意留下来,指着流程单上那条双签条款。
“明天开始,我项目组第一个全面执行新规。不过孙琳,你得帮我们优化下流程,尽量少影响研发进度。”
“已经在做了。”我调出电脑里的方案,“针对研发部门的快速通道流程,双签改为线上同步审批,最多能节省40%时间。”
他凑近屏幕仔细查看,“早该这么办了!你说得对,安全阀拧紧一分,试飞风险就降一分。”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映照在厂区的标语牌上:“保密就是保生命,保安全就是保胜利。”
今天的风波让我更加确信,每一个看似繁琐的规章背后,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