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6章 漏洞?陷阱!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组!‘诱饵’通道架设完毕,‘天弓项目物流保障专用’入口,关联在第七、第九供应链节点,权限标记‘内部可用’。”


    张薇就站在后面,盯着那些闪烁的光点。


    “好。通知技术反制组,所有眼睛盯死这条通道!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报告!”


    “记录他们的源地址、工具特征、行为模式,一个细节都别漏!”


    陈主任刚撂下电话,“信息中心和各业务部门已经动起来了,物流接口非必要端口全部封死,权限复核同步进行。”


    “已经揪出两个异常登录账号,来源可疑,正在溯源。”他定了定神,看向张薇。


    “这‘诱饵’……真能成?这帮家伙精得很,一个标记‘内部可用’的测试通道,他们能信?”


    “再精的鱼,饿了也得咬钩。”张薇转向我,“孙琳,外协厂通知都发出去了?回复情况?”


    “加密邮件和电话都确认过,重点名单全部覆盖!”我立刻把回复记录调到大屏分窗口。


    “二十三家里,十八家已回复确认收到,表示立刻启动全面自查。”


    “恒力精密和瑞达科技的对接人电话占线,已转加密短信通知并电话轮询。”


    “泰安部件那边,值班主管接了电话,已记录在案,承诺会第一时间部署。”


    我把未回复的三家标红,“这三家已安排专人每隔十五分钟追一次,确保信息送达。”


    “嗯。收到回复的,跟进确认他们的自查动作和发现,有异常立刻报。”张薇的目光冷如刀锋。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这个‘饵’,看起来足够香,也足够……傻。”


    陈主任和我都愣了:“傻?”


    “对。”张薇指着屏幕上那个“诱饵”光点。


    “一个被标注为‘内部可用’的测试通道,连接着‘天弓’物流保障?”


    “这种低级错误,太干净了反而假。得让它看起来,像是我们忙中出错,不小心露出的马脚。”


    “得让他们觉得,这是他们自己‘挖’出来的漏洞,不是我们硬塞的陷阱!”


    陈主任反应过来:“你是说……故意留个破绽,还得留得像他们本事大?”


    “不是破绽,是精心伪装的‘漏洞’。”张薇纠正说道。


    “在他们疯狂扫描、试图摸清我们底细的时候,在他们以为我们正手忙脚乱封堵外围物流接口的时候。”


    “我们主动在更深层、更靠近‘核心’的区域,‘暴露’一个看似可以利用的‘捷径’。”


    “一个符合他们扫描逻辑和期待的‘入口’!”


    我立刻反应过来:“就像……故意在墙根不起眼的地方,留个不起眼的小洞,但洞后面是咱们布好的天罗地网?”


    “比天罗地网更隐蔽。”张薇的目光扫过我们。


    “在他们重点扫描的内网区域,不是物流接口本身,而是更深一点、更靠近内部数据流交汇点的缓冲地带。”


    “我们伪造一个低级的、过时的系统漏洞。这个‘漏洞’后面,直接链接到我们完全掌控的‘沙盒’环境。”


    “放饵,等他们进来!小吴!”


    “在!”小吴立刻应声。


    “你负责‘漏洞’伪装和‘沙盒’搭建!技术细节你懂,务必做到天衣无缝!”


    “漏洞特征要符合那个区域系统旧版本可能存在的遗留问题,像是我们升级没扫干净的尾巴!”


    “沙盒环境要足够逼真,数据流要模拟真实交互!”张薇语速飞快,指令清晰。


    “明白!沙盒模板现成的,数据填充很快!”小吴手指已经在飞舞。


    “孙琳!”张薇转向我,“你配合小吴!立刻调取技术支援中心归档的所有非核心项目旧版本系统漏洞报告!”


    “特别是供应链平台、数据转换模块相关的!时间跨度放在2015到2019年!”


    “挑出那些已经被修复的、特征明显的低危漏洞报告,给小吴做伪装参考!要快!”


    “是!”我毫不迟疑,调出档案库高级检索界面,关键词精准输入:“供应链”、“数据转换”、“历史漏洞报告”、“已修复”、“2015-2019”。屏幕瞬间刷出几十条记录。


    我迅速点开一份报告摘要,“供应链平台旧版V3.2数据转换模块,因输入验证不严存在潜在未授权访问路径漏洞,中危”


    “在V4.0升级时已修复。报告里有详细的漏洞触发条件和特征描述!”


    小吴凑过来只扫了一眼:“就它!特征太合适了!”


    “张组,我立刻复现这个漏洞特征,伪装成V4.3版本因兼容性问题意外暴露的旧伤!”


    “好!”张薇点头,“沙盒里的‘数据’放什么?记住,半真半假!”


    “放点‘天弓’项目外围的通用性测试数据。”我立刻建议道。


    “比如标准件库的规格参数清单(去关键值)、非关键路径的物流压力测试结果汇总、还有……”


    “对了,去年归档的那批通用接口兼容性验证报告,都是过时的非密信息,分量足,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行!”张薇拍板,“就放这些!再掺点无关紧要的混淆信息,比如过期的会议室预订表、食堂菜谱更新通知!”


    “真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进去!小吴,填充数据时注意逻辑关联和访问痕迹模拟,别太假!”


    “明白!混淆信息包马上注入!”小吴十指如飞,主控台屏幕上代码和数据流瀑布般滚动。


    陈主任看着我们俩和小吴高效配合,又看了眼主屏上依旧疯狂闪烁的红点。


    “这‘蜜罐’多久能好?那边攻击可没停!扫描强度又上来了!”


    “八分钟!”小吴头也不抬,“漏洞伪装特征复现完成度百分之八十!沙盒数据正在注入混淆包!五分钟后联调测试!”


    张薇盯着那些执着撕咬着防线的红点,“让他们扫。扫得越起劲,等‘发现’这个‘漏洞’时,就越不会怀疑是我们主动送的。”


    “只要他们敢把扫描工具伸进这个‘漏洞’,伸进我们的‘沙盒’……”


    “我就能顺着网线,把他们的指挥节点和老巢,连根端出来!”


    时间在键盘敲击和服务器嗡鸣中流逝。所有人目光都胶着在屏幕上。等待着小吴面前的进度条走到尽头的那一刻。


    “好了!”他敲下回车,“漏洞伪装特征联调通过!沙盒混淆数据包填充完毕!访问日志模拟器启动!‘蜜罐’——已就位!”


    张薇眼中寒光一闪:“激活‘蜜罐’!开放漏洞探测入口!”


    “动作自然点,把它‘暴露’在他们重点扫描路径的边缘,就像是被他们的高强度扫描‘震’出来的历史遗留裂缝!”


    “是!”小吴深吸一口气,沉稳地敲下最后几个指令。


    屏幕上,一个不起眼的、标记着“V3.2遗留接口(未完全弃用)”的小入口,如同废墟里露出的一截腐朽木桩,悄然显现。


    它看起来那么脆弱,就像狂风中一扇年久失修、被震开了缝隙的破旧木门。


    我们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眼睛紧紧盯着那个伪装成“漏洞”的入口。


    会有人上钩吗?


    屏幕上,红点依旧在物流接口区域无序跳动着。


    突然!一个最为活跃的光点猛地一顿,像嗅到了血腥味,瞬间脱离了原有的扫描轨迹。


    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嗖”地一下,死死钉在了那个“漏洞”入口上!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几个之前表现得最为激进的“影子”攻击源,同时放弃了其他方向,全部聚焦了过来!


    “进来了!第一个试探性接触!”小吴的声音压着狂喜,指着旁边沙盒监控界面上亮起的第一道数据细流。


    “伪装成常规日志查询指令,但内核加载了深度扫描工具!特征码记录中!”


    “记录所有特征!分析工具类型、行为模式!沙盒环境反馈如何?”张薇眼神锐利如锁定猎物的鹰。


    屏幕上,代表入侵数据的数据细流正谨慎地流入我们完全掌控的“沙盒”。


    它们贪婪地嗅探着沙盒里预设的假数据,那份去关键值的标准件清单、过期的压力测试报告、甚至掺在里面的食堂菜谱……


    他们试探着沙盒的边界和反应。


    “目标在读取‘天弓’通用标准件库模拟数据了!访问路径记录完整!”小吴报告。


    “好!让他们读!让他们以为挖到宝贝了!”陈主任低吼一声。


    张薇盯着那几条越来越活跃的数据细流,它们正肆无忌惮地在沙盒的“宝藏”里翻检,这像在宣告一个既定的结局。


    “漏洞?不,这是你们自己挖开的陷阱……它已经张开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