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投石问路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会议室里,我看着陈主任把几份文件推到桌子中央。


    对面,黄河电子的副总兼总工程师季东林,国字脸,坐姿笔挺,脸上带着沉稳的微笑。


    他带来的年轻副手小刘,身姿端正,目光专注地看着陈主任。


    “季总。”陈主任开口了,声音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肃。


    “非常时期,上面下了死命令,这次是突击性的合规审查,还请老战友多担待,全力配合。”


    季东林点点头,笑容依旧:“陈主任,这话就见外了。规矩我懂,任务大于天。”


    “我们黄河电子和北峰,都是国防事业的护国柱石,更是并肩作战的兄弟单位。”


    “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们保证全力配合。”


    季总语气坦荡,没有丝毫推诿,眼神里是那种经历过风浪的平静。


    “好!要的就是季总你这句话!”陈主任赞许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季东林和小刘。


    “审查范围按通知要求来。但这次。”他声音顿了一下,刻意加重了语气,目光紧盯季东林的反应。


    “这次的重中之重,是涉及‘天弓’项目三号外协的所有关联记录!”


    我这边笔尖在会议记录本上清晰地刻下:“天弓项目三号外协”。


    季东林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带着点探究的严肃。


    “陈主任,咱们作为兄弟单位都合作三十多年了……”


    “这是接到什么具体线索了?”他问得直接,带着技术负责人特有的务实。


    “季总,线索谈不上,就是常规流程加强。”陈主任眼神里的压迫感没有丝毫减弱。


    “‘天弓’是什么分量,你比我更清楚。上面要求,所有链条,尤其是外协环节,必须反复过筛,确保万无一失!”


    “现在,我们需要关于这个项目近三个月的所有通讯记录,电话、邮件、传真底稿,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所有访客登记,包括临时访客、快递、送货司机,只要踏入你们黄河电子大门,接触过‘天弓项目’业务口的。”


    “名字、单位、事由、时间,全都要!”他的要求极其具体。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季东林沉默了几秒,小刘也屏住了呼吸,眼神在两位领导之间快速移动。


    “明白了。”季东林终于开口,声音里没有丝毫被冒犯的迹象,反而带着一种“就该如此”的认同感。


    他转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小刘:“小刘!”


    “到!”小刘条件反射般挺直腰板。


    “你现在立刻开车回公司!”季东林语速快而清晰,命令不容置疑。


    “第一,通知档案室,调出所有与‘天弓项目’业务对接部门的座机、负责人工作手机近三个月的通讯详单!”


    “内网邮件服务器上相关邮件往来,全部导出!”


    “第二,去行政那边,把访客登记簿原件,三个月内的,给我拿来!”


    “重点是标注了‘天弓项目’相关的所有访客记录。”


    “第三,让保卫处配合,调阅相关时间段内,厂区各主要入口的监控录像备份。”


    “特别是涉及物流通道和涉及‘天弓项目’的那几个业务办公室区域的!听清楚没有?”


    “听清楚了,季总!通讯记录!访客登记!监控录像!”小刘复述得又快又准,没有任何犹豫。


    “立刻去办!用最快速度!尽可能提供材料原件!”季东林强调着。


    “是!”小刘“唰”地站起来,动作干净利落,向陈主任和我点头示意后,转身快步离开会议室,关门时轻手轻脚,显示出良好的素养。


    那背影,是执行命令的干脆。


    门关上,会议室里只剩下我们三人。季东林这才转回头,看向陈主任,嘴角重新挂上那丝属于老战友的理解笑意。


    “陈主任,这力度够不够?不够你再加码。我们黄河电子的大门,对兄弟单位的检查,永远敞开。”


    陈主任紧绷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一丝真正放松的痕迹,他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季总,有劳了。这力度,很到位。”他放下杯子,手指交叉放在桌上,身体放松了些。


    “不瞒你说,这次动作这么大,目标明确指向‘天弓项目’,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季东林眼神一闪,声音压低了点:“哦?信号?放出去……给谁看的?”他反应极快,瞬间捕捉到了陈主任话里的玄机。


    “季总果然是明白人。”陈主任声音压得更低,“‘天弓’树大招风。现在厂区外面,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


    “我们这次,就是要大张旗鼓地查!查得越细、越公开越好!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在查它!”


    我握着笔的手停住了,屏息凝神地听着。


    季东林的眼睛亮了起来,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引蛇出洞?还是……敲山震虎?”他语气带着兴奋和了然。


    “都有!”陈主任眼神锐利,“如果真有人把主意打到‘天弓’上,你们黄河作为供应链上的一环,必然是他们关注甚至想撬开的点。”


    “我们这边突然搞这么大动静,查得这么深、这么透,如果那些藏在暗处的势力真的盯上了‘天弓项目’,他们能不慌?”


    “能不打探消息?能不有所动作?”


    “只要他们一动。”陈主任的手掌在桌面上轻轻一按,“尾巴就露出来了!”


    “后续的监控和应对,自然有专人负责。我们这边,就是要把这潭水搅浑,把动静闹大!”


    这根本不是一次针对黄河电子本身的审查!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佯动!


    利用黄河电子这个绝对可靠的兄弟单位作为平台,大张旗鼓地、高调地聚焦审查。


    就是要把“北峰在严查‘天弓’项目关键外协厂”这个信息砸进水里!


    目的就是看水面下那些潜伏的“鱼”会不会因此惊慌失措,露出马脚!这是一次针对潜在威胁的火力侦察!


    季东林听完,脸上露出由衷的赞叹和一种并肩作战的豪情。


    “高!实在是高!陈主任,你们这招‘引蛇出洞’……哦不,是‘投石问路’,用得妙!”


    “放心,这‘石头’,我们黄河电子保证给你扔得又准又响!后续需要我们怎么配合演戏,你只管吩咐!”


    “哈哈,季总你这觉悟!”陈主任难得地笑出了声,气氛忽然间融洽了起来。


    “等小刘把材料送来,我们这边会派专人‘仔细’核对,样子要做足。”


    “这段时间,你们那边如果接到任何关于此事的‘关心’电话,或者有平时不太来往的人突然来打听……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明白!”季东林心领神会,做了个“收到”的手势,“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没有。钓饵放好了,就等鱼儿上钩!”


    看着两位老军工谈笑风生地部署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术佯动,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在我胸中激荡着。


    就在这时,桌上的内线电话响了。陈主任拿起听筒:“嗯,是我。……材料到了?好,直接送到102会议室来,孙琳在。”


    陈主任放下电话,对季东林说:“季总,材料送来了。”


    “这样,让小孙先初步整理归档,我们正好去隔壁,就上次你提的那个新型号制导的技术参数问题,再碰个头?”


    “这边环境留给年轻人。”


    “行!听你安排!”季东林爽快地站起来。


    “孙琳,材料到了你先接收,按通讯记录、访客登记、监控索引分类整理好,等我们回来。”陈主任吩咐我。


    “明白,陈主任!”我立刻应道。


    看着陈主任和季总并肩走出会议室,两人低声交谈着技术参数,背影透着一种历经风雨的默契和稳操胜券的从容。


    不一会儿,小刘带着两名工作人员,抱着厚厚的几摞文件和几个移动硬盘走了进来,动作麻利地放在会议桌上。


    “孙工,都在这儿了。通讯记录是电子版在硬盘里,访客登记和监控目录索引是原件。”


    “辛苦了!”我赶紧起身。


    “应该的!”小刘笑了笑,带人迅速离开。


    我走到窗边,窗外,北峰厂区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高大的厂房静静矗立,运输车辆有序穿行,一派紧张有序的景象。


    就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术行动已经启动。


    那块名为“合规审查”的石头,已经被黄河电子这只可靠的手,精准地投入了水面。


    水面之下,暗流已然涌动。现在,就是等待波澜显现的时刻。


    我回到会议桌前,打开了第一个文件盒。


    整理工作,也是这出戏的一部分。


    现在,就是等待水面泛起涟漪的时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