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标准化的争执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孙姐,你这新模板,”李明把打印纸往我桌上一拍,声音带着点儿压不住的火气。


    “太耽误时间了!我们忙项目都脚打后脑勺了,你还整这些没用的?”


    我放下手里正在录入的数据表,抬头看他。


    这李明是赵工项目组的,刚毕业两年,脑子活,手也快,就是有点毛躁。


    “李明,坐下说。”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怎么就耽误时间了?新模板字段更全,流程更清晰。”


    “清晰?”他没坐。


    “原来三行能写清的东西,现在非要分五栏!什么‘数据来源标注’、‘处理方式简述’……”


    “我们做实验的,结果摆那儿不就行了?弄这些花架子干嘛?纯属增加工作量!”


    我拿起他那份试验参数记录。


    “你看这里,”我点着其中一栏,“‘原始数据来源’,按老模板,你只写了‘设备A读数’。”


    “新模板要求你注明是设备A第几通道、哪个传感器。”


    “看着多填几个字,万一以后溯源,或者设备出问题,是不是一下就定位了?省得翻原始记录本大海捞针?”


    “哪有那么多万一?”他嘟囔着,“设备稳当着呢。再说,我们组自己人看,都懂!”


    “李明,”我加重了点儿语气。


    “项目越来越大,协作单位越来越多。你这份记录,下个月要给南方那个精密加工厂做参考,他们懂你们组内部的简称吗?”


    “一个标注不清,参数理解错了,模具开废了,算谁的?耽误的时间、浪费的材料,是不是成本?”


    他愣了一下,眼神有点闪烁。“那……那也太细了。”


    “不是细,是规范。”我把那份记录还给他。


    “技术支援中心推这个新标准,不是吃饱了撑的。上个月,三组那边就出过岔子。”


    “一个外协单位按老格式的记录理解错了参数,差点把一批关键零件报废了。赵工亲自去救的火,你没听说?”


    李明挠挠头:“听是听了点……”


    “咱们北峰现在项目交叉多,供应链也长。一个环节出点小纰漏,后面连锁反应,耽误的都是国家项目的节点!”


    我看着他的眼睛,“你觉得是花架子,可这点‘花架子’,就是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


    “你多花五分钟填清楚,可能给后面省下五天、五周的麻烦,甚至避免重大损失。这时间,值不值?”


    他沉默了几秒,脸上那股火气消了点,但还是不情愿。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孙姐,你是不知道,我们那边现在真是……”


    “我知道你们忙。”我打断他。


    “新东西上手是慢点。这样,你先按新模板填一份给我看看。”


    “哪里卡住了,觉得哪栏真没必要,或者表述不清的,你圈出来,下班前拿给我。”


    “咱们一起琢磨,看能不能优化得更实用、更省事。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目的都是为了安全高效。行不行?”


    他犹豫了一下,“……行吧,我先试试。不过孙姐,要是真耽误进度,赵工问起来……”


    “赵工那边我去说。”我给他吃定心丸,“他比谁都懂规范的重要性。去吧,遇到问题随时找我。”


    李明嘟囔了一声“好吧”,转身走了。


    刚处理完李明的事,桌上的电话响了。


    是材料库的老刘,声音听着有点急。


    “小孙!你快来看看!出问题了!”


    我抓起本子和笔就往外跑。材料库在地下二层,老刘站在一堆打开的包装箱旁,手里捏着两份文件。


    “怎么了刘师傅?”


    “你看看这个!”他把两份文件递给我。


    一份是供应商随货发来的标准检验报告(旧格式),一份是我们技术支援中心刚要求统一的新格式物料接收核对清单。


    “这批航空铝材,按供应商这报告,规格型号都对得上。可我刚按你们新要求的核对清单一项项过,发现个问题!”


    我赶紧对照着看。旧报告上只简单写着:“7075-T651航空铝板,规格:1000mm2000mm20mm”。


    新核对清单上则细分了多个字段:材料牌号、状态、尺寸(长宽厚)、批次号、执行标准、关键性能参数(如抗拉强度、延伸率)初检值等。


    问题就出在“关键性能参数初检值”这一栏。


    新清单要求供应商至少提供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实测数据。而旧报告里,这一项是空白!


    “你看!”老刘指着清单,“按新规矩,这项没填,我该拒收!可旧报告上本来就没要求这一项,人家压根没测!”


    “这材料等着急用呢!你说现在怎么办?是卡死规矩不放行,还是……”


    这就是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全的隐患!“刘师傅,这批料哪个项目用的?催得急吗?”


    “赵工他们组的‘猎隼’项目!节点卡得死死的,耽误一天后面都要拼命赶!”老刘一脸为难。


    “要不……先收下?反正以前没这项不也用得好好的?回头再让他们补数据?”


    “不行!”我语气坚决。


    “刘师傅,您是老资格,更该明白!7075-T651铝材,不同炉批次性能是有波动的!”


    “尤其是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直接关系到部件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以前没要求,不代表它不重要!”


    “‘猎隼’项目是什么级别?万一因为材料批次性能的微小差异导致测试失败,甚至……后果谁担得起?”


    老刘被我质问的说不出话,但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那现在?”


    “立刻联系供应商!让他们提供这批次的出厂性能检测报告,或者,马上派人过来现场抽检,补测这两项关键数据!”


    “同时报告陈主任和赵工项目组。材料库这边,先按‘资料不全待处理’隔离存放,绝对不许入库流转!”


    “好!好!我马上联系!”老刘立刻去打电话。


    我回到办公室,李明他们嫌麻烦,老刘觉得死板,可现实马上给了我们一记警钟。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军工这条线上,任何一点“差不多”、“以前都行”的侥幸心理,都可能埋下致命的隐患。


    新标准的推行,阻力再大也必须坚持下去!


    快下班时,李明居然又来了,脸上没了早上的火气,反而有点兴奋。


    “孙姐!你猜怎么着?按你那新模板填,一开始是慢点,可填完我自己一看,嘿,真特么清楚!”


    “连我自己回头找点啥都方便多了!刚才赵工看到,还夸了一句‘这格式看着顺溜’!”


    我忍不住笑了,“是吧?没白跟你磨牙吧?”


    “嘿嘿,”他有点不好意思,“就是那个‘处理方式简述’栏,能不能稍微简化点?我觉得……”


    “行,吃完饭你拿给我看看,咱们商量着改。”


    规范落地,总得有个过程。一点点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