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章 外协对接初体验

作者:赵三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弹出来的邮件通知,天虹机电,负责给我们某个型号的配套组件做环境测试。


    陈主任把这次参数对接的活交给我了,这是我第一次独立负责外协技术协调。


    “小孙,”陈主任的声音把我从屏幕前拉回来。


    “天虹那边把初步测试参数反馈过来了?盯着点,别怕问,标准卡死,一点不能含糊。”


    “嗯,主任,刚收到。”我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附件。


    密密麻麻的参数表,看得我有点眼花。


    我拿起桌上那份《PL型外协测试规范》,一条条核对。


    温度范围、振动频率、持续时间……前面几条都对上了。


    核对到“电压波动承受范围”那一栏,我的目光停住了。


    规范上明明白白写着:±5%。天虹反馈的数据范围上限,写着+5.5%。0.5%的偏差。


    就0.5?我心里嘀咕。可能他们觉得没什么?或者手误?


    我脑子里闪过陈主任平时反复强调的话:“外协环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技术参数就是铁律,没有‘差不多’。”


    我拿起桌上的电话,照着邮件里留的联系人号码拨了过去。


    听筒里传来几声忙音,“喂,你好,天虹机电技术部,哪位?”


    “你好,李工吗?我是江城北峰航空技术支援中心的孙琳。关于你们刚反馈过来的PL型测试参数,有个地方想跟您确认下。”


    “哦,北峰的小孙啊,说吧,啥问题?”那边的声音听着有点不以为然。


    我翻着规范手册,找到了那条:“是电压波动承受范围的上限值。我们规范要求是正负5%,你们反馈的数据上限是+5.5%。”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纸页翻动的声音。


    “啊,这个啊,我们确认过了,按我们厂里的设备能力和以往经验,+5.5%完全没问题的,不影响最终测试效果。放心好了。”


    “李工,”我感觉刚才那点紧张被一种说不清的劲儿压下去了。


    “规范就是规范,是设计部门根据产品极限工况反复验证定下来的。”


    “偏差0.5%,严格来说,就是不符合我们的技术协议要求。”


    “这个……需要你们提供一份正式的书面说明,明确表示+5.5%的测试结果能完全等效满足±5%的要求。”


    “并且承担由此可能产生的所有技术风险和责任。”


    好几秒,李工的声音才重新响起,语调明显变了,带着点惊讶。


    “这么细?小孙,你们北峰要求可真够严的。0.5%啊,这点波动,我们设备都未必能精确控制住……”


    “李工,”我打断他,“我们理解设备可能存在精度范围,但技术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的是±5%。”


    “哪怕只有0.1%的偏差,没有经过我们设计部门的书面认可和流程变更,就不能按这个执行。”


    “这是规矩。麻烦您尽快提供一份书面确认函,盖上你们技术部的章。”


    我能想象出对方可能在皱眉,可能在跟旁边人交换眼神。


    最后,李工的声音传过来,带着点无奈,“行吧行吧,知道了。你们规矩大。”


    “我这就去打报告申请盖章,给你们发正式的书面确认函。还有别的问题吗?”


    “暂时没有了,辛苦您李工。收到确认函我们这边会走后续流程。”。


    挂了电话,陈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我办公桌旁边。


    “怎么样?”陈主任问。


    “天虹那边参数上限超了0.5%,”我把情况简单说了下,“我跟他们要书面确认函了。”


    陈主任的眼睛在我脸上扫了一下,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往自己办公室走。


    走到门口又停住,回头看我。


    “干得不错,孙琳。”他的声音每个字都敲在我心上。


    “记住,咱们这地方,规程就是生命。尤其是对外协单位,第一次接触,更要让他们明白这里的责任。以后,就这么干。”


    我盯着屏幕上天虹机电的邮件标题,心里一直想着那0.5%的偏差。


    “小孙,第一次啃硬骨头?”斜对面的赵姐探过头,平时挺照顾我的。“天虹那边的人,不是很好沟通吧?”


    我苦笑一下:“还好,就是要了个书面确认函。李工觉得我们太较真了,0.5%而已。”


    “0.5%?”赵姐笑了,“小孙,别听他们的。”


    “咱们这儿,小数点后面差一位,弄不好就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他们哪懂我们这玩意儿飞起来要面对什么环境?陈主任说的没错,规矩就是生命!”


    “你这头开得好,就得让他们知道,跟北峰做生意,别想打马虎眼。”


    “咱们这儿,没有‘差不多’三个字!”她冲我竖了个大拇指。


    赵姐的话像给我打了针强心剂。是啊,我们做的不是普通产品,是关乎国防安全的东西。


    一丝一毫的妥协都可能埋下隐患。这点坚持,是必须的。


    下班时间到了。我收拾好东西走出办公楼,拿出手机,看到我爸发来条微信消息:“闺女,下班没?吃饭没?工作还顺心不?”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回了过去:“刚下班,准备去食堂。”


    “爸,今天第一次独立处理外协的事,跟对方技术员掰扯了个参数偏差,0.5%,让他们重新确认了。”


    消息几乎是秒回:“0.5%?啥参数啊?要紧不?”


    我爸在老家厂里干了一辈子技术工人,对这些数字很敏感。


    “电压波动承受范围上限,规范要求±5%,他们报了+5.5%。”我解释道。


    “哦哟!”我爸的声音立刻高了八度。


    “那不行!这玩意儿得卡死!闺女,你做得好!就得这样!”


    “你爸我在厂里,图纸上标0.01的公差,我们就得磨到0.01!军工活儿更得这样!一点马虎眼都不能打!没毛病!”


    听着我爸那斩钉截铁的“没毛病”,我心里那点因为李工最后语气而产生的不安彻底消散了。


    是啊,没毛病!这0.5%,在别的地方或许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在北峰,就是不行。


    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


    回到宿舍,我把天虹机电的参数反馈邮件、规范要求和我电话沟通的要点都详细记录在工作日志里。


    特别标注了“待对方提供加盖公章的书面确认函”。做完这一切,我才觉得心里踏实了点。


    第一次独立对接外协,好像……也没那么难?


    但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是什么?是李工最后那声带着点刺的“规矩大”?


    赵姐和老爸的肯定让我安心,但这0.5%的偏差,真的仅仅是“设备精度”问题那么简单吗?


    我盯着显示器边框上那张写着“天虹机电——参数偏差0.5%,待书面确认”的便签纸。


    它像一块小小的界碑,标记着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触摸到这条战线的边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