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8章:哮和喘其实不一样

作者:田梦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景思忖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虚烦和哮喘之证初看之下似乎毫不相干。但是如果从气机的角度去分析其实还是具有共性的。”


    “……哦你这样解释我就懂了!”杨主任连连点头似有所悟。


    苏敏娟却仍是一脸懵圈弱弱地问了句:“气机?什么意思?”


    “小苏你想想看哮喘的病机是什么?”杨主任提示问道。


    “我记得应该是气道受阻肺气不畅吧?”苏敏娟不是很确定地回了一句。


    杨主任微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补充道:“不是很确切。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胸部病机就是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使得肺气失宣、失降、失纳所致。”


    “所以治疗哮喘第一方小青龙汤的配伍就是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中有合。从而达到气机调畅化饮平喘的。”


    “而根据张医生刚刚所说的栀子豉汤能治虚火郁积胸中所致的气机逆乱此案治疗哮喘使用栀子豉汤显然也是对证的。”


    张景接过话头说道:“自古中医有一句老话叫做‘内不治喘外不治癣’。杨主任您说的这个医案其实我也曾听说过确实是宋老很经典的一个医案。”


    “宋老不拘病名只抓病机用方。真正做到了仲景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十二字真言。”


    杨主任微微颔首:“张医生你刚刚给病人开的栀子豉汤也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嘛。”


    张景一听连忙摆了摆手:“跟老前辈相比我还差得很远。”


    “行啦你的水平大家都是目共睹的就别太谦虚了。对了机会难得张医生既然话都赶到这儿了要不你就顺便给大家讲一堂治疗哮喘的课吧?”


    杨主任之所以有这个提议


    因为这个哮喘病在他尚未退居二线前一直都挺困扰他。


    往往是治疗了几次仍然效果不佳后越治心里越没底。


    而且杨主任知道中医治病往往都是相通的很多时候弄懂了一个难题即可触类旁通。


    说不定听完张景的一番分析自己的辨证思路也能拓宽不少。


    苏敏娟听了也很是期待。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因为在儿科住院病人中,哮喘病的比例还是蛮高的。


    虽然临床上使用糖皮质激素、抗ige抗体、长效b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白三烯调节剂等雾化治疗,大都可以控制发作。


    但是常常过不了多久,又会复发不得不再次入院。


    她也很想学一学中医治疗哮喘的思路。


    于是激动地问道:“张医生,中药治疗哮喘,也可以跟你今天治疗616床病人一样,几剂下去就能迅速起效吗?”


    张景笃定道:“当然,只要辨证准确,常常一剂便能起效。如果是儿童哮喘,大部分情况下,配合后期饮食配合和调理,都可以达到治愈。”


    “治愈?”苏敏娟一听,顿时就傻眼了。


    口中喃喃道:“医学上不是都公认,哮喘不能根治的吗?经过规范化诊疗后,也只是可以缓解或者控制临床症状的吗?”


    张景无奈地摇了摇头:“苏医生,你说的医学,应该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西医的看法吧?其实从大学西医相关的教材中,就能发现,西医对于绝大部分疾病的认识都是病因不明的。”


    “对于病因不明的疾病,自然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没法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当然也就谈不上治愈了。”


    苏敏娟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张医生,你认为导致哮喘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哮喘虽然常常作为一个病名出现。其实哮和喘是有区别的。简单来说,哮是以声响而言的,而喘则以气息而定。因此哮证多兼喘,而喘不必兼哮。”


    看见苏敏娟仍是一脸茫然,张景只好继续解释道:“也就是说,哮是指听诊有哮鸣音并伴有气急,而喘只有胸中憋气,呼吸急促。”


    “嗯,我明白了。”苏敏娟终于恍然大悟,接着又问道:“张医生,那么哮证和喘证的病因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张景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据古医**载,哮证多由初感外邪,失于表散,邪伏于里,留于背俞,内应肺系,一有感触,频发频止,迁延岁月,甚难断根。这个描述的情况,相当于我们现代医学所说的过敏性哮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64454|18065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此外,还有痰哮、盐哮、奶哮、醋哮等,又有过食生冷、油腻厚味引发者。这些是导致哮证的内因。”


    苏敏娟这时突然又问:“我们儿科也经常碰到哮喘的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病人,与成人相比,儿童是不是更容易患上哮喘?”


    张景又点头道:“没错,过敏性哮喘多在幼儿期开始发作。患者由于对某些物质过敏的特应性体质,如吸入冷空气、油烟、花粉、尘螨等,常常诱发哮喘。”


    “以及进食鱼虾、海鲜、牛奶、鸡蛋、芫荽等,或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此外,有的患者甚至吃母乳、糖和盐也会引发哮喘。总之都体现了一种过敏性体质特性。”


    稍顿了顿,又继续说道:“我们再来说说喘证。相对于哮证,喘证包含范围更广。比如西医的哮喘、喘息型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引起的喘促、心源性的哮喘,以及各种水肿引起的喘促、各种虚弱性病引起的气喘等等,其实都可以归属于中医所讲的喘证范畴。”


    “关于喘证病因,清代名医叶天士曾经说过,喘证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后世医家公认的导致喘证发作的原因则分两类,其一为外因,其二为内因。”


    “外因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诸邪侵袭。肺位最高,至娇至敏,为邪所感,清宣失降,故致喘发。此外,又有疮毒癣毒内攻,浊气壅肺为喘者,这个也不可不知。”


    “至于内因,由于过食生冷厚味,损伤脾胃,痰自此而生,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子为其母代过,故发痰喘。”


    “除此之外,脾胃虚弱,土不生金,气虚而致喘;又有肾虚不纳,其气轻浅吸短而喘,又有肾水上泛,痰饮冒厥于上而喘。”


    “还有怒气动冲,肝升太过,肺降失职而喘;更有诸病殃及心脏,心火不明,阴霾用事而喘。”


    “总之,心肝脾肺肾,五脏均可致喘。”


    “而且,验之于临床,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喘证之因并非单纯的外因或者内因,很多时候都是内因外因兼而有之。故治疗时,也应两者兼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