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车间里试生产一批之后,就暂时停了。
一是给马口铁皮的焊罐师傅修整和储备的时间,二是生产出来的罐头要拿到上头上交品尝去,只有领导通过了味道和整体的样式,再接着大规模的统一生产。
顺便也能等到第一批货的七天保质期。
通常来说,拿出去放到常温环境下的罐头,没有做好灭菌的工作流程极其容易变质,这也是对罐头车间里机器的考验。
虽然王建国对自个的机器很有自信,但是毕竟这玩意只是按图施工的产物,加上焊罐的毕竟是人工所为,总会出现差错,因此罐头最后的检验流程王建国抓的非常严。
等到没问题,大规模集体生产后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先确保了产量再说!
狗剩、马三、驴蛋三人也是趁着这个空档勤学苦练,不辜负王建国的厚待。
……
时间一晃,转眼便到了周日早上。
王建国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准备出门应约去了,时间也不晚,就跟平时的上班差不多。
骑上自行车,王建国第一时间先来到南锣鼓巷的供销社,去工程部参观,怎么能不带点东西呢?
正所谓——不跑不送,降职使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怎么样,拿点东西更有礼数。
“王哥,您来了!”见熟人来了,营业员小孙立马笑脸相迎。
自从王建国登报之后,早就成了南锣鼓巷的名人了,加上其到供销处里买东西的次数不少,一来二去,他也混上了脸熟。
尤其是上次门口大院子弟和顽主在门口打架的事情,那柄飞击出去的小刀直接给了他心灵上的震撼。
能打熊打虎,还懂得创新创造,这样的人他不想着处好关系,那也太傻了。
“今儿又想买些什么?”
“有没有大前门香烟,给我拿一条,再给我拿两瓶汾酒。”为了做好面子工作,王建国也是下了血本。
这话瞬间就让营业员小孙为难了,香烟他们按照规定都是要一包一包卖的,还没有直接卖一条的先例,加上要的还是汾酒,可不简单。
52年全国第一届品酒大会上,汾酒就和茅台、泸州老窖、西凤酒评为四大名酒之一,而且国宴和外交重大场合都有它的身影,它当时也被称为“红色国酒”,含金量极高!
他挠了挠头,脑袋瓜子一转,瞅了瞅王建国周日大早上骑车出门的架势,便知晓他此行不简单。
“王哥,您这是要去拜访大领导?”
“嗯。”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孙这才做出决定:“成,那你等我一会儿,我到仓库里找找。”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哪还能让尿憋死,早上供销社里就他一个人,怎么卖还不是他说了算。
很快,他就灰头土脸的从仓库了出来,手上拿着一条香烟,以及两瓶款式不同的酒。
“王哥,这我没法了,库里就剩下一瓶汾酒和西风,您看……”
“拿了吧。”
王建国爽快的付了钱,同时也嘱咐小孙下次供销社上好东西了记得给他留意一下。
那年头,想要买到好东西就得跟供销社的营业员搞好关系,他们才能为你专程截留,否则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接触不到。
买好东西,王建国便径直朝着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骑去。
苏工所在的工程部就在那儿,门内大街172号,一栋带有苏式建筑元素的砖混结构楼房,庄重、实用,共有四层,窗户宽大,十分瞩目,周围也是清一色的同类建筑,再远处就是经过改造的传统中式院落。
据王建国猜测当时许多新成立的部委机关和管理机构都设在这些区域,便于集中办公和协调。
王建国骑着车还未靠近,就被设卡检查的公安干警拦住:“这位同志很面生啊,干什么的?”
与此同时,周围十几道眼睛盯了过来,看的王建国心里直发毛。
还没来得及解释,他们就已经随时把握好手中的装备,准备出击。
“诶!这是我邀请过来的客人,咱们报纸上的劳模。”
远处,苏工瞧见王建国被拦的身影,也是急匆匆的小跑过来。
闻言,设卡的干警们眼神微眯,终于想起了报纸上的内容,面上的警惕方才松懈。
“既然是苏工邀请来的,那就请进,不过得配合咱们得搜身工作,请同志您配合。”
“没问题。”
他们的检查的非常仔细,里里外外把王建国的摸了个遍,确保没有携带危险的武器后,方才给其放行。
“王建国同志,您的事迹我们都有耳闻,您这把杀猪刀得暂时放在咱们这保管,没问题吧?”干警们对搜出来龙泉宝刀,进行了暂时的收缴扣押,避免发生意外。
“理解理解。”
做完这一切后,王建国才得以推着车放行进入。
路上苏工也解释道,由于今天是周日的缘故,办公楼虽然没有什么人,但是检查却会更加严格,避免敌特进入搞破坏或者安装监听设备……
工程部内设有保卫科,负责工程部内的安全,楼外边街道则会有公安干警的岗亭、哨卡,以及流动哨、暗哨,保卫森严。
沿着大街直走,王建国终于在其带领下,来到了苏工所在的技术司大楼,楼里的结构朴素简约。
进门后,墙上引入眼帘的便是张贴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学习毛熊先进经验”的标语。
其次才是零散的办公室。
“我办公室在三楼,咱们到楼上坐吧。”苏工在前面带路。
王建国观察了下,一楼大概共有五间办公室,每间办公室里都会放有四张办公桌,桌上放着大量的图纸、文件,办公室面积也不大,也就15-20平左右;二楼虽然也是相同布局,但是显然桌子少了些,只有两三张,但是桌子上的文件明显收拾的更加齐整。
每层楼里都陆陆续续有两三个人,不知道是在研究图纸还是捣鼓机器,十分专注。
三楼则是仅剩下三个办公室,另外两间房门紧闭。
咔嚓!
苏工拧开门把手,引入眼帘便是深色的木质办公桌、文件柜、正墙上挂着一张详细的肉联厂工业项目布局地图,墙角还有一部摇把式电话,空气中可能弥漫着浓厚的墨水、纸张跟旧书卷味道,以及些许烟丝味。
“小王啊,欢迎参观我的办公室,坐!”
苏工手掌一挥,便转身走向早已烧好的热水的煤炉,倒水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