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
众多技术骨干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就开始不停地连轴转,今儿罐头生产流水线终于造好了!
这无疑是给他们极大的鼓舞了士气!
其中苏工更是一头扎进生产线,全程指挥建造,有不明白的便翻开王建国的图纸以及撰写的操作手册,两相对应,这些天的劳累让他头上的白发又多了几成,肩颈腰脊身子骨也不同程度的发酸疲惫。
“大家伙都累了,歇息会儿吃个午饭,咱们明天下午就来个简单的初试验,看看机器能不能转起来!”
“好的苏工!您也要注意休息,别把身子骨累坏了!不然没了您的领导,咱们可不成!”
“苏工,注意身体!要不要我们给你从食堂带饭回来?”
“成,不过你们少给我打点肉菜,每次打的我都吃不完,浪费了。”苏工递去自己的饭票。
工程部的食堂跟其他的工厂的食堂还不一样,他们是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统一用钱购买内部饭票,再用饭票来购买食堂的饭菜,饭票拿到外面是完全没法子用的,只在机关单位内流通。
每个部门的饭票的计量单位也是多种多样,有的按“斤”、“两”(16两制),有的按“餐”或“天”计算,甚至还有饭票分大、中、小灶来算。
其中,建国之后空军成立,他们歼击机的空军驾驶员的饭票最为豪华,肉蛋奶供应拉满,并且此时还处于抗美援朝的战时状态,他们正享受着“战争4号灶”的伙食标准,也就是每天伙食标准在4万7千(4.7元),最高规格!
要知道,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津贴也才6万(6元),吃两天比津贴高了。
其次,就是普通的空军飞行员,享空勤灶,每天约2万5千(2.5元);第三则是潜艇学习兵,他们在旅顺跟着毛熊海军学习,起码要学习到54年6月19日国内首支海军独立潜水艇大队成立,才能正式服役。
不过有意思的是,后世的潜艇兵伙食后来居上,一举成为全军中最好的第四类伙食!
“好嘞!我们知道了。”
技术骨干们乌泱乌泱的涌进食堂干饭,苏工则是继续检查起机器。
……
办公室,中年骨干庞伟敲开了老师的门:“老……苏工,您在吗?”
他脸上带着笑意,外贸部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们工程部申请的一大批马口铁皮指标同意了,而且还额外多批了十几吨!
他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上头陈正部长去找外贸部施压去了,现在指标到位,就等着学习焊接技术的工人从上海益民食品厂回来,罐头生产工作就可以陆续开展了!
一切都未来可期!
嘎吱~
推开门后,中年骨干庞伟并没有看到恩师的身影,他无所事事的在办公室里闲逛着。
突然,他就看到了桌上的手写通知信件。
他怀着好奇的心情,拿起来瞅了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是一封进部的确认函,只要苏工确认签字函件,工程部的党委就会正式开始开始会对成员进行组织考察,一旦通过,对方就会进入工程部内与其平起平坐。
庞伟懵了。
要知道,他跟在老师苏士中身边已经很多年了,建国前他就已经在一直跟随,因此这么久以来,他自认为自己会是老师最得意的弟子,加上苏工作为工程部技术司的副司长,手底下一直有个名额,能够推荐人上到做他的秘书,但是他就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便一直空着。
现在,庞伟看到这封举荐王建国进入工程部的函件,心中危机大涨!
老师不会打算把他招进来,然后步步高升,直接抢了他期盼已久的秘书位置吧?
要知道,苏工的距离退休也没几年了,到时候他一退位,自个很有可能从秘书接任副司长,一步登天的啊!
很有可能!
仅是思量了一会儿,庞伟便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将函件藏到自个的兜里再说,毕竟组织的对于人事的任命与考量,时间都比较长,加上苏工一心扑倒肉联厂的工业化建设上,等他想起来,说不定自己早就已经站稳脚跟了。
“老师,别怪我,我实在是太想进步了。”
咔嚓咔嚓!
中年骨干庞伟将函件直接揉成纸团,手指上的五个指节都用力捏的发白,最后装进兜里,拿回自己办公室,见没人这才丢进煤炉子里烧成灰烬,这才放心。
至于王建国那边,他自然也要使些绊子,再让他发光发热下去,不仅要进部上位,还很有可能会窜到他的头上,一想到这,他便马不停蹄地的开始打听起跟王建国不对付的人。
没多久,他便找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肉联厂的副厂长李启德,采购科的包德胜,大院里的贾家贾东旭,易中海等人……
……
翌日下午,酒足饭饱,午休过后。
机器的检查工作也彻底完成,一切准备就绪!
初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高温蒸煮设备、灌装机、半自动封罐机等设备能不能正常的密封运转。
只有它们都没问题之后,后续拉到肉联厂里才能够节约很多的调试时间,想要真正试运行,生产出一批罐头尝尝味,得再等等了。
随着机器电力接好,蒸煮所需的热水烧好,苏工按下启动按钮,整条流水线咔哒咔哒的运转起来,周围前来观礼的工程部人员个个屏息凝神,祈祷一定要成功运转,不要失败!
让工程部的焊工,简易的用马口铁皮焊了十个铁罐,确保不会漏后,他将其放到运转的流水线上。
至于铁罐的样式美丑就没有办法控制了,毕竟前往学习的工人还没有回来,加上这只是初试验,要求不严格,能试运行就成。
随着,流水线上的铁罐运转到封罐机处,挤了些许生猪肉进去,封罐,焊接,高温蒸煮机运作,前面几个流程都没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看看,高温蒸煮设备能不能够将罐头里的生猪肉弄熟,如果没有办法做到高温蒸煮,彻底消灭里面的杂菌,那么这批机器就是有问题的。
标准蒸煮90分钟后,苏工带着技术骨干们开锅,取出罐头来,总共做了十个罐头试验,其中7个罐头出现了焊缝泄露,里面的猪肉进了水,失败。
唯独剩下三个罐头是密封良好的!
高达70%的失败率,让苏工眼角抽搐,怪不得这玩意得专门的技术工人来,普通的焊工还是会失误。
打开盖子后,其中两个因为焊接的铁罐过于厚重,没有全熟,失败!
唯有最后一个不薄不厚刚刚好的罐头,里面的猪肉,散发着浓郁的肉香!
见此,苏工念道:“看来初试验,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