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章 四九城同仁堂,六条野山参(感谢何生的催更符~)

作者:爱吃柠檬的咸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啐!”


    王建国吐了口唾沫星子,后撤了好几步,生怕狗血溅到自个身上。


    真他么畅快!


    刹那间,王建国也有些理解蒋东方的心境了,小日子的玩意就是该杀!畅快的杀!


    “汪!”


    犬吠声响,只见极品重托在完成任务之后,径直开始自顾自的舔手梳毛,如同小猫般爱护卫生。


    此番可爱的情景,立马击碎秀芝最后的心防,她蹲下身子,摸着狗头询问道:“这小狗没家的话,咱们给它一个家吧!”


    她瞥了瞥四周,路边皆是荒地,视野之内并无人家。


    “成!不过咱们得瞧瞧它跟不跟上,要是能跟到家,说明我们跟它有缘分。”


    王建国此举并非多余,而是想再看看极品重托的其他特性。


    刚才战斗的时候,它不仅展现重托的勇猛的战斗能力,还展示了无与伦比的速度,现在再看看它的耐力如何……


    只有全面了解清楚,日后养大驱使起来才更加好用!


    秀芝没有太多意见,上了车。


    一开始她还担心小狗不会跟随,可频频回头看到那土黄色的身影后,嘴角的笑意却再也压不住。


    四九城里是有人养狗的,他们基本都是历史遗留下的富户,“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说的就是他们。


    其中的肥狗,代指是狮子狗,也就是京巴,小小一只,狗毛修长的那种。


    普通平民百姓更多养的土狗,也就是中华田园,在治安不好的年头,拴在门房或者倒座房,防范盗。


    几公里土路下来,极品重托都没有显露出疲惫的状态,只是热的开始伸舌头喘气。


    王建国非常满意。


    自家常年都有肉食吃,想要多养活一条狗,那是完全没任何问题。


    靠近德胜门的时候,下午的光景与早上完全不一样,除了继续站岗的民兵外,摆摊卖菜的摊贩也早已收工回家,只剩下不少卖柳框、鸡笼、鞋底手工的小贩仍在寒风中坚持。


    城外的护城河水,细细看去,早已经结成坚冰,如银带环绕城墙,给土灰的德胜门徒增一抹色彩。


    周围的夯土墙张贴着大大额“抗美援朝”等标语,白底红字格外显眼。


    简单的检查过后,民兵予以放行。


    回了城,王建国第一时间就朝着最近的西城区同仁堂赶去,买药。


    同仁堂自康熙八年创立,后面就一直为宫廷专门提供药物,至今有300多年历史,此时的同仁堂还是私营企业,由乐氏家族掌控,但是由于抗美援朝的缘故,增加了许多的国营订单,也算是为54年的公私合营提前铺上康庄大道。


    格局依旧是熟悉的前店后厂,门店皆是青砖灰瓦,进门就能看到聆琅满目的百眼橱,药柜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小纸条,注明每个柜子对应何等药材。


    “同志,看病还是买药?看病的话需要排队,买药请走这边。”


    王建国把自行车停在门外,只身带着方子进门。


    “买药。”


    由于今儿是元旦,来同仁堂看病的人比平时多好几倍,那大长队伍恐怕得排到晚上!


    店里常设的坐堂医师青衫儒礼,戴着圆形黑框眼镜,号脉的手法那叫一个专业。


    王建国好奇的四处打量,方才将所需药材逐一念出来,负责接待的伙计谈着算盘,珠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一共2万三千5百(2块3毛5),是否需要代煎?代煎多收2百(2分)工费?”


    伙计算完账后,询问。


    “不用,我回家自个来就行。”


    丹方上写清楚了具体的煎药方法,王建国只需要照做就成,没必要多花冤枉钱。


    “对了,你们这还有二十年以上的人参吗?”


    伙计懵了一下,嘿嘿笑道:


    “同志甭说二十年以上,咱们百年的长白山野山参都有,不过那玩意儿属于急救用药,已经被上头统购,用于战备物资,咱们库房只有些十几年的中低档人参。”


    王建国点点头。


    也罢,特殊时期下,很多事情都是没办法的,靠人不如靠己。


    “挑几条年份老的,一块打包吧!”


    “得嘞!”


    从同仁堂里出来,王建国的腰包彻底瘪了,就剩下238万5千(238块5毛)。


    别看钱很多,但根本不够花!这人参满打满算最多也就吃一个月,下个月还得买!


    刚才六条野山参就要了85万(85块)去!相比较之下红星村里的老李头的价格简直就是人情价,怪不得他住的屋子穷嘞!不吃人哪能富得快?


    这一切都被秀芝看在眼里,家里急需要用钱的时候,可她没有工作,也只能抓心挠肝干着急。


    她现在还是川地的农村户口,根本就没法找到工作。


    就算是街道办每年有户籍迁移的指标,但基本都会优先分配给退休军人、毕业生等,她们这些人嫁人后的户口迁移往往都是排在最后面的。


    大院里跟她相同待遇的人很多,比如贾张氏、秦淮如、以及好几位大妈……


    没办法,那年头户口就决定了很多人一辈子的人生轨迹。


    想罢,她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到街道办派发的零工任务上。


    打今儿起,她要再成倍努力干活!


    日子嘛,就像工厂里那烧煤的机器,你喂它一把煤,它就给你融一斤铁。人勤快点,黄土里也能刨出金疙瘩!


    秀芝她相信自己能靠勤劳的双手,帮王建国减轻生活压力,共创出美好的生活!


    “傻丫头,想傻呢?”


    王建国看着秀芝杵在那,抿着小嘴巴,眼神坚毅的像是要入D。


    “没啥,就是治咱爹的开销太多了,我想替你分担分担压力。”秀芝微微抬头,下午的阳光洒进她的瞳孔,熠熠生辉。


    “你难道不想跑?咱爹这情况,很有可能会把我们王家吃穷,吃垮,将来你恐怕要跟我天天吃苦哦~”王建国打趣。


    谁知听闻此话后,李秀芝撅起嘴巴生起气来:


    “应承下的话,就是钉进木头里的钉子,拔出来也得留个窟窿眼儿。咱庄稼人,吐口唾沫就是钉,说跟你过一辈子,少一天、少一个时辰,都不叫一辈子!就算跟下辈子勒紧裤腰带吃土,我都心甘情愿。”


    “哈哈!傻丫头逗你呢!咱们回家吧。”


    王建国在金钱方面从来不担心,有系统在,吃喝不愁,况且自个还有份稳定的工作。


    光是每个月发的工资,那都够买六七条参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