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继光的话语到了嘴边,却又生生咽了回去,他的嘴唇微张着,似乎还想说些什么。
齐宇书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模样,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说道:“出去吧。”
齐继光听到父亲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但他还是顺从地点了点头,应道:“是。”
接着,他慢慢地转过身,脚步有些沉重地朝着书房门口走去。
当他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父亲,只能看到父亲垂着的眼睑。
等到儿子离开。
齐宇书双手撑着案几缓慢站起身。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慢慢地走到柜子前,打开了柜门。
柜子里摆放着许多他小时候读书练字时的物品,还有父亲给他写的批示。
这些批示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依然保存得很好,每一页都能看到父亲认真书写的痕迹。
齐宇书拿起其中一本,翻看着上面的批注,回忆着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那时的齐家正处于上升期,周围的人对他们都充满了敬意和巴结。
而他作为齐家的嫡长子,更是备受瞩目,走到哪里都有人恭敬地称呼他一声“齐大公子”。
后来,娶了勇德侯府唯一的嫡女,更是风光无限。
当年父亲在做选择时,不是没人劝过。
就连自己的岳父也曾亲自到府上来找过父亲,希望他不要参与其中,安安分分地当一个保皇党,这样会更加稳妥。
可是,父亲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呢?
齐宇书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其中有一大部分原因肯定是因为自己。
齐家是在父亲这一辈才崛起的,根基尚浅。
齐家的小辈又没几个有能力的。
就连他的能力也不是很强,再加上当年被有心人士引导,才会不断在爹耳边说,明眼都能看出当时的三皇子有多得圣意,不管是才华,能力都很强。
他的支持者也是最多的。
朝堂之上,过半臣子已然站队三皇子,余者或为五皇子,或为保皇党,唯皇上马首是瞻。
父亲经过权衡利弊后,才决定站队三皇子,以求为他谋得一条康庄大道。
孰料,人算不如天算,三皇子去了一趟富庶的江安,竟不幸罹患重疾,于归途去世。
闻此噩耗,父亲如遭雷击,那一晚独自坐在书房,彻夜未眠。
等从书房出来,满头青丝已然半白,其憔悴之态,令他不敢置信。
后来,父亲又匆匆赶往侯府,与岳父闭门密谈,他不知道和自己岳父聊了什么。
齐宇书只知道,父亲回来后,神色恢复正常了。
只不过对自己说的话变多了。
等到五皇子即位的第二天,他就在书房自杀而亡。
而他们一家也被岳父安排去了扬州。
在扬州这一待都十几年了。
他为何如此渴望重回京都呢?
或许,其中更多的是愧疚吧。
没错,就是愧疚,这种情感如影随形,时刻萦绕在他心头。
如果不是因为他不断地在父亲耳边撺掇。
以父亲向来的谨慎性格,绝对不会选择去站队那位皇子。
父亲平日里总是苦口婆心地教导他:“宇书啊,咱们齐家根基尚浅,无论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都一定要谨言慎行啊!”
然而,当时的他却完全将父亲的教诲抛诸脑后。
如果不是因为他的一意孤行,他们齐家或许依然能够在京都安稳度日,他也依旧会是令人羡慕的侯府乘龙快婿,自己的仕途想必也不会很顺畅。
可...一招错,招招错啊。
可事已至此,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当三皇子去世的噩耗传入府中时,他只记得自己当时那失魂落魄、惊慌失措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父亲那异常镇定的表现,父亲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给予他一些安慰。
也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迎娶了侯府的独女。
这位侯爷对他的女儿宠爱,不会完全看着他们不管。
后面看到父亲去找岳父后恢复和以前一样,他天真地认为,三皇子的离世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的影响。
可谁知道,当五皇子最终登上皇位,父亲却在书房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刻,他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他们曾经支持过三皇子,如今五皇子登基,又怎能轻易放过他们呢?
他甚至还来不及为父亲的离世感到悲痛,便不得不面对家族可能会被新帝流放的前景。
还是岳父帮忙,让他们离开了这漩涡中心,让自己带着一大家子来到扬州。
也许事实就如同大舅哥在信中所写的那样,在扬州的日子里,自己过得实在是太过安逸了。
以至于当四皇子派人前来与自己接触时,内心竟然会产生一丝心动。
不,准确地说,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其实是坚决拒绝的。
毕竟,当年的那些事情,他可是从未有过片刻的遗忘。
然而,或许是因为当年从京都狼狈离开时的情景太过深刻,亦或是父亲自杀时的惨状常常在睡梦中浮现,让他始终无法释怀。
他总是难以忘却在京都时的种种模样。
如今,他终于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
没有了侯府作为后盾,他实在不敢去冒险赌。
而大舅哥的那封信,更是明确地表示,如果齐家参与到皇子们的夺权斗争之中,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彻底断绝。
说的够狠,也让他清醒过来,大舅哥比自己岳父更狠啊。
没人托底,大舅哥还很明确写了,尽快和四皇子切断关系。
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侯府始终只是保皇党,他这么亲戚也不能牵扯到皇子。
当齐宇书下定决心后,就主动给侯府去了信,打算离开扬州。
并打算去到穷乡僻壤的地方。
这样四皇子应该也放弃他们了吧,毕竟在扬州能捞钱。
他们离开这里,也就代表不能捞钱了。
当杨政国收到信,还是很欣慰。
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那么狠心的,毕竟他也曾是爱护妹妹的好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