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婉如早早睁开了眼睛,迅速让奴婢伺候起床。
简单地梳理,略施粉黛,让自己精神一些。
让张嬷嬷准备好,早膳。
也不知道今天夫君能不能回来,牢里的饭怎么吃,她打算亲自送过去。
“姑娘,你多少吃一点吧,再给姑爷送过去。”张嬷嬷苦口婆心地劝道。
杨婉如摇了摇头,“我吃不下,还是先给夫君送去吧。”
她的目光落在桌上的食物上,一点胃口都没有。
哎呀,尤其是昨天的晚膳,没有姑爷在身边,姑娘的胃口都不大好了。
这小脸,感觉一天都瘦了,这要是今天姑爷不能回来,自己姑娘不还得瘦,那张嬷嬷心疼她。
“清儿,食盒准备好了吗?”杨婉如转头忍不住又叮嘱了一遍。
“姑娘,放心吧,都准备好了,都是热乎的,姑爷爱吃的。”清儿回答道。
杨婉如点了点头,“那就好,我们走吧。”
说完,她便带着张嬷嬷和清儿等人,匆匆赶往大理寺牢房。
当她们抵达目的地时,杨宝珠的马车恰好也缓缓停下。
对于自己的宝贝儿子,杨宝珠昨晚基本没睡,一大早赶紧起来,生怕他在牢房里遭受委屈。
她特意早早地准备了一些食物,心急如焚地赶来这里。
杨宝珠刚刚下了马车,杨婉如恰巧在马车上瞥见了她。
杨婉如连忙出声喊道:“姑妈,您这也是来给表哥送食物的吗?”
杨宝珠闻声回头,一眼便看到了侄女杨婉如“是啊,婉如,你这也是来给夫君送食物的吧?”
杨婉如点了点头。
“王嬷嬷去吧”
杨宝珠吩咐王嬷嬷去给牢房的衙役打点银子,看能不能去牢房看看齐继光。
那牢房的衙役却面露难色。
他看着王嬷嬷身后的华丽马车,这一看就是权贵人家的座驾啊!
若是在平时,要想进监狱看犯人,普通百姓,给点银子都能通融一下,遇到贵人,也都是让人进去看的。
可如今情况特殊,万一被上头知道了,那自己可吃不消啊。
可今天不一样,大理寺的几位大人可都没回去,现在正在里面问话,这他怎么敢放人进去。
王嬷嬷自然敏锐地察觉到了衙役的犹豫,她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便直言不讳地说道:“莫不是嫌我给的银子少了?”
衙役闻言,连忙摆手否认道:“哪里哪里,小人绝无此意啊!实在是因为今天的情况特殊,实在难以通融几位贵人啊。”
王嬷嬷见衙役如此坚决,便加重了语气说道:“我们可是勇德侯府的人,不过是想去看看昨天被关进来的公子而已,难道这也不行吗?”
然而,那衙役却依旧一脸苦相地解释道:“哎呀,贵人啊,小人真的不是不愿意让您进去,只是今日大理寺的几位大人都在里面审问犯人呢,实在是不能放您进去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停地作揖,真的很为难的样子。
杨宝珠不耐烦了,只是进去看个人,王嬷嬷怎么这么磨叽。
她皱起眉头,快步走上前去,看向那衙役问道:“怎么回事?”
“贵人,实在抱歉,今天真的不能探监,大理寺的几位大人都在里面呢。”
杨宝珠见状,倒也没有过多纠缠,说道:“行吧,我们也不为难你,我们就不进去了,直接把这食盒送进去就好。”
然而,那衙役却显得有些为难,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恐怕不太方便吧。”
杨宝珠眉头微皱,但还是保持着良好的涵养,缓声道:“这也不行吗?”
杨宝珠当娘这么多年,脾气磨的好了很多。
那衙役见杨宝珠有些不悦,连忙解释道:“不是小的不让进,实在是小的做不了主啊。几位贵人,要不这样吧,容小的进去禀报一声,看看几位大人的意思如何?”
自己做不了主,那就推给上级。
杨宝珠点点头,道:“行,那你快去禀报吧。”
待那衙役转身离去后,杨宝珠转身看向杨婉如,轻声问道:“婉婉啊,你怎么不回侯府呢?你那两个表妹可都很想你呢。”
杨婉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得体的笑容,回答道:“姑妈,我这两个表妹好不容易见到祖父、祖母,我怕打扰到她们,所以就想等过些日子,再亲自上门邀请她们去我府上玩。”
“行,你们几个姐妹年龄相仿,多亲近亲近,毕竟都是亲戚嘛。”
在她们聊天时。
有几辆马车缓缓驶来,毕竟昨天被关的可不止是她们的儿子、夫君。
卢熙章听着手下的禀报,得知监狱外有不少昨天被关押的人的家属前来探监,并且还送来了食物。
“行了,行了,把他们都放了吧”看着手里每个人的口供。
看着都很平常,似乎沈贤元被杀,就是寻仇。
就在昨天,已经有不少人纷纷到他这里打听关于这件事情的情况。
二皇子也特意派遣了人手过来询问,毕竟沈贤元和二皇子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
不仅如此,段家和杨家也不约而同地先后派人前来催促,希望能够尽快将这个案子了结。
毕竟,这起案件发生在天月楼这样的地方。
是真的担心天月楼,还是只为了结案呢?
按照调查的,段家、杨家似乎也都有参与进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卢熙章不禁陷入了长时间的犹豫之中。
一命抵一命似乎很合理的给这种事,画上了句号。
既然王大同的女儿是被沈贤元所杀,那么王大同为了给女儿报仇而杀死沈贤元,甚至最后选择自杀来偿还沈贤元的性命,这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
这只是表面的,要是深究起来,牵扯到皇权。
刚刚又有人给他传来了消息,希望卢大人赶紧把案子了结,可以安安心心的告老还乡。
卢熙章坐在书桌前,太阳升起的第一束光,从窗外照进他的书桌,再一点点照在他身上。
本应该很暖和,他的身体却感到一丝寒意。
当年,读书为官,年少时的豪言壮志,似乎还在耳边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