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
老夫人如痴如醉的听着戏曲。
随着台上开唱,院里的众人也停下闲聊的声音,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戏台上。
张花坐在人群中,眼睛紧紧盯着戏台上的戏子。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致打扮的戏子,那华丽的戏服、精致的妆容,以及优美的身段,都让她感到无比新奇。
戏曲的音调婉转悠扬,如泣如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
张花不禁想起了在桃花村时听过的戏。
每年,李氏族里都会从县里请来戏班,为村民们唱上一扬。
那是桃花村村民们最期待的时刻。
为我慢归休欸留连,听听这不如归春暮天,
春香啊!难道我再到这亭园,
难道我再到这亭园,则挣的个长眠和短眠,
知怎生情怅然,知怎生泪暗悬。
.......
“好!”随着台上最后一个音调的落下,老夫人面带微笑,率先鼓起掌来。
“这牡丹亭,比上次唱的要好啊!”老夫人赞不绝口,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赏!”
她的话音刚落,台上的众人便纷纷跪下谢恩。
大夫人见状,连忙笑着附和道:“老夫人这耳朵可真是灵啊,这细微的差别都能听出来!”
“哈哈哈,这出牡丹亭我都听了多少年了,自然是熟悉得很。”老夫人笑吟吟地回应道,与大夫人闲聊起来。
“对了,我听说这戏班子最近在排练新的戏呢,是什么来着?”
大夫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向身旁的领班招手,示意他上前来说话。
杨婉如虽然在和自己娘亲闲聊,但也分了一半给到祖母那边。
领班快步走到大夫人面前,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回答道:“回大夫人,老夫人,我们戏班子最近正在排练一部新戏,是最近非常受欢迎的话本子——西厢记。”
“哦?是吗?”
老夫人的兴趣被勾了起来,“那想必这出戏一定很受姑娘们的喜爱吧?”
老夫人年轻时也喜欢看那些画本子,把目光看向府里姑娘。
八姑娘娇声说道:“祖母,这西厢记的画本子,我看过”话音未落
只听得旁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原来是七姑娘也跟着开口了:“嘻嘻嘻,祖母,我也看过了呢!”
有人开了头,其他姑娘们见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自己也看过这本书。
祖母见状,不禁也被逗乐了,她笑着问道:“哈哈,这《西厢记》是不是讲的那些情啊爱啊的,什么落魄书生和世家贵女相爱的故事呀?”
五姑娘调皮地眨眨眼,应道:“祖母,您可真是太厉害了,一猜就中!莫不是您也看过这本书呀?”
她的话一出口,屋子里的人都笑得更厉害了,连站在一旁的丫鬟们也都忍不住,纷纷捂着嘴偷笑起来。
“哈哈哈,你这小丫头,居然敢拿祖母开玩笑!不过呢,这世面上的话本子,从我们那时候开始,写的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啦,无非就是落魄书生和世家贵女相恋的故事。虽然这些故事有些俗套,但就是有人爱看嘛!”
祖母顿了顿,接着又说道:“对于你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哟!”
杨婉如嘴角微微一撇,什么叫故事俗套啊?
她觉得夫君写的书明明非常精彩,而且这本书可是目前市面上最畅销的话本子。
二夫人侧头小声的在女儿耳边问:“怎么了”
大夫人将目光投向杨婉如,面带微笑地对她说道:“六丫头啊,我听说这本书,好像是从你家书坊里出来的吧?”
老夫人视线也看了过来。
“是从我书坊里出来的”
她的话音刚落,八姑娘的好奇心就被勾了起来,她瞪大眼睛,满脸好奇地看向杨婉如,急切地问道:“六姐姐,那写这本书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啊?他是不是落魄书生啊”
“这……”杨婉如突然语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她肯定不能说是夫君写的书,以后考取功名,知道他写这种书,肯定不好。
老夫人笑着插话道:“哈哈哈,八丫头,这六丫头怎么会知道呢?她又不可能时刻盯着书坊看。”
继续说道:“不过,咱们府里这么多丫头都看过西厢记,那说明这个书生的文笔确实不错。六丫头啊,等你回去的时候,记得给这位书生带一份赏赐过去。不用说是我们给的,全当对新戏曲的赏赐。”
老夫人的话刚说完,其他几个姑娘也纷纷附和起来。
“六姐姐,我也给一份,他写得确实很好呢!”
“六姐姐,还有我的一份,你可别忘了一起带走哦!”
杨婉如脸上笑着应和着:“好,好”
辛亏不知道是夫君写的,她想好了,赏赐的东西扔库房,她才不要其他姑娘给夫君送的礼物呢。
等老夫人再次点戏。
众人的注意力放到戏台上。
二夫人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压低声音对女儿说道:“刚才你们提到的那本《西厢记》的话本子,是不是女婿写的呀?”
“嗯。”
二夫人见状,连忙又轻声嘱咐道:“那下次可千万别再让女婿写这种东西啦!”
要是他的其他同窗知道他写这样的话本子,肯定会笑话他的,府里的其他人要是知道了,也得笑话,六姑爷居然写那种东西。
虽然她对还没成婚之前的李清荣写话本子是敬佩的,家里穷,能用这个挣钱,减轻家里的负担。
可现在和女儿成了婚就不这么想了。
杨婉如听了母亲的话,却有些不高兴了。
什么呀,夫君写的明明很好看嘛,为什么不能写呢?
二夫人一看女儿这副模样,便知道她根本没有把自己的叮嘱听进去。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好改口道:“好吧,就算女婿要写,你也千万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哦。”
“知道了”
这点道理杨婉如还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