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的,李修文一时间听着倒是有些嘈杂无比。
不过对这些问题他还是微笑着如实作答了起来。
毕竟也不是秘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说谎的必要。
当然。
除了好奇的发问,同学们也自是少不了夸赞他:
“你真厉害,小说都入围那个外国的什么龚奖了!”
“我看你今天貌似又在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新的小说。
佩服,你出新小说的速度都比我看的速度还快!”
“看来以后我可以跟人人炫耀说我有个大文豪同学……”
另外,倒是还有些同学特意拿了他写的书找他签名。
这让李修文心里莫名得有一种比较古怪的感觉。
他倒也没多想,笑呵呵的就给那两位同学签了名。
之后,李修文感觉自己貌似有点像是喧宾夺主。
便开玩笑的说:
“咱们这不是元旦晚会吗?怎么像是采访我的呢?”
“那可不,你可是咱班的大文豪。”贺伟笑着接话说。
同学们哄然而笑,倒是也明白这样围着也不合适。
就各自散开,准备开始今天班里举办的元旦晚会。
说是晚会。
倒不如说是班里一块聚在一起吃东西、联络感情。
自不比学校里举办的元旦晚会那样这么多节目。
就是几个有特长的同学唱歌、跳舞表演一些节目。
然后便是互动着玩一些像是团建玩的那种游戏。
尽管如此,对于大家来说倒是也别有一番趣味。
这对于长久待在家里不怎么出门的李修文也是如此。
这会儿感受着这么多十八九岁年轻人的欢声笑语。
他觉得自己的心也仿佛随着欢笑声变得欢快起来。
将近十点,大家才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这次晚会。
因为知道李修文以后或许就不怎么来班里上课了。
不少同学走之前给也李修文说了句告别的话。
“有机会再见。”
“希望以后能在新闻上看到你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
“以后成了文豪,可千万别忘了我们这些老同学。”
……
这倒是让李修文的心里也不由得升了些不舍之情。
不过他知道这种情感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就像是人脑海中的意识像流水在不断的流动一样。
人的感受多数时候也是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的。
摇摇头,李修文将这份同学之情记在了心里面。
就任由这份不舍之情在脑海里自然而然的消散。
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学校……
……
另一边。
不少对于庄生长篇小说处女作水平如何感到好奇的读者。
第一时间就先读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
尽管这部小说相比于其它几部来说篇幅很长。
可到了这会儿也是有不少读者读完了这部长篇小说。
读完之后。
他们尽皆为李修文在文学创作上的天赋感到惊叹。
虽说他们原本就对李修文的长篇小说抱有很大期待。
但毕竟长篇小说是和短篇小说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
他们心里想的也只是李修文这部新小说不会太差。
可没想到李修文一上来长篇小说就写的如此的优秀!
语言生动、结构巧妙、叙事流畅、主题深刻!
简直可以说是写出了一部堪称完美的长篇小说!
在他们看来。
这就算和国内那些顶尖作家的长篇比也不遑多让!
这让他们不由得就为李修文的文学天赋感到惊叹!
这也可以从不少读者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中看出:
“真是天才,第一部长篇小说就写的如此的优秀!”
“好久没读过华国人写的这么精彩的长篇小说了!”
“人们平白消失,又无故再现;人们各奔东西,直至失去对方。 ”
“太厉害了!想象力真丰富,完美复现了历史。
读完感觉像是亲身经历了美利坚的那个爵士时代!”
“真没想到,写短篇这么厉害,长篇竟也如此惊人!”
“这部小说可以看成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借古讽今,庄生深得我国古代历史小说的精髓!”
“根本看不够啊,好想看到庄生新的长篇小说……”
“这天赋,我感觉庄生以后可以成为世界文豪!”
“我倒是有些期待他成为世上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了……”
……
难免的。
这会儿李修文的那部《局外人》也有不少人读完了。
对这篇小说。
大部分读者起先也觉得这部小说写的比较无趣。
可读着读着他们便和刘勇一样明白了小说的深意。
转而便被这篇小说构思的巧妙和主题的深刻给打动。
大多数人都给了这部小说以极其之高的评价。
这也可以从一些读者在网上对小说的评论中看的出来∶
“初读很无趣,明白了作者的深意后简直惊为天人!”
“读完感觉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陌生的灵魂理解我。”
“原来小说也可以探讨这么深刻的哲学方面的问题!”
“人生没意义怎么办?第一次有小说对这问题给了解答。”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
“写这部小说的不只是小说家,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哲学家!”
“不被爱只能说是不走运,但不会爱却是一种不幸。 ”
“所有人都知道,人生并不值得走那么一遭。
实际上,一个人是死于三十岁或七十岁并不十分重要,
因为无论如何,自然有其他男男女女会继续活下去,
而且活上千千万万年。
不管是现在还是二十年内,死的永远是同一个我。”
“爱了,这本和《小王子》一样,有好多值得记的金句。”
“感觉庄生的这本小说以后必然会留名于史册。
就算不是文学史,以后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席之地!”
“有些期待庄生以后把小说里体现的思想写出哲学书了……”
……
而之所以李修文的小说才上市一天就有这么多评论。
更多的是因为读者读完之后想找人互相交流看法。
这才使得他之前发的帖子下面有这么多的读者来留言。
当然,这不过是题外话罢了,倒也不值得多提。
翌日。
李修文眼想着再过两天就到了要坐火车回去的日子。
他边一边提前收拾了些到时候要带回家的行李衣物。
另一边则是物色着买些特产给爷爷带回家品尝。
剩下的时间,他倒是也没有再干其它的事情。
继续读着之前他没读完的那部长篇小说巨著。
这是一部和前世《静静的顿河》相似的史诗级巨著。
写的很长,篇幅简直堪比一些百万字的网络小说。
虽说小说水平远远比不上前世的《静静的顿河》。
可若是单从故事程度的精彩上却是非常值得称道。
也因此,李修文这两天读这篇小说倒是也颇感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