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写盲井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不只是我,大家都辛苦了。”李修文笑着回应说。


    这会儿,对这第一次参加签售会的经历他很满意。


    回想着之前那一张张喜欢自己的小说的读者们的脸庞。


    尽管累,李修文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他知道,这是自己被人喜欢和支持而产生的感觉。


    毕竟,人都是社会动物,希望得到同类的认可


    作为人,他也不例外 。


    之后。


    李修文委婉的推辞了楚琳晚上参加庆功宴的邀请。


    回家后,他感觉有些疲惫,洗完澡便上床休息了。


    翌日。


    吃完早饭,李修文打开电脑,创建了个新的文档。


    他想。


    这段时间自己该忙的事情差不多也都忙完了。


    趁着闲暇,自己也是时候开始写新的小说了。


    这次。


    他准备写上次在快餐店看新闻时回忆起的那部小说。


    当时。


    他看到网上有关黑砖厂囚禁人强迫劳动的新闻。


    受此激发。


    产生了对人性为何如此之恶的那种深深感慨。


    莫名其妙的,脑子里就蹦出了一部小说的记忆——


    《神木》。


    这部小说是著名作家刘庆邦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后来曾被导演李扬改编成了电影《盲井》。


    电影取得很大成功。


    不仅获得了2003年柏林电影节的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电影的主演王宝强也是从此开始走上爆火之路。


    前世,因为传播媒介的优势,影像比文字受众广。


    这部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远比它的原著小说知名。


    前世李修文正是先看了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


    之后,才知道电影改编自刘庆邦的小说神木。


    后面被其吸引才特意的去阅读了电影的小说原著。


    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真实事件。


    当时。


    山西出现了一些伪造矿难诈取煤矿老板赔偿金的事件。


    那个时候,山西那地方有不少没什么资质的小型煤矿。


    这些煤矿的老板怕出事故后不仅要停产还要大出一笔血。


    出人命后。


    往往选择隐瞒事故,花点钱和事故当事人的亲属私了。


    这就给了一些为了钱丧失人性的恶人一些机会。


    为了钱,这些人到火车站物色找工作的农民工。


    找的一般都是那种独自一人外出找工作的农民工。


    物色好对象后,他们就想办法去跟对方拉近关系。


    称煤矿里有活,可以介绍对方到煤矿里面干活。


    那时候,没有互联网这种东西,很多人不知人心险恶。


    便轻易上当,跟着他们一块到小煤矿里挖煤挣钱。


    去煤矿之前,他们想办法假扮成当事人的亲人。


    到煤矿后,过段时间,瞅着“亲属”关系被煤矿认可。


    感觉时机到了。


    他们便就在矿井杀死那人,然后伪装成矿难事故。


    老板怕出事,就出钱和他们私了,将事故给隐瞒起来。


    这些人中,有的是单人作案,有的是团伙作案。


    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1998年三大特大矿洞诈骗杀人团伙案——


    郑吉宽团伙、潘申宝团伙、余贵银团伙杀人案。


    分别致死110、28、38人,简直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小说的灵感也正是来源于当年发生的这几起案件。


    小说讲的是用上面那种办法杀人骗钱的两个农民工——


    唐朝阳和宋金明。


    他们刚用那种方法在煤矿老板那骗到了一笔赔偿金。


    回家和亲人团聚一段时间后,便出来继续重操旧业。


    二人在火车站物色到了一个刚辍学的农村学生元风铭。


    十六岁的元风鸣外出打工,即是为了帮自己的妹妹凑足学费。


    也是为了寻找自己外出打工后失去音讯的父亲。


    小说里,这是个伏笔。


    二人上次杀害的那个农民工就是元风鸣的父亲。


    刚出社会,没有心机的元风鸣,轻易就被二人所骗。


    还以为二人真是什么真心实意的帮助他的好人。


    之后,二人以煤矿里不要像他这样年纪小的为由。


    让元风鸣假扮成宋金明的侄子,喊宋金明二叔。


    过后,二人就带着元风鸣,到了一家小型煤矿。


    原本。


    他们是打算像之前一样杀死元风鸣骗取赔偿金的。


    可是相处过程中,宋金明感觉元风鸣很像自己儿子。


    到最后。


    他良心发现,杀死唐朝阳之后,自己也选择死在矿井里。


    事后。


    元风鸣把矿井里的事情原封不动的给煤老板讲了一遍。


    并没有按照宋金明说的,称自己是他的亲侄子。


    从而借此从煤老板那里骗取矿难事故的赔偿金。


    到最后,煤老板给了元风鸣路费,便打发他走了。


    而这个结尾,也是小说和电影的最大不同之处。


    电影里,元风鸣没说出真相,最后拿了赔偿金走。


    在李修文看来,这两个结局无所谓谁优谁劣。


    他们各有千秋。


    小说里。


    元风鸣不拿赔偿金,给那灰暗世道一丝人性光芒。


    仿佛告诉读者,让读者永远不要对人性彻底悲观!


    电影里。


    元风鸣拿了赔偿金,则是将人性之恶贯穿到底。


    也许。


    拿了赔偿金的元风鸣,从此也走上像宋金明一样的老路呢?


    这让人不由得反思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人性之恶?


    当然。


    这个结尾也可以以理解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说实话,李修文是比较喜欢电影里的这个结局的。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先从电影去接触这个故事的。


    更是因为这个故事让身为观赏者的他心情愉悦。


    试问 。


    谁不想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这种结局呢?


    不过。


    写的时候,李修文还是打算遵从小说的原来的结局。


    毕竟,他觉得人有的时候还是对人性抱有一丝希望的……


    《神木》这部小说虽说从题材上说属于社会小说。


    比不上李修文之前写的那些小说的主题复杂、深刻。


    但李修文觉得这部小说仍旧不失为一部佳作。


    首先,小说故事流畅、精彩,读之令人欲罢不能。


    其次,小说对人性之恶的展露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这点。


    可以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性之恶的那种可能性。


    从这个方面来说,这篇小说再过百年也不会过时!


    只因人性之中恶的这方面是永恒存在的东西。


    再过百年,这种表现人性之恶的作品仍有它的价值!


    不说其它,就是让人引以为戒,也是一份价值!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