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背这么多,才考110分,看来分数真不能证明什么。”
“记这么多东西,怪不得能写出这么多优秀的小说!”
“我去,会背这么多东西,真厉害,佩服佩服!”
“那些质疑的都来看看,别一天到晚的在那捕风捉影。
这就是庄生为何能写那么多优秀小说的原因!”
……
之后。
赵寻又问了几个问题,李修文都做了深刻妥帖的解答。
差不多算是将网上的那些质疑从根本上给击溃了。
他在访谈中显露出来的那种深刻和睿智的洞见。
也让大多数网友都相信了那些小说就是是他的原创。
再加上大多数网友之后又看了何非等人支持他的帖子。
网上关于他小说抄袭的舆论也彻底得到了反转。
一场足以让他身败名裂的的舆论危机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这也可以从网上有关此事的一些评论可以看出来:
“英语15分怎么了?人家的思维层次你高考150分都达不到!”
“对不起!我肤浅了!我是真没想到还有这种创作方法!”
“这脸打得好!我心服口服!明天买两本新书支持。”
“原来作家是这样思考问题的,思考的是真的深刻!”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现在还说抄袭的都是黑子!”
……
而这。
也是让那些为李修文担心的那些人都松了一口气。
访谈过后,赵寻夸奖道:
“不错,怪不得你之前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小说。
原来是对写作有着这么深刻而又独特的认识!
华国现在像你这种有创作自觉的作家实在太少了!”
他还说:
“我原本还担心这场舆论会对你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可看你肚子里有这么新颖、深刻而独特的创作理念。
这让我之前的那些担忧这会儿都烟消云散了。
这不,从刚才直播间网友的弹幕也可看出端倪。
我觉得啊,恐怕要不了明天那些质疑的舆论就会消弭!。
这之后
李修文请赵寻和他的台长朋友去饭店吃了顿饭。
也算是感谢了番他们在这场直播访谈对自己的帮助。
期间也喝了些酒,但没喝多,吃完都还是清醒的。
吃完饭之后,辞别他们,李修文就打车回了家。
而赵寻他俩,这之后貌似还要去唱歌联络下感情。
也邀请了李修文,不过他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
就婉拒了他们的邀请,在路边打了辆出租车回去。
回到家,奔波了这么久,李修文感觉很疲惫。
洗了个澡,吹干头发,就直接躺床上休息了。
而另一边,观看了李修文的这场访谈直播之后。
这会儿。
趁着闲暇。
不少人读起了李修文今天刚发表的那几篇小说来。
比如作家何非。
今天下班后,他像往常一样买了那些文学杂志。
听说庄生今天有个关于文学创作的直播访谈。
看了没多久
他很想了解庄生这个天才作家的的创作理念。
也很想知道庄生会怎么回应网上的那些舆论质疑。
他就暂时按耐住了阅读庄生最新作品的冲动。
去网上找大众文学杂志的直播间观看这场访谈。
这会儿。
访谈结束,他便迫不及待的阅读起庄生的小说来。
之前。
他大致翻了下,发现庄生今天一共发表了三篇小说。
名字分别为《竹林中》、《刺青》和《套中人》。
这里面《套中人》这个小说名先勾起了他的阅读兴趣。
他就先读了这篇发表在现代文学的《套中人》。
先前。
他读了开头,说实话对于开头他是有些失望的。
他觉得这种靠两个人交谈引出故事的开头太俗套了。
俗套的让他感觉任何一个普通作家都能写出来。
而这和庄生之前的创作水准根本一点也不匹配。
可这会儿,当他读完《套中人》这篇小说之后。
这才发现这个开头里面藏着庄生怎样的匠心!
这实际上是一种故事套故事式的新颖的双重叙述结构。
小说里,不只是套中人的故事是小说中的故事。
就是讲述套中人故事的那两个猎人的故事也是故事。
小说通过双重叙述将虚构世界里的压抑彻彻底底的表现出来。
由此也可见那个看似平常的开头里藏着怎样的巧思!
读完小说,何非印象最深的是套中人的这个形象。
他感觉庄生把套中人这个人物形象几乎给写活了。
闭上眼,别里科夫那怯懦多疑的形象宛在身边。
这令他感到惊叹!
先前,庄生写的小说的风格相对来说都比较现代。
里面的人物相比于传统小说的人物形象不是那么典型。
他心里还隐约以为庄生不擅长刻画那些人物形象呢。
可现在看来,他觉得是自己多想了,有点小看庄生了 。
从《套中人》这篇小说来看。
庄生这份刻画人物形象的能力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就是自己,恐怕也刻画不出套中人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
这让他心里对庄生的评价不由得又提高了一个等级。
想罢。
没有停留,他继续读起了庄生的另外两篇小说。
一口气读完之后,何非对庄生的文学天赋叹服不已。
这次。
和之前一样,庄生写的还是异国他乡发生的故事。
所不同的是,这两篇都是以古代日本社会为背景。
可以说,和之前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度了。
可这两篇小说和庄生之前的相比并不逊色多少。
这种深入外国文化肌理的能力实在是令人感到叹服!
另外。
在他看来,这两篇小说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竹林中》写了人心的奇怪曲折与复杂阴影
以锋利的解剖刀剖开人性最深奥最隐秘的部分。
并把它公之于众。
《刺青》则字里行间洋溢出对抗传统道德的逆反心态和悖俗精神。
开拓了一个过去从来没有人敢于动手的艺术一个方面。
每一篇。
他感觉都是那种可以被奉为短篇小说标杆的作品!
读罢。
何非联想到之前庄生在直播访谈中说的那种理论——
好的文学就是单向度社会里那种多向度的存在。
好的文学能够打破多向度社会对个体的某种束缚。
何非感觉。
庄生这新发表的三篇小说都做到了他说的那些。
每一篇都对于人们打破多向度的束缚有所帮助。
就比如《套中人》,可以让人反观自我的封闭状态。
《竹林中》,可以让人窥见社会叙述的不可靠性。
这种理论和创作的高度契合让何非感到深深的叹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