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投入的状态和之前柳达读的时候也差不了多少。
霎那间,办公室安静的只听得见鼠标滑动的声音。
看他们这样,柳达嘴角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
这就是那些优秀作品对他们这些专业编辑的吸引力。
没有多想,见同事们这会都如此入神的阅读。
他感觉还不过瘾。
就带着研究的心态又仔细品读起了庄生的这部小说。
办公室的寂静直到下午七点多外面天黑透才被打破。
这会儿,办公室的编辑们差不多都读完了这部小说。
他们的眼神发空,似乎仍旧沉浸在某种情绪里面。
“都……看完了?”
柳达的声音有些沙哑,率先打破了办公室沉默。
刚才,他又重新阅读了一遍《了不起的盖茨比》。
从中,他发现了许多之前忽略掉的小说的优点。
现在,他很想和大家交流读这部小说的感受。
坐在柳达对面的是编辑老周。
他一向以言辞犀利著称,此刻却异常的有些安静。
他缓缓靠向椅背,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仿佛要把积压在胸口的对这部小说的震撼全都吐出来似的。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声音有些飘忽的开口接话道:
“看完了……妈的。”
他最后低声骂了句粗口,但这句粗话里听不出任何贬义。
只显示出了李修文这部小说给他带来的震撼。
“这真是……庄生写的?” 女编辑张晓喃喃自语。
她扶了扶自己的眼镜,眼神里有些难以置信的说:
“《南方高速》是冷峻寓言,《小径分叉的花园》是玄思智巧……
可这本……这本……” 她一时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
见他这样,编辑老周接话说:
“这本是……奢靡的、金色的、彻骨悲凉的时代“史诗”。”
“是啊,老周总结的很到位。”编辑孙儒点头说。
……
就这样,编辑们开始交流起了读这部小说的感受。
“像我国古代小说喜欢把小说背景放在之前朝代。
实际上讲的却基本都是本朝发生的故事一样。
这部小说虽然貌似讲的是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故事。
可仔细思索下,就能发现它实际讲的是我们的身边事。”编辑老周说。
“你说的对,这部小说很贴近我们时代的脉搏。”编辑孙儒说。
“我觉得庄生这部小说最妙的是它的视角运用方法。
它让小说以尼克既参与又远观的双重看法来叙视。
这种方法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第一人称叙事。
可实际上这种方法里面却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巧思。
小说用这种又融合进故事同时又有距离的表现方法。
使得小说蕴藏在形象里的思想感情具有多种层次。
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时代也会作出不同的解释。”柳达说。
这是他刚才重读庄生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发现。
他感觉这种创作方法说不定会被评论家总结成文学概念。
“是啊,这部小说里作者安排的这种叙事者的双重身份。
可以使他充分运用各种形象来表达深层的思想感情。”老周点头说。
“我觉得这部小说是近些年来华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好久没有哪部小说能如此贴近我们这个时代的同时。
并且还在人物形象、叙事和语言上都像这部小说那样到位。”
“对,如老柳之前说的那样,这部小说有成为经典的潜质。”
……
很显然。
办公室们的编辑尽皆都被庄生这部小说给打动了。
不然也不会如此细致的交流对这部小说的感受。
并且还给庄生的这部小说以如此之高的评价。
交流完感受。
他们也不由得感叹起了庄生这个小说作者的天赋来:
“真令人难以置信,庄生的长篇小说竟然也写的这么好!”
“才十八岁啊?他这放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个奇迹。”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我十八岁还是个啥都不懂得小娃子呢。
可这庄生就已经能如此透彻的认识这个世界了。”
“他这样早慧,也不知道他小时候吃了多少苦。
爹妈不管,全靠爷爷拉扯,肯定受了人世间不少白眼。
不然又怎能年纪轻轻就对这世界认识那么深刻呢?”
“是啊,一个人要是整日里过得都是风平浪静的日子。
像我们这样,是肯定写不出庄生那样的作品来的。”
“哈哈,就算经历波折,可又有几个人是庄生呢?
他这样厉害,纯粹是因他的文学天赋高出众人。”
“我赞同,尽管有些陈词滥调,我还是要说庄生就是天才。”
……
赞叹完,眼看窗外已经天黑,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
尽管庄生这部小说在他们看来写的无比的优秀。
可他们编辑也不能?越俎代庖?替总编进行小说的终审工作。
小说过稿与否。
也只能等明天在外面出差的总编回来才能定夺。
这会儿。
他们肚子都有些饿,便商议着去外面聚餐吃饭。
……
另一边。
也不知道是李修文的同学还是什么人泄露了信息。
李修文高考英语考十五分的消息在网上被曝光了出来。
这个炸裂的分数也让他再一次的冲上了热搜榜单。
只不过这次却不是像前几次登上热搜那样是好的。
这一次。
因他这个高考十五分的英语分数属实有些离谱。
再加上他写的大部分都是些以国外为背景的小说。
而这些小说很明显要求作者对国内外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他十五分的高考英语成绩不由得就让人产生怀疑。
怀疑他之前发表的那些小说的原作者另有其人。
这从不少网友关于这方面的评论中也可以看出:
“英语才十五分,我现在怀疑那些小说不是庄生写的。”
“我也这样认为,他写的要是国内背景的小说还好。
可英语考十五分,写的却全部都是国外背景的小说。
这真的很离谱,我严重怀疑他是剽窃别人的作品。”
“我就说嘛,一个上大专的怎么可能写出那些小说?”
“是啊,小说风格这么多变,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人写的。
一个大专生写出来,除了抄袭,我想不出其它可能。”
“我敢打包票,这个所谓的天才作家绝对是抄袭。
考十五分,这英语水平连我小学二年级的外甥水平高都没有。
这说明他是一点也不会。
而不会英语根本就没法对那些国家了解的那么深入。
又怎么能写出那些如此贴近外国社会的优秀小说呢?”
“赞同+1”
“赞同+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