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视频,于他而言仿佛就是疲惫生活里的安慰剂。
尽管无用。
却也让他在这种麻木的生活中有一种虚幻的快乐。
这晚。
下班之后,吃完饭,洗完衣服,差不多已是十点半。
在这睡前所能随意安排的并不多的休息时间里。
像往常一样,他躺在床上拿起手机刷起了某音。
这一刷,却是刷到了一条让他无比震惊的视频。
只见那条由权威媒体账号发布的视频上赫然写着:
破纪录,天才作家庄生斩获蒲松龄文学奖七座奖杯!
而上面的视频则是他朋友李修文上台领奖的画面。
起初。
他还以为这人不过是和自己的朋友李修文长得像罢了。
可他细看后,他这才发现两人根本就是同一个人。
他被这个消息给震惊的手机都差点摔在宿舍的水泥地上!
他感觉这实在是太匪夷所儿!
想想看。
几个月前李修文还是和自己坐在最后一排的学渣。
可转眼间对方竟然已经成了斩获文学大奖的天才作家。
这属实是有些离谱!
过了好久,他才从这个消息带来的震惊平复下来。
他想祝贺,可这会儿觉两人之间的差距有些过大。
最终,他还是熄了给李修文发祝贺消息的想法。
“唉!”想到自己的处境,他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突然,他不由得想到了之前和李修文喝酒时说的话。
当时。
自己问李修文未来有什么打算,他说上学写小说。
自己当时心里想着李修文去上大专不过浪费钱罢了。
还开玩笑的说:“不错,未来的文豪是我同桌。”
没想到。
当初自己一句开玩笑的话如今竟然貌似要成真。
这让他心里有一种说不不清道不明的古怪感觉。
他想,自己这朋友李修文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除了那次,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他写东西有关的事情。
叹了口气,他摇摇头,从有关李修文的思绪中抽出。
继续刷起了那些给他这种麻木的生活安慰的短视频来……
另一边。
此时和他有差不多感受的还有他的同学何伟。
当初,何伟和李修文巧合的在同一个网吧里查分。
看到李修文只考了两百多分今后还打算去上大专。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
就劝李修文说他考这点分还不值得去上大专。
还不如直接去工厂打工,也能给家里省点钱。
那时候。
他以为自己一辈子恐怕都不会和李修文有任何交集了。
却没想到如今自己在大学寝室刷抖音竟然刷到了李修文。
对方也从自己当初眼里觉得没有什么前途的差生。
转身一变变成了一举斩获文学大奖的文学天才。
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个消息一开始直接把他震惊的久久愣原地!
过后。
也不由得让他为当初竟然大言不惭的劝对方感到羞愧。
他想,古人说的真不错,果然是人不可貌相。
今后。
自己还是应该谦虚点,不应该拿静止的眼光看人。
不然。
今后恐怕难免会遇到这样令自己感到羞愧的事情。
同时。
他也不由得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同学感到骄傲。
回过神来。
他便迫不及待的向室友们炫耀起了自己的这个同学……
……
李修文之前在宴会厅里突然忆起的那部小说是《了不起的盖茨比》。
这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
对于这个美国的知名作家李修文还是有所了解的。
知道他是上世纪初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还知道他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享有重要的文学史地位。
安德森和海明威等多位知名作家都是他的好朋友。
四十四岁时因长期无节制的酗酒死于心脏疾病。
死之后。
他的墓碑刻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
“于是我们奋力前进,却如同逆水行舟,注定要不停地退回过去。 ”
而这部《了不起的盖茨比》就是他的代表作品。
这部小说大致讲的是主角盖茨比的爱情悲剧故事:
“主角盖茨比和黛西惜年曾经是一对恩爱的情侣。
后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身为少校的盖茨比被调往欧洲。
黛西和他分手,转而和一个富家子弟结了婚。
旧情未泯的盖茨比以为黛西是因为钱才离开自己。
为了赢回旧爱,出身贫寒的他不择手段成为了富豪。
以此试图吸引已嫁作他人妻子的黛西回心转意。
多年后,盖茨比如愿以偿的和黛西旧情复燃。
他误以为他和黛西两人之间是彼此相爱的真爱。
为此,甚至愿意帮黛西顶替开车撞死人的罪名。
可他于黛西不过是一扬乏味生活的刺激罢了。
最后。
他被无辜牵连,惨遭黛西撞死的那名妇人的丈夫杀害。
他的死,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黛比的责任。
黛西想以他的死来规避掉自己可能遇到的伤害。
等他死后。
黛西和自己的丈夫转头就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而他则无人问津,亦无人哀悼,就如同一个讽刺一般。”
小说借此。
揭示了当时的道德沦丧、阶层的固化和梦想的虚妄状况。
虽然这部小说距今问世已经差不多有一百多年。
可这部小说的经典价值依旧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
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它有着更丰富的解读空间。
不仅可以从上面所说的作者想要揭示的方面去理解。
更可以从许多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角度去阐释。
比如对可以从爱情的虚幻、人的异化等角度理解。
对忆起这部小说,李修文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先不说这部小说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就说这部小说在全球的影响力也可以看出它的价值。
前世这本小说在全球的译本累计超过五十多种语言。
更是被好几次被改编成电影,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李修文对于忆起这部小说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令他感到不解的是。
自己当时为什么会突然忆起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