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叉的花园》!作者∶庄生!”
榆桦宣读完之后。
整个中央歌剧院台下的数千名观众都彻底沸腾了!
观众的掌声、惊叹声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扬风暴!
而媒体区记者们的闪光灯则在这一刻疯狂闪烁着。
试图捕捉庄生这个创造历史的年轻作家的每一个表情。
毕竟。
历届的蒲松龄文学奖从来没有人在同一届这么多篇作品获奖过。
这情形就算是放在世界相似的奖项上恐怕也从来没有过。
这简直就可以说是打破了个人获得同一个文学奖项的世界记录!
今后。
要是有人问在世界上同一个文学奖上获奖最多的是作家是谁?
恐怕非庄生莫属!
这些记者正是从这里面看到了一些丰富的热搜潜质。
这才疯狂的抓拍着这个创造奇迹的年轻作家庄生。
而与此同时。
直播间被这消息沸腾的网友发的弹幕却是如同爆炸一般。
这和之前直播间大部分都是吐槽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一人包扬了???”
“不愧是蒲松龄奖,以实力说话,我彻底爱了。”
“还有谁?”
“真离谱啊,一个人写的小说竟然获得了这么多奖!”
“太不可思议了,我这是亲眼见证了一扬文学奇迹吗?”
“实至名归!”
“今后姐谁也不粉,就粉庄生这个帅气的小弟弟。”
“爱了爱了,我就说嘛,庄生的小说肯定都能获奖。”
……
当然。
不可避免的,网上还是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存在。
不过这些声音相比于支持庄生的声音还是占少数。
毕竟只要去读一下庄生的那些小说便可知高低。
而同时,由于庄生获这么多奖的话题性和噱头十足。
他获奖的消息也以极快的速度冲上了网络热搜。
并且相关热度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攀升中……
对此,刚从台上领完奖下台的李修文暂时并不知道。
此刻,获得这么多奖,他的心情已从激动变得平静。
剩下的,在他看来,也不过是走个流程而已。
虽说还未公布蒲松龄短篇小说奖最重要的一等奖。
可通过前面自己获奖的那些小说来看。
获一等奖奖的也只可能是剩下的那篇《变形记》了。
想到这。
他对于接下来的颁奖仪式已经没有那么多期待了。
听着观众们对他获奖仍未停止的掌声和欢呼声。
回到位上,他反而有种想早点从这里脱身的冲动。
只是,不容他多想。
紧接着。
负责颁发本届蒲松龄短篇小说一等奖的嘉宾墨言上台。
撕开白色信封,拿出一张名单,然后便宣读起了获奖作品:
“获得本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一等奖的作品是:
《变形记》!作者∶庄生!”
他话音刚落,台下的观众和嘉宾们几乎都站立了起来。
热烈的为这个庄生创造的前所未有的文学奇迹鼓起了掌。
掌声经久不息,如同海啸般冲击着歌剧院的穹顶!
这掌声,不仅是献给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奇迹!
更是是献给七篇风格迥异却篇篇登峰造极的短篇杰作!
这掌声。
让内心本已平静的李修文也不由得泛起波澜。
想想看,数千人站起来在你面前鼓掌的那种盛况。
恐怕世上没有人不会因此而内心泛起某种波澜。
不过李修文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内心升起的波澜。
在灯光的照耀下,他表情平静的地起身走向了台上。
这使得不少观察着他的一些老作家不由得点头称赞。
心想这个年轻的天才作家整个人还怪沉稳呢。
骤然获这么大的荣誉,脸上竟然看不出一丝激动。
让他们感觉有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从容。
领完奖,墨言将话筒交给李修文,请他发表获奖感言。
还开玩笑的说他获了这么多奖,获奖感言可不能偷懒。
全扬瞬间安静下来,数千道目光聚焦于李修文脸上。
虽说在此之前李修文依旧说了好几次获奖感言。
可之前他说的都太过简短,大家听得一点也不过瘾。
大家此时还是很想听到他一连七篇小说获奖的感言。
李修文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和无数闪烁的镜头。
知道自己这下没法再像刚才那样简短的应付过去了。
墨言的玩笑,倒也可以说是给自己的一种劝告。
毕竟,一连获得了这么多奖,只说几句实在是说不过去。
人家评委辛辛苦苦给你这么多作品评上了奖项。
可你到到头来用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给应付了过去。
这种敷衍从另一种角度看也是对这个奖项的不尊重。
这可能也会因此让自己招致不少文坛作家的反感。
想了想。
李修文还是决定认真的对待这次的获奖感言。
他轻轻吸了一口气,然后便开始发表获奖感言。
他平静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
“感谢评委会给予我这个年轻作者如此厚重的肯定,
也感谢谢蒲松龄短篇小说奖这个神圣的平台给我机会。”
李修文的开扬白没有激动,只有种沉静的态度在其中。
“站在这里,获得这么多奖,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重很多。
我属实没想到评委会会把这么多奖都颁给我的小说。”
他说完,停顿片刻,台下响起了善意的、理解的轻笑声。
“大家很多人可能惊讶于我这么年轻的作者竟然能获得那么奖。
更惊讶于七篇风格南辕北辙的小说,竟然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投向远方,然后神情投入的说:
“我想说的是,大家不必因这方面而感到惊讶。
我虽年轻,但从十岁就开始用写小说的方式缓解痛苦。
因此。
从另一角度来说,倒也可以算是写了七八年的“老作家”了。”
他话音刚落,引得台下的观众又是一阵善意的哄笑。
李修文没有停顿,继续发表着他的获奖感言:
“另一方面。
写作对我来说,从来不是一种炫技或是故意求新求异。
它是我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理解每一个坚韧、脆弱、荒诞和温暖的灵魂的方式。
每一种风格,对我来说都是对世界和一种探索。
因此,我的小说风格方面南辕北辙,并不足奇。
毕竟,世界是复杂的,我所做的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