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0章 买书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他看来。


    古代那些数量庞杂的笔记小说是一笔巨大的宝藏。


    只要肯往里翻,总能从里面获得某种有益处的东西。


    前世,他就曾根据笔记小说里的故事改编成小说。


    虽说改得很拙劣,且为了迎合读者有擦边庸俗之嫌。


    可改编了几篇,还是借那些小说挣了一万多块钱。


    这也可以从侧面反应中国古代那些笔记小说的价值。


    也正因此,闲暇时,他也算是读了不少的笔记小说。


    其中,就有一本清代人写的和刚才他看到的书名很相似。


    前世,清代人富察敦崇写的那本叫书《燕京岁时记》。


    那本书的内容则是有关旧时北京风俗的记载。


    而这和李修文刚才看到的那本书仅仅少了一个杂字。


    李修文想,这个世界明之后的清朝又没有出现。


    怎么世上还有这本貌似是满人写的书存在呢?


    带着疑惑,他翻开了这本和前世那本书名相似的书。


    里面的字是竖排的繁体,上面的墨迹则深浅不一。


    显然不是印刷品,更像是一个落魄文人的私人笔记。


    李修文看了下,发现这本书里面记载最多的是:


    燕京城里一些早已消失的节令习俗、市井奇闻和行当秘辛。


    里面貌似还夹杂着几则语焉不详的鬼狐精怪传说。


    另外。


    书页间还夹着几张同样泛黄、用毛笔勾勒的手绘小图:


    有走街串巷的货郎担,有茶馆里听说书的扬景……


    笔触稚拙却充满神韵,透着一种朴拙的趣味和时代感。


    大致看了下。


    李修文发现这本书和他前世看的那本书并不相同。


    或许是没有清兵入关对于华夏历史文化的摧残。


    这本书里记载的风俗让李修文感觉更贴近华夏文化。


    读了下,他很喜欢这本书,就想把他给买回家。


    以后,万一自己要写小说,这本书也可以当作素材。


    于是,李修文便拿起这本看起来薄薄的小书。


    语气装作很随意的说:“大爷,这本小册子怎么卖?”


    老爷子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浑浊的眼睛瞥了一眼:


    “嗐,糊窗户都嫌破的玩意儿,看着给吧,五毛一块都行。”


    这让李修文很惊讶,他没想到这个老爷子竟然要价这么低。


    在他印象里,这些路边的旧货摊或者古玩都是喜欢宰客的。


    见你喜欢,立马狮子大开口,给你说个翻很多倍的价钱。


    你喜欢,价格又在承受之内,吃了亏也会买下。


    因此,怕被宰,他这才装作很随意的问价钱的样子。


    却没想到这个老爷爷竟然直接给了个白菜般的价格。


    惊讶过后。


    李修文用手机给他摊上的二维码扫了二十块钱。


    之所以给这么多,并不是李修文买这本书占了便宜。


    像这样的书。


    年代不远,还是手抄的,也顶多卖个破烂的钱。


    他只是见这个老爷爷这么实诚才转这么多的。


    老爷子很高兴,还问李修文给他这么多干什么。


    李修文笑笑,说这本书他喜欢,值得这个价钱。


    惹得摊主夸赞他道:


    “喜欢读书好啊,这年头,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你这个样子,我一看啊,就像是个文化人。”


    李修文尴尬的笑笑,不知道该怎么回这大爷的话。


    便将那本书拿好,告辞离开了这个老爷爷的旧书摊。


    路上,李修文感受着手中这本薄薄的破旧小书。


    他心里非常高兴。


    在他看来,这本书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的古董。


    可那里面那些鲜活的、带着泥土气息的民俗记录。


    以及那些早已湮灭在历史尘埃中的古人的生活细节。


    正是像他这样喜欢写小说的人丰富的素材宝藏。


    若是以后自己有机会了想写相关时代的历史小说。


    那些记载,或许都将会成为自己小说写作的养料。


    李修文感觉。


    自己这趟外出最大的收获恐怕就是买到了这本书。


    当然。


    有这种感觉,更多是因为他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


    李修文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四点半了。


    他便揣着那本书,慢悠悠地往酒店方向踱去。


    傍晚的温和的阳光将李修文的影子拉得很长。


    周围人来人往,却没有一个人认识他这个年轻作家。


    也没有人知道他这个看起来像普通大学生的年轻人。


    已经发表了数篇未来都有可能流传于世的经典。


    并且,明天还将要获得华国短篇小说领域的最高奖项。


    这种隐藏于人群之中,独享着某种秘密的感觉。


    莫名的让李修文内心感到一种奇妙的舒适感觉。


    他想。


    怪不得前世那些网络小说里的主角这么喜欢装。


    自己不过是感觉没人知道自己这么厉害都那么舒服。


    那些整天在别人面前装逼打脸的主角们该有多爽呢?


    当然,他只是想想而已。


    读书带来的反思能力。


    让李修文霎时就明白自己这种感觉其实是一种虚荣。


    本质上,自己和那些网络小说的主角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所不同的,只不过是换了个有格调的方式装罢了。


    想到这,李修文对自身的这种虚荣感到非常厌恶。


    他觉得不能如此,便强行将那份感觉按捺了下去。


    前世,他很认同庄子里一句看起来很不起眼的话——


    名者,实之宾也。


    名声,只不过是实际的附庸,任何时候都是虚的。


    尽管,好的名声对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有所帮助。


    有名,意味着能从社会资源的分配中获得更多的可能。


    就比如网上那个被人称赞为流浪大师的沈巍。


    不管他如何,但他在互联网上获得了这么大的名声。


    他即使去捡垃圾,后面还是有一群人跟着他直播什么的。


    通过名声,他能获得的资源自然也是远超一般人的。


    这就是名的作用!


    这也是这么多人因为成了网红一夜暴富的原因。


    名,本质上也是属于是社会资源分配的一个要素。


    尽管如此,李修文还是非常认同庄子的那句话。


    名者,实之宾也。


    之所以说那些,只是想证明他不是一个迂腐之人罢了。


    前世。


    每次内心产生了虚荣,或者对那些虚名产生了向往。


    他几乎都会在心里默念庄子的这句话来告诫自己。


    这次,他也不例外。


    他想,要是自己这样简单想都让内心那么虚荣的话。


    那明天,等自己获奖,那心也不知该飘到哪里去。


    因此。


    他便用庄子的话,强行将自己的那份虚荣按耐了下去。


    不为其它。


    只为了自己明天有足够的承受能力获得那个荣誉。


    不然,即使获奖了,虽说事前自己想的都很淡定。


    可突然之间,面对这么大的荣誉,万一把持不住自己。


    在颁奖台上露了一副明显不像是能写出那些作品之人该有的丑态。


    那这个奖对于自己来说不一定是荣誉还是毒药呢。


    想到这里,他边走边再次在心里默念庄子的这句话。


    从而告诫自己。


    每时每刻都应该有庄子这种旷达对待名利的态度。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