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你是庄生吗?

作者:张不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修文打开来看。


    发现每本书简约、繁复、现代风格的封面各两张。


    虽说风格各异,但每一张都做得赏心悦目,十分美观。


    看得出,先锋出版社做这些封面是花了不少功夫的。


    因此,李修文觉得从这里面挑选书籍的封面就很不错。


    也不用再麻烦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设计了。


    思索了下。


    李修文给《界河与虚影》这本书挑选了一张现代风格的封面。


    之所以这样,是因他觉得里面选的小说都比较现代。


    选这个封面,比较契合这本书里面内容的风格。


    他给《小王子》这本书挑选的则是一张简约风格的封面。


    这张图以浅色系的淡蓝为背景,大量留白营造了一种通透感。


    整张封面的主要形象用的都是极简的线条勾画。


    中央偏左是戴三角帽的小王子侧影,脚下是简化的浅黄星球;


    旁边有细茎玫瑰花苞,右上角则点缀几颗简笔星星。


    李修文看着。


    感觉很像自己小时候买的那本《小王子》的封面。


    出于怀旧,他最终从六张封面里选了这一张。


    选好后,李修文便把选好的两张封面告知了楚琳。


    之后,感到肚子有些饿,他在网上点了份外卖。


    等外卖的间隙,闲来无事,他浏览起了新闻热点。


    看到热搜第一的竟是某网红结婚,他第一时间愣了一下。


    点进去,看了发布时间,他莫名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他不懂,怎么会这样呢?


    不由叹了口气,他瞬间失掉了看热点新闻的兴趣。


    他不明白,这样的热点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从某些角度来说,这样的热搜确实是有意义的。


    可对他来说,这种意义恰恰是与他心里的观念背道而驰的。


    莫名的,他想起了《道德经》里一句流传很广的话。


    他想。


    几千年过去了,人就是人,太多东西依旧没有改变。


    想罢,李修文彻底失去了看热搜新闻的兴趣。


    随手刷起了那些大概率是根据他个人喜好推荐的视频。


    一不留神,他就感觉自己陷入了想往下刷的怪圈里面。


    他知道,这是算法推荐逻辑对个人的一种隐形控制。


    大部分人,恐怕都很难从这种状态中摆脱出来。


    前世,衰老的王朔还自述自己刷短视频根本停不下来呢。


    其他人又能有多大抵抗力呢?


    李修文想,就这样什么也不想,娱乐至死倒也挺好的。


    当然,这只是他随口吐槽的,他自然是不赞同这样的。


    人嘛,还是有着独立、自由的精神世界才好。


    刷了会儿,李修文反感这种被算法控制的感觉。


    就退出去,看起了电子书来。


    相比于视频,书是主动接受的,让他感觉更自由些。


    没看一会儿,外卖到了,他就边看书边吃着饭。


    这种样子,在前世年少时,可以说是他的常态。


    那时候,在学校上个厕所,他都要抱着本经典书籍看。


    当然,这也和学校不能带手机,实在无趣有关。


    吃完饭,李修文哪都没去,在家里看了一下午的书。


    次日。


    李修文出门在外面逛了一天,去了附近好几个景点游玩。


    只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景区没有勾起他任何感受。


    他只觉得,自己像是个机器人一样四处走了一圈。


    说是去玩了,但实际上就像是根本没有去一样。


    更别说再从中再从中勾起篇小说的灵感来了。


    不过,李修文也并不着急。


    写小说,又不是工厂流水线里匆匆赶工不停歇的活。


    时间到了,偶然之间,小说灵感自然会倾泻而出。


    翌日。


    早晨八点上课之前,贺伟兴致冲冲的问他说:


    “怎么么样?周五的比赛怎么样?有没有把握拿冠军?”


    “结果还没出来,我也不清楚。”李修文笑着说。


    他是有把握,可说出来未免就有些自夸自卖了。


    “切,又开始谦虚了……”贺伟做出一副一脸鄙夷的样子。


    “哪有?文学这种东西,有时候是没什么客观标准的。


    评委的喜爱,也可能是获得冠军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就算我写的不错,也没有把握说一定能获得冠军啊。”李修文笑着解释说。


    这话也不是假话,文学有时候就是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


    就比如,有人认为金瓶梅就是一本不健康的书籍。


    有人认为他是一本有益于世道人心的经典好书。


    这两种人,对于金瓶梅这本书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观点。


    或许,大多数有文学素养的人会认为它是本好书。


    可这就意味着这个评价标准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吗?


    认为它不健康的,对于他们来说也未必就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观念是自由的。


    每一个个体站在他自身的视角上都有评判的自由。


    文学更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喜好和评判的自由。


    当然,这样不是说文学就彻底没有了评判的标准。


    在受到世界上相同的文学范式影响下的人群。


    他们关于文学的评价标准基本上还是统一的。


    “行吧,那你写的什么诗,你写出来我看看写的咋样。”


    贺伟有些无奈,他感觉自己这个同学实在是谦虚了。


    文学是没标准,可你上次写的现代诗都是教科书水平的啊。


    这不过是一个学校的比赛,即使说些大话又能怎样呢?


    “是啊,写出我们看看咋样。”旁边的同学也跟着说。


    “行。”李修文说。


    说罢,李修文便在文学理论书的空白处写下了那首词。


    反正早晚他们都能看到,也实在没有藏着的必要。


    写完,贺伟等几位同学看了,几乎都呆立在原地。


    过了会,贺伟先是和刚才一样装作一脸鄙夷的说:


    “写这么好,你低调个球啊?你这样很装知道吗?”


    李修文笑笑,没有说话,他是真没有装的想法。


    他不是小孩子,不会轻易说那些没把握的话。


    更别说读了不少书,也不是那种喜欢张扬的人。


    不等他回话,贺伟转而伸出大拇指,一脸佩服的说:


    “你真厉害!”


    其他人,听他夸赞完,也紧跟着说起了自己的感受:


    “是啊,写这么好,我感觉比赛的冠军非你莫属。”


    “这水平,恐怕和课本上的那些诗水平差不了多少吧?”


    “这水平,放在古代,那岂不是大诗人级别的水平?”


    ……


    李修文笑笑,对同学的这些称赞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


    以纳兰这首词的经典,获得这些称赞一点也不夸张。


    而这,是他写的时候就预料到的,自然不会太过在意。


    而这时,贺伟突然开玩笑的说:


    “写诗这么厉害,又很低调,还是大一的新生。


    我怎么感觉你和那个写小说的庄生那么相似呢?”


    “有没有可能我就是庄生?”李修文假装开玩笑的说。


    反正快要曝光了,提前给同班同学说下也没什么影响。


    “怎么可能?他写小说这么好,怎么可能上大专?”


    在贺伟看来,写小说比写诗需要具备的素质多太多了。


    写诗,只需要倾泻自己内心里的灵性就好了。


    而写小说,特别是写出庄生那些风格各异的小说。


    怎么看,都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和相关知识。


    有这方面的素质在,又怎么可能只考到了一个大专呢?


    他估计啊。


    庄生上的大学最低应该也是985或者211级别的。


    根本不可能是个大专生,他之前只是开玩笑罢了。


    听完贺伟的话。


    李修文感到好笑,不过他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感觉没必要,反正对方早晚都会知道自己身份的。


    便笑着附和说:


    “你说的对,庄生这样的人确实不太可能上大专的。”


    说罢,碰巧老师这会进了教室,他们便结束了谈话。


    见状,李修文也没把这放在心上,低头看起了书来……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